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民族”幸福多

多布库尔猎民村少数民族儿童和五星红旗在一起。  

呼伦贝尔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多布库尔猎民村,几名村民围坐在一起,对着一张照片“较起劲来”——黑白照片里,白雪还未消融的土地上,几座毛坯小屋坐落在山脚下。

哪年拍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本就暖融融的房间愈发热起来。

“这是1957年嘛。”多布库尔猎民村党支部书记何泽承刚刚进屋,“上世纪50年代,多布库尔河流域的鄂伦春族走出山林,在朝阳村定居。从尖角‘撮罗子’搬进土坯房,直接跨越原始生活,这可了不得!”

生活在呼伦贝尔的鄂伦春族与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一道,被当地称为“三少民族”。历史上,他们曾居住于兴安岭山林,从事游牧、渔猎生活,具有较为接近的文化形态。目前,居住在内蒙古的达斡尔族约8万人、鄂温克族2万余人、鄂伦春族2000多人。

“这张我熟!”村民关丽又拿起一张照片,“1984年,朝阳猎民村,我就是在这儿长大的。”关丽说,虽然住上了砖瓦平房,但村庄位置偏远、条件不便。1996年,她嫁给了汉族小伙王魏武,成了村里的团结户。为了谋生,一家人在镇上做点小买卖。

“旗里7个猎民村,咱们朝阳猎民村发展咋样?”兴安绿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庆江问。

“搁以前那是最穷的,但现在是最好的!”有村民答复,大家连连点头。

“你看,这就是我家。”王魏武指着第三张彩色照片——一排排齐整的鄂伦春特色民居、被绿树和草原环抱的村落、一尘不染的街道……

2005年,朝阳猎民村整体搬迁至大杨树镇,并更名为多布库尔猎民村。搬到新家后,关丽和王魏武住上了政府提供的免费住房,还开起了民宿和超市,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如今,猎民村69户居民里已有42个团结户。发展旅游业,让各族村民驶入了团结致富的快车道。

“孟总,来年春天能去你采摘园干活儿不?”有村民问道。

“那敢情好!以前得求着请着你们来,现在大家都有干劲了。”孟庆江笑着说。

“我们依托鄂伦春民俗特色资源建成了农业生态园、特色养殖区和民俗特色旅游景区。猎民村成了景区,农民成了旅游从业者,农产品成了旅游商品,鄂伦春族村民找到了新出路。”何泽承说。

是啊!“三少民族”早已走出深山,放下猎枪。随着生态移民、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三少民族”的幸福感越来越多。

融入现代社会,不忘民族文化。过上好日子的“三少民族”,也一直在继承和创新着自己的民族文化。

耕种、打猎、荡秋千、打曲棍球……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青少年活动中心,达斡尔族哈尼卡剪纸技艺传承人苏梅和孩子制作出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纸偶,塑造出达斡尔族民众的生活场景。

有“东方芭比娃娃”之称的哈尼卡,是达斡尔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手工艺术。小小的剪纸,蕴藏着一部生动的达斡尔族生活史。

“达斡尔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很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流失的困境。哈尼卡就是对孩子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载体。”苏梅说,多年来,她走进偏远村落抢救、收集哈尼卡技法和作品,带动更多各民族的孩子做起哈尼卡。

同样把传承民族文化作为毕生事业的还有吴玲芝。作为鄂伦春族狍角帽和桦树皮制作技艺传承人,她自掏腰包,花费4万多元建起了工作室,免费教学。

工作室里,由吴玲芝制作的狍角帽和桦皮桶格外引人注目。几名年轻人围坐在木桌前,手中针线翻飞。经过裁剪、缝制、刺绣等步骤,具有北方狩猎民族特色的皮衣、皮帽等制品跃然于上。

“我从小在猎民村长大,从四五岁开始,就跟着母亲编线、做手工。”吴玲芝说,这几年,由于原材料短缺,制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传承技艺的紧迫感也越来越强。

“现在还有几位80多岁的老艺人健在,他们可都是‘宝贝’!”让吴玲芝欣慰的是,来工作室学习的年轻人这几年多了起来。

“年轻人越热情,我们这些老人就越有动力。”吴玲芝说,“民族传统技艺就是要在一针一线的耐心中传承下去。”(记者 刘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1月11日   第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