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持续看好大陆市场”

核心阅读

寒冬已去,春光渐好。大江南北,机器在鸣响,工人在劳作,新的项目在落地……各地台资企业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纷纷有序复工复产,不少企业紧抓时机扩大布局,显示出广大台商台企持续看好大陆市场与两岸融合发展前景。

2月21日,江苏淮安,一场远程视频连线会议,签下了一个总投资5000万美元的项目——台湾南宝集团碳纤维项目,预计可年产千万件可热塑可固碳纤维异形零配件。这个开年大单,体现出了台企持续投资的信心,也是广大台企复工复产、同心战疫的缩影。

严控风险,兼顾防疫复工

为了按计划复工,台企远纺工业(无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德光1月29日就从台北返回无锡。2月10日是公司复工第一天,仍居家隔离的魏德光通过视频会议和微信、电话,远程布置复产与防疫,开始了忙碌的工作节奏。

“复工复产前以及生产过程中厂区环境消毒杀菌、返厂复工人流管控、配备疫情防护用品……这一系列防控措施必须严格执行到位,因为员工的安全是第一位的。”魏德光说,公司安排班车接送员工,上车前量体温,入公司前再次测量,到公司后4小时测量一次;就餐时一人一桌,避免聚集;公司还设立了隔离中心,并与相关医疗单位保持联系。

“在团结一致中迎来了第二个14天,没有疑似病例,没有供应危机,只有坚定生产……”台晶(重庆)电子有限公司发给全体员工的一封公开信展示了公司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发展的成果。这得益于公司严格的防疫措施:一般访客等均谢绝来访,应聘人员实施延迟招募,餐饮服务商、外包商采取特定区域活动限制,实施“岗前、岗中、岗后温度测量,佩戴口罩”的管控措施……疫情发生后,公司迅速召开紧急会议成立疫情防控应急指挥小组,由总经理担任指挥长,并制定应急方案,多举措开展防疫工作。

各地台企严格将防疫措施落实到员工吃、住、行、车间管理等各环节,严控传染风险,做到了疫情防控、生产经营两不误。在台资大省江苏,规模以上台企复工率超过99%;截至3月10日,上海市生产型台资企业复工率已达92%;截至3月13日,广西全区台资企业复工复产率达83.2%,规模以上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截至3月16日,湖北全省共有62家台企复工复产……

“目前员工返岗率达到95%,产能也恢复到了90%左右。”魏德光说,“制造业是务实的行业,我们每个礼拜都会根据疫情形势修正预测。总体来看,大陆市场的需求依旧在,我们公司上下游产业都有,现在就是期待全球疫情好转,把损失的订单都能抢回来。对此,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立足需求,保障同等待遇

测量体温是工厂防疫的重要措施,但在富士康科技集团南宁科技园里,这倒成了个难题:员工数量庞大,人工手持测温枪,工作量大、速度慢、精确度低,还容易造成员工聚集,增加交叉感染风险。

南宁市江南区政府了解情况后,安排疾控部门专人驻点服务,第一时间排除隐患,并协调解决手持测温枪效率低的问题。2月23日,5G热成像人体测温系统正式在园区大门启用,实现自动化测量和预警,为员工出入增添了一道“安全门”。

疫情发生以来,各地政府实地了解台企需求和困难,靠前服务,做好防疫物资保障,盯紧企业用工缺口,打通物流和上下游供应链,协助台企克服疫情影响,保障台企同等待遇,提振发展信心。

3月5日10点57分,满载550名贵州铜仁市碧江区务工人员的G2194次列车从铜仁高铁南站准时发车,19点50分抵达昆山南站。到站后,100余人乘坐大巴直达淳华科技(昆山)有限公司,这是这家台企期盼多时的复工人员。为了最大限度降低返程途中的疫情传播风险、助推企业加快复工复产,江苏多地为台企定制“复工专列”“长途定点包车”“复工包机”,并提供财政补贴。

帮助企业解决用工困难、强化金融支持、稳定企业供应链、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江苏省针对台企复工难点,出台了10条“干货”满满的政策措施;浙江省台办协调金融机构为台企提供合计150亿元人民币授信额度,并推出减免利息、免收相关手续费等措施;江西省台办建立“每日一报”制度,及时掌握台企复工复产动态,并对所有已复工的重点台企派出“一对一”专员对口服务。

化危为机,看好大陆市场

疫情挡不住信心,距离隔不断合作。3月2日,一场福州、泉州、高雄三地视频连线的特殊签约,为闽台深化融合发展又添一桩佳话。通过“云签约”的方式,总部位于台湾的国乔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00亿元新台币的项目,正式落地泉港石化工业园,预计建成后年产值可达百亿元人民币。

“公司一直在寻找到大陆发展的投资机会,看中的是泉港雄厚的石化产业基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发展空间。”该公司董事长杨品正说,福建推出一系列惠台惠企政策举措,“亲商、安商、重商、富商”的投资环境更坚定了投资信心,“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落地生根,并进一步寻求合作新空间。”

疫情带来危机,也给一些台企带来难得机遇。广州台商陈鸿杰目睹了春节期间口罩短缺的现象,便腾出自有医药企业厂房,转产口罩。受惠于当地政府为企业开辟的绿色通道,生产资质、设备、原料、产品送检、审批发证等,10多天搞定,目前日产能已超过10万只。“如果没有当地政府的高效协调和贴心服务,也很难做到那么快速地建成口罩厂,这次疫情让我感受到两岸融合发展、高效合作的具体成效。”陈鸿杰说,“未来我还是非常看好大陆市场,尤其这次危机面前,各产业积极转型面对,让我信心倍增。”

上海社科院台湾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开展的一项面向50多家台资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台资企业复工复产进展迅速,产能恢复较快,对于经济全面恢复有信心。受访企业均认为需要加大转型升级力度以应对新的经济形势。盛九元分析说,大陆陆续出台的“31条措施”“26条措施”等政策,为台商参与大陆经济发展创造更好条件。疫情之下,大陆各地政府积极应对也为在陆台商带来利好、增添信心。这正说明,大陆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仍会是台胞台企投资兴业的最佳选择。

“疫情是一时的,大陆的优势没有改变。”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李政宏说,“大陆产业链完备,技术工人水平高,在很多领域都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一系列国家战略相继实施,带来丰富的投资机会。疫情之下,政府也积极主动出台很多扶持政策,让台商享受同等待遇。所以我们持续看好大陆市场。”(本报记者 程 龙)

《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29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