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摄影:李国良

摄影:李国良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战略任务。5年来,哲学社会科学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积极进展。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推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人民日报理论部5月12日在京举办“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今天摘要刊发部分与会者发言。

——编  者  

坚持植根中国做学问

甄占民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牢牢把握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着重点,植根中国做学问,用中国理论构建理论中国,用中国学术构建学术中国。

不断增强植根中国做学问的自觉自信。自觉自信才会自强,才会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思想理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进程中,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自觉自信不断强化。这种自觉自信,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引领,来源于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来源于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显著增强,为人类文明贡献中国智慧的底气更为深厚。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下,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需要进一步增强植根中国做学问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理化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理论。我们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勇于回答时代之问和实践之问,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新的思想旗帜,在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上达到了新的时代高度,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就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许多带有本质性、规律性的揭示和回答,提出一系列相互关联、融通中外、具有普遍意义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推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化研究阐释,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层次和结构,系统梳理贯穿其中的富有思想引领力、解释力的重要论断和观点,为进行学理提炼和表达奠定坚实基础。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跨学科、跨领域的集中攻关,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相结合中阐明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所以然”“所以必然”。

切实加强对中国实践的理论总结和升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加强对中国实践的理论总结和升华。要善于进行学术思想的开掘和概括,努力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术框架和话语体系。注重联系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百年历史进程,注重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中提炼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深刻阐明中国经验的精髓要义,深刻阐明中国奇迹背后的基本道理,深刻阐明中国道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独特贡献。强化问题导向,紧密结合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实践要求,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加强对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为如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理论支撑和有效对策建议。强化以中国需要为导向的研究方向,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更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标识性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成果引领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

旗帜鲜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陈  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对人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极大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不断研究和解答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旗帜鲜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真用的问题。只有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有灵魂、有方向,有正确世界观、方法论,才能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更好观察和解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种现象,揭示蕴含其中的规律,回答好时代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重大问题。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关键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强调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坚持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在回答和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中实现自身发展。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要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引领中国、影响世界发展中愈来愈显示出强大的思想力量和实践力量。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更好担负起时代和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作者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

推进公共管理学科建设

江小涓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推进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用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座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用学术话语讲好“中国之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不仅用实践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生命力与巨大优越性,而且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案例和丰富数据。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致力于探索解释中国奇迹,期望从政治制度、治理体系等不同角度解释中国奇迹的深层原因。作为中国学者,更应从中国国情出发,深入调研、把握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致力于构建完备的学术体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充分体现先进性和科学性,用学术话语更好地讲述“中国之治”,阐释中国经验的普遍意义和历史地位。

用学术研究成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国家治理面临新的环境和要求。一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加广泛多元,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二是高质量发展对治理提出新要求,不仅要促进资源要素投入和经济增长,而且要贯彻新发展理念、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率。三是随着我国科技发展逐渐进入“并跑”“领跑”时代,我们在一些领域将面临缺乏领军人物、缺少产业链条、没有明确市场需求等新情况,科研活动形态和科技开发模式将出现一些根本性变化。四是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有力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同时,对数字技术负面影响进行有效治理也面临巨大挑战。五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对国际治理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这些方面的变化,都是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建设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新课题,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新的形势、努力跟上时代发展、深入研究治理规律,更好服务国家现代化进程。

用学术交流互鉴促进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应该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把他人的好东西加以消化吸收,化成我们自己的好东西。因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绝不能盲目照抄照搬他国模式,但可以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和吸取相应教训。推进公共管理学科建设,要深入研究其他国家实践效果较好的治理元素,以便学习借鉴。同时要深入研究国家治理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和矛盾,以便及早防范和应对。我们要进一步坚定理论自信,推动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从以往的“跟跑”为主向“并跑”“领跑”迈进,促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广泛包容性的公共管理学科体系。

