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来中国,就感觉回到了家

11.jpg

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塞利姆·贝洛尔塔亚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网专访。(摄/海外网 付勇超)

爱看中国历史电影、游历过中国17个省、喜欢吃火锅、一口气能说出中国美食的35种汤……这是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塞利姆·贝洛尔塔亚的多彩中国生活。

2017年,贝洛尔塔亚离开家人单身赴华工作,虽然难免感觉孤独,但两年多来他在中国的最大感受还是“愉快”。因为,对很多阿尔巴尼亚人来说,中国这个与阿尔巴尼亚有70年建交史的国家,是如同“家”一般的地方。

近日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网专访时,贝洛尔塔亚表达了激活阿中关系的宝贵历史遗产、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的强烈愿望。

新中国成立53天后即建交

在贝洛尔塔亚看来,在新中国迎来70周年华诞、阿中建交70周年的特殊时间节点,“我们尤其需要重温历史”。

贝洛尔塔亚对两国兄弟情的追溯,就从70年前开始。“新中国成立53天后,阿尔巴尼亚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我们非常自豪能够成为与中国建交的第一批国家。”

1961年苏联与阿尔巴尼亚断交、终止一切援助后,中国在长达20多年里对阿尔巴尼亚进行了全方位的援助。对包括贝洛尔塔亚在内的很多阿尔巴尼亚人来说,20世纪6、70年代阿中非同寻常的友好关系,并不是抽象的外交词汇,而是可感可触的活生生现实。“我还记得那时候吃过的中国熊猫牌乳制品。”贝洛尔塔亚回忆说,“当时阿尔巴尼亚人用的钢笔、墨水、彩色铅笔、画画颜料、指甲刀等几乎所有日用品都来自中国。”

中国元素不仅深植于普通阿尔巴尼亚人的日常生活,也在阿尔巴尼亚的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的援建下,一个个钢铁厂、化工厂、纺织厂、水电站在阿尔巴尼亚拔地而起;6000多名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离乡背井远赴阿尔巴尼亚工作。“中国技术专家与阿尔巴尼亚人共同工作,在相互配合中形成了特殊的默契。”贝洛尔塔亚说。

22.jpg

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塞利姆·贝洛尔塔亚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网专访。(摄/海外网 付勇超)

在中国不遗余力援助阿尔巴尼亚的同时,阿尔巴尼亚也在波诡云谲的国际风云变幻中坚定与中国站在一起。贝洛尔塔亚表示,在中国面临艰难的国际环境时,阿尔巴尼亚在国际上尤其是在欧洲积极为中国发声。在10多年时间里,阿尔巴尼亚每年都在联合国联合阿尔及利亚提出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提案。

回顾两国相互扶持的动人故事,贝洛尔塔亚感慨万千:“历史给两国延续友谊留下了极为珍贵的遗产。”

阿尔巴尼亚人爱过中国节

穿越70年的风风雨雨,中阿两国一路走来不仅有鲜花也有荆棘,但无论政府层面关系如何变化,两国传统友谊的温暖光芒在两国人民心中从不曾熄灭。

贝洛尔塔亚对此感触颇深。他说,阿尔巴尼亚人对中国有特殊好感,会把中国人当做自己人。“如果你说自己是中国人,很多阿尔巴尼亚人会高兴地说,‘我的中国兄弟,来,坐这儿,我们喝一杯。’”

阿尔巴尼亚人喜欢中国人,也爱过中国节。贝洛尔塔亚说,中国春节在阿尔巴尼亚非常热闹,很有可能是欧洲国家中最热闹的,很多阿尔巴尼亚人都会去参与、感受中国的节日气氛。2018年贝洛尔塔亚就在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过了一次春节,“我们在地拉那最大的广场举行庆祝活动,那热闹劲儿让我感觉回到了中国。”

通过两年多在中国的生活,贝洛尔塔亚还深切感受到,中国人对阿尔巴尼亚人同样怀有亲近感。“我去过中国17个省,所到之处都有阿尔巴尼亚人的好朋友。”贝洛尔塔亚说,对上了年纪的中国人来说,阿中之间的兄弟情依旧浓烈;对没有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中国年轻人来说,可能一时很难让他们产生强烈共鸣,但只要他们到过阿尔巴尼亚、接触过阿尔巴尼亚人,就一定会对阿尔巴尼亚人对中国人的友善感到好奇,进而触发他们去了解那段历史。

33.jpg

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塞利姆·贝洛尔塔亚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网专访。(摄/海外网 付勇超)

“我们应该激活历史。”贝洛尔塔亚深信,今天的阿中合作能够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他举例说,影视交流就是一个可以激活的领域。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第八个是铜像》曾经在中国风靡一时,而中国电影也曾在阿尔巴尼亚有不少拥趸。贝洛尔塔亚至今记得他曾经看过的许多中国电影,一部关于中国女跳水运动员的电影让他记忆犹新。贝洛尔塔亚颇为遗憾地表示,这些曾在两国人民中间引发广泛共鸣的都是老电影,希望两国未来能相互引进更多最新的电影。

中阿合作迎来新机遇

站在建交70年的新起点上推动中阿关系发展,不仅有丰厚的历史遗产,还迎来了诸多新机遇。贝洛尔塔亚举例说,“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中东欧“17+1”合作机制等新框架都为阿中关系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在担任驻华大使前,贝洛尔塔亚长期从事阿尔巴尼亚对外经贸合作相关工作,他深知今天的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所有人都想和中国合作”。贝洛尔塔亚尤为希望阿中两国抓住新机遇,推动经贸额合作迈上一个大台阶。

事实上,近年来阿中经贸合作已经取得了不小进展,一些传统合作项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活力。贝洛尔塔亚特别谈到了地拉那国际机场的例子。作为阿尔巴尼亚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唯一的国际机场,地拉那国际机场最早由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援建。自2016年中国投资进入后,地拉那国际机场客流量增长50%,成为欧洲客流量增长最快的机场之一。“我们很高兴有中国公司到阿尔巴尼亚投资,我们应该增加两国的直接投资。”贝洛尔塔亚说。

对希望两国加强务实合作的领域,贝洛尔塔亚列出了长长的“清单”。贝洛尔塔亚表示,阿尔巴尼亚是多山之国,他迫切希望中国公司到阿尔巴尼亚“修路架桥”。能源领域也是双方可以加强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向。阿尔巴尼亚目前95%是水电,未来希望发展包括风能、太阳能在内的多元化能源。贝洛尔塔亚很高兴看到一些中国公司对此表现出浓厚兴趣。

为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贝洛尔塔亚透露,他建议阿尔巴尼亚政府为中国“量身定制”引资政策,“阿尔巴尼亚有面向所有国外投资的笼统政策,但中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需要知道这些特点,才能更好与中国合作”。与此同时,贝洛尔塔亚也希望中国能为阿尔巴尼亚葡萄酒、橄榄油等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贝洛尔塔亚对推动两国合作的情之切切,令人印象深刻。在采访最后他不忘送上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美好祝福,“我们很荣幸看到70年来中国的成功与繁荣,也很自豪能有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好朋友”。

(文/人民日报海外网 毛莉 陈洋  译/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杨舒涵)

本文系人民日报海外网“我在中国当大使”栏目出品,特别鸣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