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58)】石光银“撵沙”

与沙漠作斗争,陕北老汉石光银是把好手。

在蒙古语中,“毛乌素”是“坏水”“寸草不生之地”的意思。1952年,石光银出生在陕西省定边县海子梁乡,紧邻毛乌素沙漠。“沙子在撵着人走呀!过几年就得搬一次家!”石光银的记忆中,乡亲们常靠吃野蒿籽、榆树皮填肚子。

石光银从小就有个“治沙梦”:一定把沙漠撵走!不治沙,就治不了穷。

1984年,国家出台政策,允许农民承包治理“五荒地”。听到消息,石光银很快打定主意,辞去了乡农场场长工作,带着6户村民承包3000亩荒沙地,成为全国首位承包沙地治沙的农民。

“为啥不要‘铁饭碗’,回来当农民?”“你能撵得走沙漠吗?”……劝他回心转意的人不在少数,可石光银不信邪。他回复的永远只有一句:沙子治不好,日子就过不好,共产党员就该担起这个担子!

治沙之路,并不好走。第一年,一场连续刮了十几天的风沙把90%的树苗损毁殆尽;第二年,石光银再次尝试种树栽苗,依然铩羽而归。碰壁后,家人极力反对,合伙的一些村民退出。石光银咬了咬牙,决定继续坚持。

“不能再蛮干了,还是要讲科学。”石光银发现,要想成功植树造林,归根到底还得有过硬的技术。他跑到外地,专门请教各类“造林高手”,学了经验就回到定边“现学现用”。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8年春天,石光银凭着学来的“障蔽治沙法”终于固定住流沙:在迎风坡画格子搭设沙障,在沙障间播撒沙蒿,栽沙柳固定流沙,然后栽植杨柳树。这么一来,树苗存活率提高到了八成。

沙丘少了,植被多了,月光清澈了。随着生态变好,石光银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大力发展林草经济和畜牧产业,集治沙、旅游、育苗、畜牧养殖于一体综合发展。

有了良性循环,参与“撵沙”的人越来越多……

本报记者 王俊岭《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7月23日   第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