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供应链助转型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资源与环境压力日益加大,人们越加重视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往往只考虑供应链上的企业利益最大化,不考虑使用产品的废弃物和排放物如何处理、回收和再利用等,不利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在此情况下,绿色供应链应运而生。

绿色供应链是指以资源最优配置、增进福利、实现与环境相容为目标的、从资源开发到产品消费过程中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销售、使用到报废处理、回收等一系列活动的集合,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知识流等运动的集成。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以企业为主体开展的环境保护工作,该管理能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供需双向选择,可以推动上下游企业改进环境管理,进而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因此,调动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大型零售商及网络平台等“关键少数”参与绿色供应链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绿色转型。

截至目前,已有不少法律政策涉及此项工作。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相关部委颁布实施的《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等文件,都将打造绿色供应链作为工业绿色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明确围绕汽车、电子电器、通信、大型成套装备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试点示范工作,旨在到2020年,在这些行业初步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

一些地方政府开展了绿色供应链的有益探索,积极引导企业参与绿色供应链管理工作。天津市是我国最早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试点的城市,当地不仅出台了《绿色供应链管理试点实施方案》《绿色供应链管理工作导则》《绿色供应链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还配套出台了《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要求》(DB12/T 632—2016)等标准,充分发挥政策规范和标准引领的作用,率先在钢铁和建筑等基础较好的领域开展了绿色供应链管理试点工作。

广东东莞作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在绿色供应链管理方面也先行先试。2015 年,东莞成为环境保护部首家绿色供应链试点城市。《东莞市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围绕家具、制鞋、电子和机械四大行业以及零售服务业开展试点工作。此外,上海市、深圳市等地在绿色供应链管理方面颁布了相关政策。(陈立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6月30日   第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