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打造世界的“光谷”

第一根光纤、第一个光通信国际标准、第一块商用存储芯片……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已从武汉“地图外2厘米”成长为如今汇光成谷的“中国·光谷”。从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武汉,就强化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近日,记者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一路回访,深切感受了武汉在总书记嘱托下争做自主创新“排头兵”的精气神。

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

在东湖景区东南方向,有一片规划面积518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园区——东湖高新区,又称“中国·光谷”。在这里,平均每个工作日新增企业73家,创新创业氛围浓厚。自主创新,是光谷最响亮的名片。

2013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和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考察生产环节和流程,同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交谈,勉励企业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

长飞总裁庄丹当时立下目标,2020年实现预制棒、光纤、光缆市场份额全球第一。这个目标不到4年就提前实现了。2016年底,长飞实现了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销量全球第一;2017年、2018年长飞蝉联市场份额全球第一。从一根直径22厘米的光纤预制棒里拉出发丝般粗细的光纤,只需1秒。“目前,我们不仅掌握了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全部生产关键技术,还自主设计并生产制造装备,甚至连源代码也是自主编写。我们不仅做到了自己的碗装自己的粮食,我们连碗都是自己做的!”庄丹说。

“要继续不断创新,才能走在前面。”这是长飞人一直秉承的发展理念。如今,长飞投入数千万元、耗时7年自主研发的G.654.E光纤已经应用于京津济宁陆地干线。这条世界上最长的400G干线,成为中国企业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生动案例。

自主创新再难也要走

1998年,东湖高新区正式成立,3年后获批成为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2016年获批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2017年入选科技部10家重点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光谷的崛起,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黄金十条”“创业十条”“互联网+十条”“高质量发展二十条”等创新创业政策以及“3551光谷人才计划”的落地,使这里成为英才汇聚的大舞台。

自主研发磁控胃镜胶囊的安翰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在这片肥沃土壤上汲取养分,迅速成长起来的代表。

“回国创业的时候正好赶上光谷在大力发展生物产业,我们成为了第一批受益者,拿到了500万元的资金支持。”安翰科技董事长肖国华表示。

6年间,从两层小楼,到整栋大厦;从3人初创团队,到架构完整、拥有600多名员工的企业;从自己当“小白鼠”到产品覆盖全国31个城市、上千台设备投放到各地医院、体检中心,安翰科技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也让老百姓不用再惧怕做胃镜,实现了不插管的无痛无创胃镜。“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自主创新这条路很难走,但一定要走。”肖国华说。

好技术要转化为新产业

从陶瓷手机挂件到飞机发动机的零件,都难不倒华科三维科技有限公司。因为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视察的时候,华科三维公司尚未成立,只有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的一个科研项目。总书记听完汇报,说了句“抓紧产业化”。正是这句话催生了华科三维科技有限公司,开启了工业级3D打印技术产业化之路。

华中科技大学史玉升教授回忆:“研发初期,做一次试验要3至5天的时间,这期间需要人一直盯着,一刻都不能放松。而且试验品出来之后不合格,只能丢掉,一次几十万元就没有了。试验阶段,我们光材料就消耗了大约3000万元。”

短短5年时间,华科三维研发的大型复杂陶瓷零件3D打印装备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并在全球率先制造出直径1.6米的大尺寸复杂结构碳化硅陶瓷零件。

“不能止步于鉴定会。”史玉升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很多项目在得到国家支持后,写个论文开个鉴定会就完事了。但是我们要做的,是将其转化为生产力,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这里崛起并走出国门,更多的人留意到了光谷肥沃的土壤,来到这里创新创业。目前,光谷集聚了4名诺贝尔奖得主、58名中外院士等为代表的大批高端人才,重点打造光电、生物等8家专业工研院和联影医疗、高德红外等2家企业工研院,建成了一批大学科技园和60家孵化器、103家众创空间,每年吸引20多万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日均新增科技型企业98家。如今的光谷,已经从“中国·光谷”,成长为“世界·光谷”。本报记者 徐佩玉

原标题:

武汉:打造世界的“光谷”(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重温嘱托看变化)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9月03日   第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