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新赶考带给世界十大“新红利”

新华社记者桂涛 李志晖 刘劼

100岁的中国共产党再次迈上崭新征程——带领14亿人口东方大国向着建设现代化国家加速前进。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11日发布的会议公报说,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1949年,毛泽东曾称中共进京为“赶考”。如今中共再提“赶考”,巨变的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而百年变局、世纪疫情中的世界也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说:“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现代化的新赶考路上,中共和她所领导的日益自信、开放的中国将给世界带来多重红利。

人类现代化新道路

中共直面各种风险挑战,为让世界五分之一人口迈进现代化的门槛而接续奋斗: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百年奋斗,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现代化目标已可望亦可及了。

立足中国实际、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中国式现代化”让更多人意识到:从来没有唯一的现代化方案,也没有唯一的现代化路径。

中国作为人类历史上以独立自主、和平共赢方式取得发展成功的大国,既没有对外掠夺殖民,也没有对外转嫁矛盾危机,更没有在发展中丧失自身独立性。

这一人类发展史上的新样本丰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全面深化改革新突破

变局与危机下,改革是世界诸多国家的共同课题。中共深知:改革者进,创新者强。

永不停步的改革是中共带领中国屡创奇迹的重要秘诀之一,改革的决心和勇气被喻为“壮士断腕”。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认为,中国正是以改革促成了“当代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转型”。

新征程上,中共承诺改革不停顿。事关中国未来发展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提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等。

中国连续十余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中共领导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将在诸多领域惠及世界。

世界市场新机遇

从“双循环”到“共同富裕”,中国策牵动世界经济的神经。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超大规模市场迸发的活力与潜力为全球企业带来新机。

美籍经济学家戴维·布莱尔认为,中国的繁荣发展带来更强的发展动能、更大的市场规模和更好的竞争活力。中共领导人多次强调,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

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区域协调发展、消费扩容提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后都是中国为世界市场开拓的广阔空间。

英国智库牛津经济研究院发布的报告说,尽管美国此前呼吁与中国“脱钩”,但过去两年中国的全球市场份额反而大幅上升。致力于成为中国快速增长的一部分,已是众多国际商家的共识。

作为世界最大外资流入国,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消费市场。日益崛起的“中国消费者”群体——他们1小时“买买买”就达数十亿元——也将重塑世界经济图景。

“金砖”概念首创者、高盛前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认为,未来10年,中国消费者仍将是中国和世界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因素。

对外开放新高度

今天,一名普通的中国中学生,晨读的内容可能是《论语》,也可能是《新概念英语》;他的早餐,可能是小笼包,也可能是汉堡包;他休闲锻炼的方式,可能是打太极拳,也可能是练瑜伽……

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说:中国整体趋势是“向外走”。

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的中共,深刻体会封闭终将落后的历史教训,不断吸收、借鉴、分享人类文明最先进的思想和技术,承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习近平在多个重大场合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目前,中国关税总水平已低于其20年前“入世”时的承诺,汽车、金融、证券等行业外资股比限制放宽。中国加入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即将生效,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将见证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共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这成为中国对外开放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十四五”时期,从制造业领域为主的开放到服务领域为重点的开放转型将是一个基本趋势。

高水平开放的中国更深度地与世界融为一体。

和平稳定新贡献

一个现代化的人口最大国将是动荡世界重要的“和平之盾”“稳定之锚”。

过去几十年,中共带领中国实现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还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一个已经可以平视世界的中国宣示:不会输出饥饿、贫困、污染,也不会输出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中国从来不是一个侵略性的国家。它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和平发展,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

俄罗斯科学院专家马斯洛夫认为:“中共保证国家的稳定,像中国这样的大国稳定就是世界诸多进程的稳定。”

绿色未来新图景

一年多前,中国向世界承诺:将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

了解中国政治体制的人都知道,中国制度具有强有力的领导、人民至上、集中力量办大事等优势,它们将确保中国减碳言必信、行必果。

中国减碳驰而不息。它支持《巴黎协定》,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实现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还启动了世界最大碳市场。美国智库报告称,中国宣布停建境外煤电项目,这相当于每年减排加拿大全年二氧化碳排放量。

中国的碳中和计划引领其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香港《南华早报》认为,中国方案可能成为“发展中国家可效仿的模板”。

中国承诺与践诺的背后是一个长达几十年的主题投资机会与超出想象的广阔市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用短短30年左右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成为一个富裕、零碳的经济体,这将对全球能源转型和一个更加绿色的未来具有重大意义。

人权保护新实践

中共领导下的发展奇迹让世界重新思考一个古老问题:什么是人权?怎样保障人权?

2021年,中国通过艰苦“战贫”,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一度积贫积弱、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如今已步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社会各阶层都有机会分享伟大转型的成果。

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共提出的人权理念——包括“生存权、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当前疫情下,人的生命权就是最大的人权”——正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同。

今年,中国将努力向世界提供20亿剂新冠疫苗。中国领导人称中国疫苗为“全球公共产品”。英国《独立报》说,中国正在填补全球疫苗缺口。

中共带领中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国人权发展也迎来新起点。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文明的基本精神,更是中共的不懈追求。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更好地保障14亿人的人权,也让人权的定义更加全面、丰富和均衡。

科技创新新动能

一个曾经诞生了指南针和火药的国度,正在尖端科技领域再现昔日辉煌。中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航天工业等领域的进步举世公认。

中国已成为世界知识产出大国。杂交水稻技术、青蒿素等科技创新推动了人类重大挑战的解决。

中共不断强调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努力推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但也同时致力于科技领域的开放合作。习近平强调,中国的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

闪耀着未来感的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大篇幅着墨科技创新,提出启动一批重大科技合作项目、支持在中国境内设立国际科技组织、外籍科学家在中国科技学术组织任职等。中国科技创新的强劲动能和外溢效应将让世界受益。

全球治理新理念

50年前,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迎来与世界关系的新起点。如今,这个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大国深度参与全球议题及多边外交。

中共提出打造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理念的新型国际关系,倡导新的全球治理观: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习近平说:“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

习近平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反映了中共对当今世界的看法、立场和追求。它被写入一系列联合国决议,显示出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有外国学者称这一理念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

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在庆祝中共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说:“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这种文明新形态,彰显着人民至上的鲜明立场和价值追求。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开创了发展新模式。

这种文明新形态,体现了开放包容、命运与共的天下情怀。它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把和平共处、互利共赢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坚持多边主义,反对零和博弈、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种文明新形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它深刻改变着世界文明格局,为人类社会发展描绘出文明新篇章。

(姜江、朱筱参与采写)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从上海白玉兰广场顶楼远眺浦东陆家嘴金融区(2020年10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2021年11月6日在第四届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展台拍摄的日本酒。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这是河北省曲阳县孝墓集中式光伏发电场项目(2021年4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2021年7月8日,参观者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一个展示城市智能管理的大屏前交流讨论。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