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著好色 山青不负人

rmrbhwb2020050907p23_b.jpg

曾经的延安,是红色,亦是黄色。

红色,是延安的精神气质。这个革命圣地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牢记使命,永远奋斗。

黄色,是延安的自然之色。全境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貌。

如今的延安,却是红色+绿色!遥感图上的延安,就像一枚绿色邮票镶嵌在黄土高原上。

延安市退耕办主任仝小林讲了一件趣事: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安塞腰鼓,表演者要在裸露的黄土地上冲闯腾越,尘土飞扬,气势如虹。但随着大面积退耕还林的实施,今日延安,满目青山,很难找到这样的场地。安塞县政府只好专门辟出一块黄土地,作为演出“舞台”。

1997年,延安市敢为天下先,在吴起县于全国最早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退的是耕地,还的是森林,往日满眼的风沙已不在,苍凉破碎的黄土沟沟壑壑,仿佛被一双绿色巨手抚过,成为绵延的青山绿水、满目的林海。

20年的汗流浃背,一代接着一代干,延安人用1077万亩的绿色,彻底改变了山川大地的主色调,实现了延安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道路,为全世界提供了一个短期内生态修复的成功样本。

绿色向北推移400公里

20年间,延安人民硬是将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遥感数据显示,延安的绿色崛起,不仅阻止了毛乌素沙漠南侵,且慢慢将其晕染成绿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延安发展成就中最亮眼的是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退耕还林带来的绿水青山催生了生态经济。农村的沉睡资源变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活资产,生态旅游蓬勃兴起,红色旅游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先后建成省级以上森林公园8个、自然保护区7个,打造出10个绿色养生基地,12条生态旅游线路。延安先后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2018年来延游客6344万人,综合收入410.7亿元。延安真正实现了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一个战场、两场战役都胜利的双赢。

如今的延安,不仅是革命圣地,还是林的海洋、鸟的栖息地、人类的宜居地、盛夏避暑的休闲地,是画家、摄影家的写生和拍摄基地。一个个青山环抱下的农家乐开门迎客,一座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与生态旅游景点渐成规模;在南泥湾,春花、秋叶、稻田、鱼塘形成四季不断的美丽风景,每逢节假日,游览者络绎不绝,带火了生态旅游。

山绿水清,野鸳鸯、环颈雉等候鸟回归了;原麝、黑鹳、金钱豹等珍稀物种近年又重现山林之间。子午岭自然保护区负责人说:“现在延安已经发现8种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有金钱豹、林麝、丹顶鹤、褐马鸡、金雕、大鸨、黑鹳,还有白鹳。”

延安不仅在绿化,更在美化,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已经开始根植于延安干部群众的心底。

母亲河黄河水清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流淌了160万年的母亲河,从青藏高原出发,一路浩荡向东,像切豆腐块一般,把世界上最大最厚的黄土高原分解得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的黄土把这条大河涂抹成了黄色。

资料显示,20世纪末,延安水土流失面积高达2.88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入黄河泥沙2.58亿吨,约占入黄泥沙总量的1/6。

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延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志丹县永宁镇71岁的李玉秀仍然会想起45年前被洪水冲走婆姨的事。“那年,二十来个人一起上地,山里下大雨发了洪水。大家四散躲避。等洪水过了,发现少了我婆姨,寻来寻去,只在河沟边找到一只鞋。”李玉秀老泪纵横。

延安自1999年迄今累计完成2000多万亩土地绿化,退耕还林使全市的林草植被明显恢复,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52.5%,植被覆盖度达到81.3%,陕北地区的绿色整体向北推移约400公里,实现了由黄到绿的“颜值”巨变。黄河由浊变清,水土流失锐减,壶口瀑布每年有两个月竟然呈现出“清流飞瀑”的景观。

气象资料显示,延安年平均沙尘日数减少,城区空气优良天数从2001年的238天增加到2018年的315天。入黄泥沙量从退耕前的每年2.58亿吨降为0.31亿吨,年平均降水量从300多毫米增加到550毫米以上。

在水资源紧张、栽植难度高等恶劣自然条件下,延安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张蓝图绘到底,终于破解了延安生态环境整体脆弱的发展难题,扭转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被动局面,取得了“绿色革命”的重大胜利和显著的生态效益。如今的延安,春日山桃山杏盛放,落红成阵;夏日青山吐翠,碧草成芳;秋日层林尽染,硕果累累。

2013年7月,延安遭受百年不遇持续多轮强降雨袭击,总降水量为往年同期降水量的5倍,由于退耕还林增强了延安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

亲人曾被洪水卷走的李玉秀说:“亏了山上有树,水不下山。”十多年来,他始终执著地扛着铁铲上山种树。看着亲手种下的小树慢慢成林,光秃秃的山峁逐渐变了模样,李玉秀感到欣慰,“现在,村里人再也不用跑洪水了。”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22年的生态成果尽染延安的沟沟岔岔。绿的情怀、绿的故事叙说着圣地延安今天的收获和未来的希望。

始于吴起

1998年之前,吴起县是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之一,吴起的气候条件、自然条件在整个延安地区也是最差的,海拔高、无霜期短,无法满足庄稼的正常生长需要。又因为靠近北边的毛乌素沙漠,土壤沙化严重、盐碱大。

当时,吴起是延安地区最贫困的县。 1995年郝飚担任吴起县长的那一年(后任县委书记),县上的财政收入只有1072万元。让当地农民尽快脱贫致富成为当时的首要任务。

长期以来吴起县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羊,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很厉害的。当地农民形象地说羊身上带了“四把刀子一把钳子”。“四把刀子”指四只蹄子,“一把钳子”指牙。羊刨食草根,导致生态逐渐恶化。

在1996年大量调研的基础上,1997年郝飚得出一个重要结论:破坏吴起生态的有两大元凶,一个是过垦,一个是滥牧,扼制这两大元凶的办法也只有两条:一是退耕还林,二是封山禁牧。

吴起县痛下决心,发誓要走出“怪圈”。 1997年,延安市先于全国在吴起县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由于封得最早、退得最快、面积最大、群众得到实惠,吴起县成为全国退耕还林名副其实的第一县。

从1998年开始,村、乡干部要求实行完全封山,谁的羊都不准上山,同时大力扶持舍饲养羊。

有农民想不通:“凭啥老祖宗几辈都放羊,现在就不让放了?是要断了咱老百姓的活路吗?”

郝飚说:“你养四五十只羊,一年也就收入几千块钱。你把地种成林子,稍微带一点山桃山杏等干果,收入咋都比这多。”通过反复地摆事实、讲道理,群众心里的疑虑慢慢化解了。

吴起的退耕还林一开始就立足自力更生,没有靠国家。当时定了用5年到10年时间把25度以上的坡地逐步退下来,同时把王洼子和铁边城两个乡镇留下来没有退,作为参照系。 结果到1998年11月,这两个乡镇说,如果把他们继续留下来不让搞退耕还林,他们将来非落后不可。后来,在这两个乡镇也推行了退耕还林。

2001年,吴起县一次性给农民发放了3年的钱粮补贴,每亩折算160元,此后年年如期兑现。不用上山耕种,政府还给补贴这么多钱,群众吃了定心丸。

吴起退耕还林的当年,山青羊肥,效果显著。后来,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从1997年的887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12028元。

20年后的今天,站在吴起胜利山上看林海,山川真变了;河水变了;农民变了,吃“生态粮”让他们腰杆硬了。

李春雷 邢小俊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5月09日   第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