(作者为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翁铁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提出殷切期望,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发展方向,对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提出重大要求,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全力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校准前进方向,以“五个面对”为任务聚焦,以“五个更好发挥作用”为前进方向,努力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进一步找准发力重点,在“融通”上下功夫,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创新”上做文章,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在“转化”上出成果,推动知识体系向教材体系、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推动政策话语向学术话语、学术话语向大众话语转化。进一步落实根本任务,在科学解释世界、助力改造世界中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培育科学思维,努力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勇担光荣使命、不负伟大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扎根我国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讲清楚“中国奇迹”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课题研究中出“良谋”,在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研究中划“金策”。用中国话语解释国际经验和实践,服务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切实增强中国学术话语的说服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进一步明确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坚持规划引领为先。教育部正在研制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主动适应国家需求、引领学术发展的学科体系,有效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学术体系,中国特色、世界情怀的话语体系,营造更有创新创造活力的学术生态。坚持立心铸魂为本。推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高校思政课课程群建设,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发力、协同育人,及时将“四史”特别是党史研究成果转化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重要教育教学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坚持科学指导为重。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基础地位,聚焦学科前沿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建强学术体系,围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构建话语体系,更好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坚持改革创新为要。以试点建设文科实验室为契机,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调发展;以动态评估为引领,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整体优化结构;以综合性、跨领域的重大问题研究为导向,实施重大研究专项工程,探索以项目群形式推动集体攻关。坚持队伍建设为基。以培养“大先生”和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家为总牵引布局引领未来人才体系,促进广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做学生为人、为事、为学的示范,更加深入研究“真问题”。

(作者为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王灵桂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根本原则和方向,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一批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重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之一,积极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围绕党和国家关心的大事难事急事,推进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融合发展,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擘画了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等等,都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智力支持。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加强与决策部门的对接和互动,不断开拓视野,改革科研工作管理模式,充分激发各学科、各类人才的创造力。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导向、学术取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为人民做学问,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守社会责任,致力于学术报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高标准定位,以增强研究能力为核心全面提升智库建设质量。把建设高水平应用研究人才队伍作为智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建立相对稳定的核心研究团队,发挥好首席专家的领军作用。对建言献策成果与学术论文、专著实行等效评价,增强智库研究人员的荣誉感、责任感、获得感。优化智库发展环境,加强政策扶持、经费支持,打通体制机制堵点,推动形成符合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规律、灵活高效的管理运行体制。

强化问题意识。深入开展战略性研究,强化精、专、深、透的研究理念。注重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分析问题,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际与国内的结合上把握规律。注重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维度思考对策,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工具、方法协同攻关,集中力量、集思广益,不断增强研究成果的科学性。注重夯实基础研究、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应用对策研究的思想分量、建议质量、价值含量。注重前瞻性研究,既着眼党和国家当下所想所急,又着眼党和国家未来所需所谋,形成富有深刻洞见、独特创见、战略远见的应用对策研究成果。

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调查研究作为应用对策研究的基本功,深入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掌握真实情况、寻求务实对策,使智库研究建立在对实际情况的准确把握之上,确保成果可信可靠可用。创新研究方式,加强对重大专项课题研究的组织策划,强化联合研究、集成创新。坚持专业化方向、整体推进,推动智库走专业化、高精尖发展路子,使各智库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功能齐全,更好适应党和国家工作需要。拓展智库对外合作交流,通过项目合作、学术研讨、人员往来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国际学术组织和国际科学计划,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研究和政策对话。广泛宣传中国智慧、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中国智库品牌。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发挥高校育人功能和创新优势

刘  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进行了全面部署。5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发挥各自优势,砥砺奋进,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取得显著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新征程中自觉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工作大局,强化前瞻性研究;有效应对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后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风险和挑战,为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学理支持;在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融碰撞的新形势下,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展现中国风貌、提升中国对外话语权;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于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为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体系构建和科学管理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理论支撑。这要求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提供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统筹资源配置,强化部门协同,共同推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之一,高校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5年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深入研究和回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推出一大批成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贡献,为育人育才、立德树人作出了贡献。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围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持续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不断推进以创新为主题的学术体系建设,大力建设解读中国经验的话语体系,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系列教材,积极探索分类科学合理评价体系,取得了积极成效。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新征程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高校继续发挥育人功能和创新优势,围绕进一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学科体系

马怀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高党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能力的高度,对法学学科体系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我们有我们的历史文化,有我们的体制机制,有我们的国情,我们的国家治理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有我们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和优势,在法学学科体系建设上要有底气、有自信。”这为我们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法学学科体系指明了方向。

法学学科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法治人才、产出法学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学科体系,需要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述学立论、资政育才,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学理支撑、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法治及其相关领域基础性问题的研究,对复杂现实进行深入分析、作出科学总结,提炼规律性认识,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理论支撑。”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学科体系,必须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的基础上,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标识性概念、重大命题、核心观点,为发展立足中国国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法治理论体系作出学术贡献。

回答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当前,法治中国建设深入推进,如何依靠法治更好回应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如何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是推动法学学科体系发展的重要着眼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学科体系,就要从研究和回答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出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借鉴国外法治有益成果,把研究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学理支撑。

