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重磅推出【中国脱贫传奇⑧】这个村的笑脸墙又要换了

1577214048971_1.jpg

和田地区皮山县巴什拉克比纳木村村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驻巴什拉克比纳木村工作队供图)

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从皮山县城出发,穿过一小片沙漠,几个零星鱼塘旁,一座座红顶黄墙的安居房整齐排列——巴什拉克比纳木村到了。

一进村口的村委会小院,眼前是一面笑脸墙:没长牙的小娃娃咧着嘴笑,白头发的老婆婆抿着嘴笑,身着艾德莱斯绸裙的姑娘娇羞地笑,头戴花帽的小伙哈哈大笑……一张张笑脸拼出一大颗爱心。数一数,笑脸墙上的照片有190多张。

“日子舒坦了,精神头足了,笑就天天挂在老乡脸上,收都收不住。”

说这话的是吴春明,笑脸墙的制作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驻巴什拉克比纳木村工作队队员。“这些笑脸,都是我们在入户走访慰问村民时,顺手抓拍的。”

算起来,这是村里第二面笑脸墙,2018年7月换上的。

“工作队刚来那会儿,村民们没啥精神头。队员们就想,要不做个笑脸墙,鼓鼓气。”

吴春明记得,2017年6月,工作队进村刚满3个月,制作了第一面笑脸墙,费尽力气,找到140多张村民的照片,“可惜表情都木讷得很,扯着嘴角硬挤出点笑。”

那时,村子穷得不行,谁笑得出来?

巴什拉克比纳木村是维吾尔族聚居村。由于紧邻塔克拉玛干沙漠,老天不下雨、光下土,一刮风,沙子满天飞。村里的路,走两步,攒半鞋窝沙子。随处可见 “笆子墙”,几把红柳枝一捆,糊上泥,夏天漏沙,冬天灌雪。娃娃们的游戏就是在沙地里打滚嬉闹。

当地有个说法:新疆脱贫,最难的是和田;和田脱贫,最难的是皮山。国家政策这么好,为啥皮山脱贫还这么难?

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陈诚带着队员们,绕村子转了几圈,发现年长的、年轻的,几乎都靠着墙根晒太阳。问他们愿不愿意去阿克苏拾棉花,个个都摇头:“不麦都(维吾尔语,意即‘不行’),离家太远了”“政府给了低保,凑合过吧”……

队员们乐不起来了:老乡心里蒙着一层沙啊!不改掉等靠要的习惯,这个贫还怎么脱!

其实,村里也有几个勤快人。“这是麦麦提·如孜,我们村2017年首届劳动模范,他是村里唯一精通砌墙手艺的‘大工’。”吴春明指着照片上一张黝黑的笑脸说。

50岁出头的麦麦提·如孜做了17年建筑工,手艺了得,干活踏实。2013年,他用政府补贴的2.85万元,拆了家里的土坯房,盖起全村第一栋砖混结构的抗震安居房。忙完自家忙村里,这几年,村民盖安居房、改造庭院、建围墙、修水渠,他都没少出力。

2017年底,工作队在村里组织评选劳动模范,为村民树榜样,麦麦提·如孜被选上了。于是,他又多了一个活计,常被工作队请去给村民宣讲怎么拔穷根。眼看着麦麦提·如孜家过得一天比一天滋润,村民都羡慕死了,要跟着他干。这不,他领着几名贫困户汉子,今年盖了村里10户人家的富民安居房,每人挣了7000多块。

有了榜样,不够,还要教村民学到一技之长,用自己的双手摆脱穷日子。

“亚克西目塞孜(维吾尔语,意即‘你好’)!县里发的电脑送到了,我这两天就想把电商做起来。”布威海力且木·阿卜杜克热木匆匆走过,脸上的笑容如墙边盛开的波斯菊,明灿灿的。

之前在村口开日用品商店的她,半个多月前被工作队推荐去县城参加了电商技能培训。“开始,心里直打鼓,怕学不会嘛。”布威海力且木·阿卜杜克热木和村里其他妇女一样,从小到大基本没出过村子,更别说碰电脑了。

“你年轻,肯定行!等开了电商,全国各地都有你的客人,挣得更多!”工作队使劲给她打气,她才壮着胆子去了县城。培训结业考核,她拿了全县第二名。

布威海力且木·阿卜杜克热木高兴了,打算开一家网店。村民养的鹅、种的红枣,品相都不赖。“我开网店后,帮大家一起卖,省了中间商,乡亲们能赚得更多。”

“现在村里90%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找到了工作,人均月增收1600元呢。”吴春明笑道。

腰包鼓了,各家也搬进了安全住房,每间屋子都安了电灯,亮堂堂的。水泥路修到院门口,村民串门、办事都爱骑电瓶车去,路平好走。以前用过的煤油灯、毛驴鞍子,一古脑儿进了新建的村史馆,变成展品。一个簇新的葡萄架子和一片种满波斯菊的花圃,是每家小院门口的“标配”,工作队带村民们一块拾掇的。这两年,村里还发展了驴养殖、鹅养殖等特色产业,奔着高质量脱贫去。

听说,今年底,这个沙漠里的小村子就能脱贫摘帽了。

“你看,这张照片是布威海力且木·阿卜杜克热木。她刚才的笑模样,是不是比照片还漂亮?”吴春明告诉记者,工作队正商量着,一年又快过去了,新事好事喜事更多,老乡们笑得更开心,村里的笑脸墙又该换了。(记者 严 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12月25日   第 01 版)

【中国脱贫传奇】系列:

【中国脱贫传奇①】十八洞村彻底变了!

【中国脱贫传奇①】十八洞村:穷,就从根上拔

【中国脱贫传奇①】记者手记:精神脱贫要走在前头

【中国脱贫传奇②】悬崖村的2556级钢梯

【中国脱贫传奇②】云端上的脱贫路

【中国脱贫传奇②】记者手记:盼更多的“悬崖村”走出新路

【中国脱贫传奇③】西海固洋芋翻身记

【中国脱贫传奇③】翻越最后一座“高山”

【中国脱贫传奇③】记者手记:就得有不脱贫决不罢休的劲头

【中国脱贫传奇④】纳威赫,不再“去不得”

【中国脱贫传奇④】从“去不得”到“了不得”

【中国脱贫传奇④】记者手记:有一种付出叫“坚守”

【中国脱贫传奇⑤】曾经“苦瘠甲天下”的地方……

【中国脱贫传奇⑤】摘穷帽,尕娃子上!

【中国脱贫传奇⑤】记者手记:有年轻人接棒,致富就有希望

【中国脱贫传奇⑥】井冈翠竹“红”了

【中国脱贫传奇⑥】让“精神高地”走出“经济洼地”

【中国脱贫传奇⑥】记者手记:不能忘了老区人民

【中国脱贫传奇⑦】去马山,跑山马

【中国脱贫传奇⑦】“体育+”让大山活了

【中国脱贫传奇⑦】记者手记:脱贫就要找准优势

【中国脱贫传奇⑧】这个村的笑脸墙又要换了

【中国脱贫传奇⑧】“口袋底”鼓起来喽!

【中国脱贫传奇⑧】记者手记:石榴籽精神是最大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