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侨乡·我的家】走出去的“山边人”回来了!

丽岙街道杨宅村。  丽岙街道供图

丽岙街道,位于中国著名侨乡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人称“侨乡中的侨乡”,常住人口只有2.3万,但海外华侨超过2万人,归侨侨眷1.2万人。

“我现在在法国,最近开始复工复产了,服装生意还算不错。可惜的是,疫情之后,同乡会就没有再聚过了。”旅法华商金国云热情又熟悉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距离记者第一次在丽岙街道的咖啡馆见到金国云,已过去半年有余。

今年1月初,在丽岙街头的咖啡馆里,金国云与记者聊了他引以为傲的家乡。1月29日,未出正月,国内疫情最严重的时期,金国云起身前往法国为家乡寻找抗疫物资。在前往法国的飞机上,金国云在电话里与记者匆匆话别:“飞机马上起飞!法国的事处理完,我马上回来,我肯定要回来的……”

7月,当记者再次与他通话时,他说,1月去法国后就再没回国。“现在法国疫情有反弹趋势,先不急着回国,等下半年找机会回丽岙聚一聚啦!”

半年间,与金国云的数次对话中,绕不开的是他的家乡丽岙,他牵挂的同乡朋友,和仿佛昨天才发生的杨宅村同乡会。

“带孩子们回来看看”

“同乡会那天的阵势可大了!”元旦刚过,丽岙街道杨宅村的进村马路两旁还挂着庆祝同乡会时扎上的红灯笼。沿着宽敞整洁的水泥路进村,村民张爱英拉着记者的手,说起今年元旦举办的同乡会:红毯沿着进村的马路一直铺到演出的广场;村里80多岁的老太婆平生第一次穿上旗袍,加入200多人的旗袍秀队伍;热热闹闹的酒席让回乡的海外乡亲吃上家乡饭,会上老朋友;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赢得村民们的阵阵喝彩。2800多名村民参与,创下杨宅同乡会的历史记录。

“很多老朋友,出国好多年都没见过。这次都见齐了!”在国外打拼22年的胡志洪,为了这次同乡会,专程从意大利赶回来。作为同乡会筹备组的一员,胡志洪负责联系从意大利回村的400多名华侨。

杨宅人的家乡观念强,乡亲之间亲。胡志洪之前参加过两届在海外举办的杨宅同乡会。第一届在法国,1100多人参加。第二届在意大利,600多人参加。杨宅的这一次同乡会,1000多名来自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多个国家的海外乡亲,远涉重洋,和家乡的父老乡亲一起参加这次在家乡举办的同乡会。

杨宅村是丽岙出了名的“侨村”,96%的人口都是华侨或归侨侨眷,“家家户户都有侨”。

20世纪80年代开始,杨宅村兴起出国务工的热潮。当年出国的华侨,下一代或是从小就被接到国外,或是出生在国外。

“我们怕下一代忘记家乡,必须带他们一起回来看看!”胡志洪说。

为了这次同乡会,胡志洪一家四口都放下手头的生意,一起回到家乡。20岁出头的儿子,在游行队伍中当起了五星红旗护旗手。

“孩子一开始不愿意,害羞。”胡志洪笑道,“我对儿子说,这个游行有录像。以后我孙子看到录像就知道,爷爷的家乡原来这么热闹!”胡志洪的手机照片里,儿子拉着国旗一角,笑弯了的眼睛里洋溢着自豪。

这次回家乡,胡志洪还办了一件事:买了一辆红旗牌轿车。

人在海外,买车干什么?家里的老房子整修一新,住着畅快;房前的清澈河水和成荫绿树,看着舒心;进村的马路又宽又平,出门方便;原本对杨宅“不感冒”的儿子,也在村里交了好些新朋友。“以后回杨宅的机会更多,买车用得上!”

“终于能为家乡做点事”

杨宅村的海外华侨华人,关心村里实实在在的改变。

57岁的金国云,见证了杨宅村40年的大变样。“我十七八岁的时候,村里还只有一座小石桥,只能人走,推车、板车都过不去。一下大雨,河水漫过桥,人也没法走。”记忆里,小时候杨宅没人来,城里人管丽岙人叫“山边人”。1992年,金国云加入出国务工的热潮,远赴法国。

1998年夏天,刚在法国站稳脚跟的金国云回到家乡休假。一群村里的老人敲开了他家的门。

“村里修桥差20万元,大热天的,老人家都一大把年纪了,挨家挨户的敲门,1000块、2000块地募捐,要募到什么时候?”金国云被触动了。

“20万怎么够!不如多给点钱,把桥建好些。”金国云和家人商量后决定,建桥需要多少钱,给多少钱。桥修好了,金国云共捐资38万元。

“花这个钱,心里踏实。我们在外辛苦赚钱,终于到了能为家乡做点事的时候。”

桥落成,金国云把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都请来,一起庆祝。走在新修的桥上,金国云心里别提多自豪了。

此后,每逢村里修桥铺路,金国云总要出钱出力。土路变成石子路,石子路铺成水泥路,路面从2米加宽成双车道,河边的土驳坎砌成水泥河堤,沿河的一条路变成河两岸的两条路……杨宅一年年的变化,金国云看在眼里,乐在心上。

疫情发生后,金国云与合伙人王云弟代表公司捐款50万元支援家乡抗疫。金国云个人捐款2万元,捐献口罩6000只。“现在国内疫情控制得很好,没有什么需要我们操心的。”金国云说,“就希望海内外的朋友们各自安好,等疫情过去,再一起回到丽岙团聚!”(记者  高  乔)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8月21日   第 01 版)

保山“小记者”争着晒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