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站在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人才保障的高度,大力培养信念坚定、德法兼修、明法笃行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加强法学学科之间以及法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拓展法学学科知识面,实现法治人才培养的多学科共同参与;打破理论教学和法治实践之间的壁垒,将实务部门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入高校,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学教育全过程、各方面。

优化完善法学学科体系。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拓展法学一级学科,扩充法学知识容量。优化法学二级学科,使法学二级学科既包括传统学科和冷门学科,也涵盖前沿学科和新兴学科;既包括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也涉及国内法学和国际法学。促进法学与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研究交叉融合,推动国家安全法学、党内法规学、数据法学、人工智能法学、监察法学、应急法学、司法鉴定学等交叉研究蓬勃发展,使法学学科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更好服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融通各种资源 取得更大突破

袁  鹏

今天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发展迎来难得历史机遇。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建构取得显著进展。面向未来,还需要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话语等方面不断开拓创新,推动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发展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融通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科学把握时代潮流、分析全球风云演变,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对外工作上推进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开创性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成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产生广泛深远国际影响,共建“一带一路”、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谱写国际合作新篇章。要深入研究党和国家的重大外交思想和实践,做好学理化阐释、学术性升华,努力将其转化为理论成果、学术成果。以我国外交工作实际为研究基点,着眼于解决自己的问题,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和学术观点。

融通中国研究与世界研究。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深度融入世界。中国坚定在维护世界和平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牵动全局。研究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现象,不能简单孤立分析,要学会在我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中看问题,深刻认识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深入分析世界格局演变中我国的地位和作用,为我国制定对外方针政策提供有力学理支持。

融通国际关系研究与其他领域研究。当今世界,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影响国际关系行为体相互作用、推动各种国际体系运行和演变的因素越来越多元化、复杂化,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因素往往相互交织、相互叠加。这对国际问题研究者的知识积累、研究视野、研究方法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打破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界限,综合运用多学科的概念、话语、方法,努力实现对复杂国际现象和国际问题的透彻分析和深刻把握。比如,把国际政治研究和世界经济研究融通起来,从事世界经济研究的学者需要强化国际政治和国际战略思维,从事国际政治研究的学者也可以借鉴经济分析的方法和工具等。又如,将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两个学科交叉融通,从大外交、大安全的视角进行理论探索、学术研究、学科建设,更好适应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时代需要。

融通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纵观中外历史上那些产生广泛影响的国际关系著述,都既有学术研究的厚重,又关注解决现实问题。这启示我们: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不可分割。政策研究如果缺乏学术研究支撑,就会简单苍白;学术研究若不关注、回应时代问题,就容易凌空蹈虚。特别是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当下,我国继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之多之大前所未有,亟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理论和对策上深入探究应对方案。在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要紧紧围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面临的突出问题,从学理层面进行归纳、梳理、提升,提出应对之策、破解之道,使研究既有学术的深邃厚重又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现实关怀,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智力支撑和对策支持。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增强主体性原创性

王  博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明确要求,为努力谱写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新篇章提供了根本指针。面向未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问题导向、拓宽研究视野、增强使命意识,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价值观念、制度体系、社会结构和文化格局,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文明的新形态,是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坚定文化自信,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增强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历史自觉。应当意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复兴,更是一个伟大文明的复兴。只有坚定文化自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才能加强主体性自觉,理论创新才有底气。

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真理性和生命力,就在于发现并回答了属于自己时代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也都源于不断回应中国各阶段发展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实践,深入研究和回答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拓宽研究视野。理论创新是一项艰巨的工作,积累和视野都不可或缺。积累再多,如果没有宏阔、全面的视野,也很难有原创性的思想。在现代学术研究中,学科和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对世界的理解也越来越具体和深入,专业性成为衡量一个学者的重要向度。但学科和专业细分也在知识之间造成了隔阂甚至鸿沟。仅仅局限在本专业内,就会失去对更广知识领域的好奇心,失去对整体世界认知和把握的能力。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既要有专业的视野,又要有跨专业、跨学科乃至跨文明的视野。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学科交叉融合工作,既加强基础学科能力培养,又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在不忘本来的基础上,正确吸收外来,借鉴有益的知识体系和理论观点,更好地回答和解决中国问题、世界性问题。

增强使命意识。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出迫切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增强使命意识,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以守正的定力、创新的能力、持续的知识积累和理论创新,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作者为北京大学副校长)

《人民日报》(2021年05月18日 第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