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交一年半,中巴关系何以强劲起步?

巴拿马_副本.jpg

当地时间12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拿马城同巴拿马总统巴雷拉举行会谈。(图据新华网)

继2017年中国与巴拿马建交以来,中国国家元首对巴拿马的首次访问引起国际舆论高度关注。当地时间12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巴拿马总统巴雷拉举行会谈时指出,“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巴建交完全正确,惠泽两国人民”。

建交仅仅一年半,中巴关系何以强劲起步?这要从两国民间交往的百余年历史说起。巴拿马位于中美洲最南部,是连接南北美洲大陆之间的“狭道”,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巴拿马运河连通太平洋和大西洋,是扼守全球海上航运的“咽喉”地带;巴拿马科隆自贸区是西半球最大的自贸区,其转口能力仅次于香港,雄踞世界第二位;巴拿马国际贸易博览会已连续举办30多届,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巴拿马草帽也进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巴拿马乃至拉美文化的一张闪亮的“名片”……就像巴拿马国歌《地狭颂》中唱到的,这是一片“重任在肩,前程远大”的光辉土地。

在巴拿马“荣誉闪耀着灿烂的光华”里,不能不提到华人的功绩与贡献。160余年前,第一批华工来到巴拿马,他们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下坚韧生存下来。19世纪80年代,清朝特使张荫桓出使巴拿马时,当地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唐人街。巴拿马运河的建设浸透了当地华人的血与泪,巴拿马的兴盛与繁荣背后有华工不可磨灭的贡献。

由于历史和意识形态等复杂原因,巴拿马与中国在很长一段时期没有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即便如此,中巴之间的交往仍然没有中断。1964年初,在巴拿马人民掀起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的反美斗争之时,毛泽东主席从国际道义出发,发表了《支持巴拿马人民反美爱国正义斗争的谈话》。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和巴拿马的经济、人文交往得到了进一步夯实。据统计,2017年中巴贸易额66.9亿美元,有70多家中资企业在巴拿马运营,中国是巴拿马运河的第二大用户,旅居巴拿马的华人华侨已接近30万,中巴关系正常化成为两国社会各界的共同期待。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7年6月,巴拿马总统巴雷拉正式向全世界宣布:巴拿马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随即,两国外长在北京举行会谈并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拿马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和巴拿马这对保持友好交往已经160多年的老朋友终于并肩而立,翻开了历史的崭新一页。

中巴建交一年半来,双方之所以各领域交往合作快速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就是重要牵引。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新格局中,拉美是不可或缺的参与方,巴拿马可以说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向拉美自然延伸的重要承接地。2017年巴雷拉访华期间,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了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在内的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从此,“一带一路”成为中巴这对“老朋友”的新纽带。中巴两国在“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下进行战略对接,使中巴关系长期蓄积的巨大能量得到充分释放。

在政策沟通方面,不仅实现两国元首互访,中巴两国外交部还成功举行政治磋商,双方的立法机构、政党之间开展了密切的交流,政治互信不断深化。

在设施联通方面,4月5日中巴两国间成功实现直航,搭建了一条“21世纪空中丝绸之路”,“巴拿马城至大卫市”客货两运铁路项目相关可行性研究有序开展。中资企业正广泛参与到巴拿马的港口、路桥等基础设施建设之中。

在贸易畅通方面,中巴两国的贸易再上新台阶。截止到2018年11月24日,中国和巴拿马已经结束了自贸协定第四轮谈判,在原产地规则、海关手续、市场准入和服务贸易等章节上拉近了立场。两国的质检部门加紧合作,就军曹鱼、咖啡等巴方优势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在资金融通方面,两国已经签署了投资领域的合作文件,多家中国金融机构也在巴设点,推进金融合作。已有40多家中资企业在巴拿马设立机构,在巴投资合作涵盖港口、路桥、能源、零售、汽车等诸多领域,并借助巴区位优势向中美洲及加勒比地区辐射。

在民心相通方面,巴拿马首家孔子学院半年前在巴拿马大学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越来越多的巴拿马学生获得赴华学习的机会。两国高校、智库和媒体交流热络。中国组织的多场文化交流活动给巴拿马民众献上了一场场文化盛宴,也进一步增进了中巴人民之间的了解和传统友谊。“中国热”和“巴拿马热”正在两国同频共振。

在此次对巴拿马的历史性访问中,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巴方“2030年国家物流战略”同中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双方要加强战略对接,推进金融、旅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落实好铁路、教育、医疗等重点项目,推进互联互通。

160多年前,华人远涉重洋,播下了中巴友谊的种子。今天,中巴友谊的大树正在茁壮成长。历史将会见证,在“一带一路”的牵引下,中巴将会继续在国际和地区舞台上紧密协作,共同为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唐俊,江西财经大学亚太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