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明理 学史力行

上海市浦东新区的“百年党史路 奋斗新征程”党史学习教育巴士课堂活动现场。资料图片

6968/6967次列车上的“山特产求购信息栏”。资料图片

6月初的上海,天朗气清,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梧桐树叶洒下来。黄浦区黄陂南路,一辆红色巴士在蓝天绿树的映衬下尤为醒目。车身采用红色涂装,正前方印着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标识,一面写着“学习党史”。

这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联合有关单位推出的“百年党史路 奋斗新征程”党史学习教育巴士课堂。乘上这辆巴士,人们将从中共一大会址出发,途经渔阳里、中共二大会址、五卅运动纪念碑、浦东开发陈列馆等20多处红色地标,开启一段100分钟的“沉浸式”党史学习之旅。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国火热展开。各地还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弘扬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根本宗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涌现出许多感人故事。

开启一段“沉浸式”党史学习之旅

“大家好!欢迎乘坐党史学习教育巴士。现在大家右手边的李公馆,就是中共一大会址。100年前,有15位年轻人聚在这里,展开了一场‘中国向何处去’的讨论,这群青年平均年龄只有28岁……”党史学习之旅的第一站,来到上海市兴业路76号的一栋石库门建筑。随着车辆缓缓行进,讲解员娓娓道来,大家仿佛又回到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

记者参与体验的这趟党史巴士课堂,是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学生的一次特殊党课。同学们一会儿看车窗外的风景,一会儿看车里的多媒体演示,边听讲解,边互动学习。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诞生在‘十里洋场’的上海?”“‘南陈北李’为何缺席中共一大?”“党的诞生纪念日为何不是一大召开的7月23日而是7月1日?”……一路上,讲解员抛出一个个问题,同学们小声讨论、争相抢答,互动增添了乐趣,也加深了印象。

当巴士经过上海永安百货大楼,讲解员分享了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的一段往事。原来,这部作品主人公李侠的原型,就是中共情报通讯战线上的英雄李白。1948年12月30日凌晨,发给西柏坡的电报成了他的生命绝唱,电波的那一头是只有16岁的报务员苏采青。在党史巴士上,同学们看到一段珍贵视频。2010年,已是白发苍苍的苏采青老人来到位于上海的李白烈士故居,注视着烈士遗像,用摩尔斯电码发了一封明码电报:“李白前辈,您期盼的黎明,到了!”

看到这里,刘子璇同学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们今天岁月静好,是因为曾有人在负重前行。”

解放上海时,解放军市区作战一律禁止火炮炸药。一段视频显示,在攻打上海邮政总局大楼时,即使国民党军队火力点不停扫射,但解放军官兵坚决执行命令,以短兵相接的方式歼灭敌人。在枪声平息后的第二天清晨,在马路两边潮湿的水泥地上,睡满身穿黄布军装的解放军官兵。照片记录下军纪严明、不入民宅的解放军官兵,这份感动也穿越时空。许多同学拿出手机,将军民鱼水情的画面拍下收藏。

随着巴士驶过外滩,从延安东路隧道驶向浦东新区,党史课堂的内容也进入到浦东开发开放的新篇章。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站在地球仪旁边思考浦东开发’这句口号,当时新区管委会还把口号制成标语,贴在食堂里。”王裕涵同学说,“从当年的浦东规划图,再看窗外的上海中心等现代化高楼和风光怡人的陆家嘴中心绿地,我们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了最新最美的图画!”

行至最后一站,同学们走进浦东展览馆,感受开发开放为浦东新区带来的澎湃经济动力。大家纷纷感慨:通过这趟巴士党史课,重温了中国共产党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再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的百年伟业,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百年中国看上海,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始发地,见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成长,红色基因在城市血脉中根植流淌。党史巴士课堂通过边行车、边参观、边讲课、边互动的学习模式,围绕“百年党史在上海的精彩演绎”这一主线,用党史巴士课堂这根针把上海丰富的、珍贵红色资源串点成线,打造出一堂跨越浦江两岸、贯穿百年历史精品党课,收获好评如潮。

不止在上海,创新形式的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国各地火热开展。在湖南韶山,毛泽东广场开展“党史故事我来讲”活动,向游客宣传韶山红色革命故事,促进党史教育“聚人气、接地气”;在江苏沙家浜,当地依托丰富红色资源,整合形成“红色故事”沉浸讲解、“红色家书”情景领读等活动,推出沉浸式、参与式、互动式教学;在山东青岛,“丹心一片 风华百年——听老党员讲那过去的故事”活动对青岛市2321名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面对面逐一访谈,听他们讲述激情岁月,回望革命历程,传承红色精神。

解百姓燃眉之急

“咱车上这个求购信息还真准,我这趟采的山货已经找到买家了!”4月16日,从黑龙江乌伊岭乘坐6968次列车去伊春卖山货的旅客李怀山,通过列车的“山特产求购信息栏”上的信息,很快找到了买家。“这服务可真贴心啊!”老李对这项便民服务赞不绝口。

“山特产求购信息栏”,其实是在乌伊岭开往伊春的6968/6967次列车上,增设一块小小的白板,上面写着山特产品的收购信息,帮助老乡们对接销售渠道。这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以来的又一服务举措。

6968/6967次列车,是乌伊岭往返伊春的唯一一趟列车,已经开行了半个多世纪。从乌伊岭到伊春153公里,途经9个车站、3个乘降所,全程票价只要9.5元,最低票价1元。因为站站停,再加上票价实惠,沿线百姓都亲切地称呼它“铁路公交”。

列车全程运行在山区,自国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后,山里树木越长越密,猴头菇、榛蘑、松子等山产品成了城里的紧俏货。于是,很多林业工人转行发展起林下经济,将山里货卖出去增收。

曾是林业工人的李怀山就是一位资深的采山客。“以前自己吃,现在往外卖。赶上山货成熟季节,采一趟山货至少能赚3000多块钱。”李怀山说。

近年来,采山客越来越多,但销售渠道却很单一。往往大家挤到一个收货点,卖得慢而且价还低。李怀山说,有时候自己在市场上蹲一天也找不到买家,山货怎么带过来,再怎么带回去。

看到列车上满满的山货包裹还有采山客的愁容,车队总支书记赵文欣也跟着着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我们一直想着要着力为群众办实事,所以,车队就萌生了在列车上开个山货交易市场的想法。”赵文欣说,他们就在车厢两端增设了信息栏,让旅客将出售或求购的信息写在上面。

车队党员乘务员还自发成立了“乌伊岭线党员便民帮扶群”,利用休息时间走访居住地的集贸市场和饭店,找好销路后,再把电话报到群里,或写在“山特产求购信息栏”里,方便卖山货的老乡在车上就可以打电话联系。此外,车队还联系到伊春和佳木斯等地的土特产公司,建立起山特产品微信交流平台,并将二维码贴在信息栏上,供老乡加入。

“供求对接上以后,有时候刚开车,货就卖出去了。”赵文欣也替老乡们感到开心。

“山特产求购信息栏不仅能销售,还可以提前订购,遇到收货量大的,我们还可以集中起来一起卖,大家都省心!”李怀山说。

正如中铁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样,学史明理,更要学史力行。河北省沧州市组建青年汇智团、打造青年议事厅,10余支多类型社区服务队让更多青年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法委机关扎实推进“五项惠民工程”,着力办好“十件实事”,变“群众找上门”为“我到群众中去”;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在市民中心打造“红色政务服务大厅”,为群众提供“一对一”业务帮助,让群众少走一步,让服务更上一层……民生连着民心,这些办实事的举措让百姓竖起大拇指。(记者 叶子)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6月10日   第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