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兰考的“蜜瓜传奇”

河南兰考县一位农民在塑料大棚中采摘兰考蜜瓜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摄

河南兰考是神州名县。

我们到兰考采访,深感当地干部群众,浑身上下都憋着一股劲,干起活来脚踩风火轮,“要是干不好,对不住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

兰考人都记得,2009年到2014年,习近平三赴兰考,鼓励当地干部群众学习焦裕禄精神,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2017年3月27日,兰考宣布脱贫。

兰考脱贫,“兰考蜜瓜”是功臣,它的传奇故事值得一说。开封市委常委、兰考县委书记蔡松涛,曾在中共十九大“党代表通道”上,用葡萄架乡杜寨村的蜜瓜种植,浓缩兰考的脱贫经验。

葡萄架乡并不盛产葡萄。这个乡有故事。

听老人讲,100多年前,一户姓洪的人家在官道旁搭起了简易的葡萄架,摆摊卖茶水。天长日久,每当过往客商、行人碰到一起,就会说:“到葡萄架底下再歇。”慢慢地,葡萄架就成了村、乡的名字。

这里地处黄河故道,土地盐碱度高。葡萄架乡杜寨村人介绍,如果向下挖40-60米,水就又涩又咸,用这水浇灌庄稼,浇一片死一片。一直以来,这块土地上能种植的作物主要就是低产的玉米和小麦。

户均五亩地,靠每亩年收入六七百元左右的玉米和小麦,脱贫根本没指望。村里人想过很多办法,养过牛、种过菊花,但都没成功。

对于土地上的劣势,杜寨村人不是没有抱怨过,但历史总是充满了辩证法。2016年1月,河南省农科院园艺所常高正副研究员团队,以新疆哈密瓜为种源,成功培育出了新品种蜜瓜——玉兰香。经过走访调研和土壤检测,专家认定:兰考县葡萄架乡杜寨村的弱碱性沙土,特别适合蜜瓜生产。

原先土壤上的短处,如今反倒成了优势。“荒凉也可以逆袭”,杜寨村迎来了转折。

玉兰香蜜瓜一年能收春秋两季,专家建议“两瓜一菜”,即早春蜜瓜+秋延蜜瓜+越冬蔬菜的种植模式,最大限度利用土地。

市场销售上,冬春茬蜜瓜5月底6月初上市,同一时期,新疆哈密瓜还没成熟,海南蜜瓜已销售完毕,正是兰考蜜瓜上市黄金时期;秋茬蜜瓜9月底10月初上市,临近双节,正是销售旺季……

蓝图画好,接下来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了。

恰恰这个时候,乡亲们却又踟蹰不前,互相观望。一听说要推平田地盖瓜棚,没有一个人响应。毕竟,尝试新事物总是有风险的,多年的贫困让乡亲们输不起、赔不起了。

退缩的人群中,一个人站了出来。

是杜寨村村支书李永健。

39岁的李永健,目光炯炯,皮肤黝黑。

见我们来采访,他忙拎出一把银色瓜刀,扯了张报纸,现切了一个蜜瓜,让先尝尝再说。

他担任杜寨村村支书已有八个年头。之前也在外打工,做过粮油买卖,做过小包工头,“基本上啥脏活儿苦活儿累活儿都干过”。

2016年,杜寨村决定是否引进蜜瓜种植的关键时刻,李永健决定带头。只有干出点看得见摸得着的效益来,才能打消乡亲们的疑虑。

当年2月,杜寨村村委、驻村扶贫工作队集资1500元,在当时的老村室院墙后头,开辟了第一块试验田。李永健和村里一个贫困户,各搭起一个不到一亩地的瓜棚,共同成为全兰考蜜瓜种植“第一人”。为鼓励这个贫困户,村里还单独给他发7000元到户增收资金、免费送果苗,保证他不赔钱。

刚下种的时候,很多人观望,也有人说肯定失败,盐碱地咋可能长出蜜瓜?

意想不到的是,瓜苗长势喜人,很快就结了果。两个多月过去,成熟的蜜瓜水分大、口感甜,产量也高。当时兰考还没别的地方种蜜瓜,因此不愁销路,卖完瓜一算账,每棚收入达6200元。

相比小麦、玉米,种蜜瓜收入翻了十倍。一年能种两季瓜,意味着每年每亩地光卖瓜就能赚1万多元。这绝对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见了效益,乡亲们信心足了。李永健当机立断,要村委班子抓住时机推广,党员干部带头。“不种瓜的,不让他当村干部”,李永健玩笑说。

当年6月底,杜寨村新建了45个棚。杜寨村干部群众自发的脱贫努力,引起了县里重视。县里提供了财政金融支持,凡是建设蜜瓜大棚,每亩地提供5000多元的设施农业奖补资金,大棚的保险费用也都由政府承担;又通过合作社提供贷款100万元,2016年底帮村民建起160多个瓜棚。2017年,兰考县有了第一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兰考蜜瓜”,当年又申报了绿色食品认证。

县委领导主动帮忙找销路。李永健回忆说,2016年10月份,兰考县委书记蔡松涛带着他去了趟北京,在那里与北京新发地果蔬批发市场进行对接。作为对兰考的帮扶,新发地免费批给了两间门面房,对兰考农产品进行展销。就在那里,李永健成功对接了几个大客户。

2017年10月,蔡松涛在十九大“党代表通道”中,对兰考蜜瓜的一番热情推介,更是让兰考蜜瓜在中外记者和全世界观众面前,着着实实地“火”了一把。

截至2018年9月,杜寨村瓜棚数量已达475个。好的大棚春秋两季能收获蜜瓜1.3万斤,每斤能卖2.5元。

今年34岁的张静是兰考县水利局施工队党支部书记,她的另一身份是杜寨村稳定脱贫奔小康工作队队长。

2017年3月,兰考县率先脱贫摘帽后,开展了“支部连支部,快速奔小康”活动,张静此时下乡履职。

日常工作中,张静和李永健是一对好搭档。李永健讲蜜瓜种植,她讲脱贫政策,珠联璧合,心有灵犀。

刚下村的时候,张静还是个面容白皙、小麦韭菜分不清的城里姑娘,如今已成为种瓜能手。她带我们走进自己的大棚,摘了几个瓜,笑着问:“我这瓜长得好吧?”

