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产协议达成后油价仍“跌跌不休” 外媒这样解释原因

1587005928167048.jpeg

图源:路透社

【海外网4月16日|战疫全时区】经历四天数轮磋商,欧佩克与非欧佩克成员国在4月12日“艰难”达成减产协议,然而国际油价却没有应声上涨,反而在接下来的两天持续下跌。15日,WTI已跌至每桶20美元以下,相比减产前跌幅超10%。市场分析称,直接原因在于一份美国能源信息局(EIA)发布的最新原油库存报告。

当地时间4月15日,EIA最新报告显示,10日当周原油库存录得增加1924.8万桶。美国原油库存变化值已连续12周录得增长,涨幅续刷纪录新高。外媒普遍认为,这进一步增加市场对全球石油供应过剩的担忧。

就在几天前,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12日就石油减产达成协议,决定今年5月至6月间将日均原油产量削减970万桶,从今年7月至今年12月将减产规模缩减至每日800万桶,从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将减产规模缩减至每日600万桶。这是自欧佩克成立以来,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的最大规模减产协议。

减产协议达成后,国际油价短期回升,随后出现震荡。德国商业银行石油分析师尤金•温伯格分析称,无论欧佩克多么努力地试图让市场相信它的实力和决心,迄今为止都未能成功。仅14日一天,WTI跌幅就超过10%。

英国路透社刊文称,“欧佩克+”达成的减产协议于5月才开始执行,再加上达成协议之困难已经消化了市场的预期。另外,美国、加拿大等非组织成员的减产计划不明晰,而欧佩克产油国的减产决心和执行力度还需观望。

文章补充说,实际上这些产油国已经在近两周大幅提高产量,所以实际减产效果将大打折扣,包括墨西哥、伊朗、利比亚和委内瑞拉等国并非自愿减产。市场普遍对减产协议的执行力度持怀疑态度。

国际能源信息署(IEA)15日警告称,史上最大规模减产无法抵消25年来最严重的石油需求下降,预计国际油价将进一步下跌。EIA提醒市场要做好准备,石油日需求量将比去年低2900万桶,达到1995年以来最低水平。即使下半年各国旅游限制解禁,预计2020年需求将较2019年每日减少930万桶,抵消近10年的增长。

IEA同时表示,目前没有任何可行的协议,能够削减过剩供应,抵消新冠病毒对石油需求的影响,但该计划却是一个“坚实的开端”。

美国CNBC新闻网15日援引美国能源部长布洛伊莱特的话表达了类似观点,疫情期间,这份石油减产协议可以“遏制对市场造成的损害”,如果没有达成协议,国际油价可能会比现在更低。减产协议达成后,油价仍下跌了10%,因为投资者不相信减产会缓和疫情对石油供需造成的破坏。但是,价格反弹不是目的,相反减产可以阻止市场遭受更严重的打击。(海外网 张琪)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浏览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