嘴上说着不要,特朗普政府无法拒绝全球化产业链

pbu835100_01 (1).jpg

中国工厂在生产特朗普竞选旗帜。(图源:东方IC)

近日,一张中国某工厂车间的照片引起了美国媒体的关注。照片中,一些中国工人正在生产、缝制特朗普2020年竞选连任活动的宣传标语与横幅。原本是一件体现全球化产业分工的正常事件,却因为美国方面的表态引发外界关注。

关于这一照片和相关报道,负责特朗普2020年竞选的高级官员格拉斯纳矢口否认,称与竞选连任相关的所有产品“百分之百都是美国制造”,指责新闻媒体的报道是“假新闻”。

事实上,如果美国方面不需要,中国工厂也不会自作主张生产支持特朗普连选连任的物品。据路透社25日发自中国安徽阜阳的报道称,这里的一家工厂正在生产用于特朗普竞选连任活动的红白蓝三色横幅和旗帜,上面印着他竞选连任的口号:“让美国保持伟大!”自今年3月以来,这家工厂已经生产了约9万条横幅及旗帜。无论这些横幅是否与特朗普官方竞选团队有关,亦或是特朗普支持团体之举,都能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特朗普所坚持的“买美国货、雇美国人”政策实属剑走偏锋。

一方面,“美国优先”的理念带有“逆全球化”的色彩,却无法改变全球化的事实。中美同为受益于全球化的大国,经济关系与利益密切绑定,特朗普强行主张中美经济关系部分脱钩的政策并不利于美国发展。由于中美两国资源禀赋不同,在全球化产业链中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这次“造旗”事件充分证明,全球化下的产业链不可能因为特朗普的个人意志而轻易转移。急于否认“中国制造”是特朗普政府的正常表态,但他却无法拒绝产业链的全球化,凸显特朗普政府企图抵制“中国制造”的困难。

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随着美国国内“反全球化”成为“美国优先”政策的主打话语,“中国制造”的敏感度日益上升。特朗普在2016年大选中能够获胜的部分原因就是抓住了美国国内一大部分民众的“求变”心态。一些“老白男”(特朗普的支持者,其多为男性、白人、年龄较大,被媒体称为“老白男”)民众普遍对全球化无感,甚至认为全球化是导致其生活水平止步不前的“罪魁祸首”。他们没有享受到全球化带来的红利,工作岗位被移民抢走,感觉“一代不如一代”,对华盛顿传统政治更是沮丧失落、不抱期望。

特朗普提出的“美国优先”迎合了这些铁杆选民的需求,把“中国制造”作为靶子更为这些民众喜闻乐见。他们充耳不闻全球化的根本实质和美国从中获得的利益,认定特朗普提出的“买美国货、雇美国人”才是重振美国中产辉煌的必由之路。在这样一种氛围和背景下,特朗普团队自然不会承认连选连任的横幅竟然是“中国制造”。

“造旗”事小,但枉顾中美经济关系相互依存的事实,或者不愿意承认美国仍然依赖“中国制造”却反映出美国政治试图与中国对立的危险倾向。这种倾向“自上而下”渗透,反而会对美国公众和社会产生误导,加剧美国整体对中国的误解与误判。

2017年年底以来,白宫陆续出炉《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防安全》报告,对华战略认知滑向消极,中国被贴上“修正主义”国家的标签。在《国防战略》报告中,特朗普政府不再遮遮掩掩、羞于启齿,直接将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且在叙述顺序上摆在了俄罗斯之前。可以说,这两份报告代表了特朗普政府内相当一部分人的共识,甚至可能是“领先”美国社会各界的“超前认知”。

如果说2015年奥巴马政府任内,战略界和学界还在通过激辩“中国议题”试图塑造政府的对华政策,那么特朗普政府已经“急不可耐”,试图主动将对华强硬打造为谋求政治加分的选项,将打击“中国制造”打造为迎合铁杆选民、谋求连选连任的有力抓手。

警惕美国危险倾向的同时,也必须清楚特朗普在“中国制造”问题上的态度尚未成为美国社会主流。中美关系是世界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不能因为有失偏颇的报告和特朗普的强硬态度而认为中美关系“大难将至”“前途黑暗”。在当前较为焦灼的经贸领域,虽然中美存在摩擦,但两国经济相互依赖却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中美互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地,据中国商务部数字,2017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已经突破5800亿美元。一旦“贸易战”持续下去,中美“双输”不可避免,更是世界经济难以承受之重。

(孙成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海外网专栏作者)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