“必须要给老百姓做好示范,否则在村里当队长、当第一书记,天天吆喝发展产业,老百姓会问,你咋不干呢?我们得带头干,大家才跟着干。”张静的话,正应了兰考广为流传的一段话:领导领着干,干部抢着干,群众跟着干。

驻村干部也种瓜,故事中还套着故事。

一年半前,常高正来到村里,想改进蜜瓜播种技术,推行干籽直播。杜寨村从没用过这种“点籽法”,都是育好了苗移栽。“点籽法的最大好处是降低成本。一棵苗要六七角钱,点籽只需要二三角钱。一个棚原先育苗成本1400元到1500元,用了点籽法,成本能降低一大半。”

村里人并不愿意贸然更新技术,万一赔了咋办?张静说:“那我试试吧?”常高正笑着说:“你试试也中,既然来了,就给老百姓带个头儿、办点事儿。”

就这样,张静搭了人生中第一个瓜棚。

那一季产量并不高,但瓜的纹路美,品相好,点籽法让瓜的根系长得更好。随着产量逐渐提高,张静的试验成功了。村里开始逐步推广点籽法。李永健补充说,2019年,村里的瓜棚将全部用点籽法。

大胆闯、大胆试,勇于探索,就有效果。这对张静触动很大。

“上一任扶贫工作队干得很好。我来了以后就想,自己该咋干呢?”张静最后定了一个目标,就是继续帮村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模式。

张静种了3个大棚,专门用来搞实验。让村民普遍种的,都是成熟品种。村民不会种、不敢种的,先在她这儿试种。每次试验新品种都有风险,不是每次都成功。对张静来说,成功了就把新品种向村里推广,失败了就自己承担风险。“虽然我没挣钱,但村 民们以后能得到更大的实惠。”

原先村里的蜜瓜品种只有三四个,如今差不多有20个。

由于抓得早,杜寨村的蜜瓜产业开始向上下游延伸。

不仅自己种瓜、卖瓜,杜寨村还向外输出技术。村里成立了大棚施工队、技术团队,专门去别村给人建大棚、指导种植。

张静说,去年到别村建大棚,光施工费收入就达200万元。

“下一步该考虑深加工了。”刚说完,李永健就在采访间隙接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是一家食品公司老总,专程与李永健洽谈回收三级瓜进行深加工事宜。

“瓜也分级别。一级瓜出省,二级瓜出市。剩下一些不好看、不好卖的三级瓜,就深加工成蜜瓜干、蜜瓜罐头、蜜瓜醋,也能换成钱。大伙的汗水和辛苦可不敢白白地烂在棚里、扔地上。”张静说。

如今兰考蜜瓜远销北京、深圳、苏州、嘉兴、杭州和广州。2017年开始,通过上海一家外贸公司还出口到新加坡。

对杜寨村人来说,种植蜜瓜不仅改善了大伙儿的经济状况,也丰富了人们的职业选择,提高了生活质量。

32岁的李好忠有些腼腆。他以前在外打工,“在上海待过6年,全国各地基本都跑过”,主要在高铁站做焊工,前几年回乡当起了瓜农。现在他有了一个新职业:“蜜瓜销售经纪人”。

李好忠回忆说,起初蜜瓜种出来得自己找销路,自己的瓜销完了,顺便帮其他农户联络销路。后来需要帮忙联络的人越来越多,自己渐渐就顾不上干活儿了,成了专职的蜜瓜销售经纪人。

现在的李好忠一个月差不多能挣五六千元。虽然不如在外打工挣得多,但他觉得现在离家近了,开销少了,也不那么辛苦,还能帮家乡发展,自己心里美了,也踏实了。

“种过瓜,就知道种瓜的辛苦。夏天在高温的瓜棚里干活儿,一身汗都湿透了。”李好忠说,所以他要在客商与农户之间两边说好,尽量把价钱定得高些,千万别亏待了瓜农。

杜寨村形成了蜜瓜产业园区,村民们有能力发展产业的发展产业,没能力发展产业的在园区就业。“哪怕自己不搭棚种蜜瓜,帮人在瓜棚里干活,也是可以挣钱的。”每年农忙的时候,杜寨村用工量都在200人以上,自己村人手根本不够用,还要去其他村招人。外村人知道产业园发展得好,也会主动找上门来打工。

富足改变乡风。得益于蜜瓜,杜寨村变化很大。

李永健感慨地说,杜寨以前是贫困村,种蜜瓜短短几年就脱了贫,如今正在奔小康的路上。大家干劲儿越来越足,风气也为之一变。

“以前村民没活干,天天打麻将。现在基本上没人打麻将了,因为没空打了。”李永健笑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01月10日第01版 张宝库 陈振凯 王宇 韩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