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小哥,这个词太暖心了!”

张国安将快件装上车辆。

开栏的话

冬止阳生,年味渐浓。即日起,本报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派记者探访各行各业,反映基层民生,书写每一个追梦人努力奔跑的故事,展现一个充满繁荣发展活力的中国。敬请关注。

1月15日,清晨6点半的北京,天还未亮,室外气温零下7摄氏度。身着黑色工服的张国安一个健步跃上货车车厢,把包裹小心翼翼地递给同事,生怕有一丝损坏。

每日数次的卸货装车、按区派件,张国安早已将工作要领烂熟于心。这位北京上地三街顺丰速运营业点的快递小哥当过兵,2010年退伍后想找个活儿补贴家用,听说快递挣得多,便来到北京做起了快递小哥,这一干就是10年。

“首都最美劳动者”“河北最美农民工”“集团优秀收派员”……这一张张荣誉证书是张国安的周年考核“成绩单”。近日记者就跟随他的脚步,走进快递工作一线。

一个小时紧张的分拣后,张国安简单吃了口饭,便开始了第一趟送货。“从现在到放假前这十天,都属于春节高峰期。现在群众越来越喜欢网购年货了,春节高峰的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张国安边开车边跟记者说,最近他每天都要5点半出门,到家的时候都临近晚上12点了。“虽然比平时忙点,但我们的收入也更高了,想想就不觉得累啦。”

自2010年成为快递小哥以来,张国安一直负责上地6个片区的快递服务,包括了4个社区共70多栋居民楼、一所大学以及一个科技园区。这么大的区域每日要配送的快递有上千件,而所有送取工作都由张国安担任组长的7人小组负责,团队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让组员能更高效配送快递,张国安自费购买了一辆二手面包车,主动肩负起往返营业点取货的任务,这样可以节省出其他人的时间。“晚上自己的活干完了,要是哪边快递还没送完,我们就互相搭把手,帮着一起送。”张国安略显羞涩地说。“工作嘛,不能总抱怨,总得有人做出牺牲。”

现在,张国安跟他的组员平均一个月可以送货1万件,“双11”时甚至可以做到一天送货1000件,毕业季与开学季时运送的快递要装十几车才能拉完。

车刚刚停稳在北京体育大学校内快递站,便有许多学生凑上前询问张国安寄快递的事宜。而在几年前,张国安的快递生意远没有现在这么红火。起初学生们都认为顺丰的价格高,寄件量很少。为了拓展客户资源,他默默练就了“手感称”的绝活。

何为“手感称”?就是徒手感知重量。张国安通过“手感称”报出的物品重量,误差可以控制在0.3公斤以内。“我就是细心了一点,牢记不同尺寸快递箱的重量,再有意识地了解各种物品的一般重量。然后告诉顾客这份快递的大约价格,给人一个心理预期。”这样的交流既省时又省力,很快张国安就因为报价准、服务好,找他发快递的学生越来越多了。

在张国安看来,想做一名合格的快递小哥,服务顾客是第一要义。“客户不满意,那我们的工作就没有任何意义。”据他回忆,在六七年前的一个冬天,有位收件人的电话一整天都未打通。直到凌晨1点,这位收件人打电话告诉他,自己要赶凌晨4点多的飞机,而快递里恰好就是她的护照。听到这,张国安二话没说,立刻骑上电瓶车返回站点,将护照顺利送至收件人处。他回来后,没过多久,第二天的工作又开始了。

“我们都喜欢这份工作。因为这并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它还能教授我们许多待人接物的道理。”张国安拉着推车憨厚一笑。快递小哥踏踏实实收货,勤勤恳恳送件,换来的是全社会的贴心问候。

“我们现在还有一个特别好听的称呼——快递小哥,这个词真是太暖心了!这代表了全社会对我们这个职业的尊重。”说到这里,这个外表严肃的汉子却流露出别样的温柔。(记者 刘乐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1月22日   第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