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故事】我在比利时的创业之路

编者按: 在比利时一千多万人口中生活着约有五万华人,华人社区对若小的比利时来说更是小之甚小,常常被忽略的我们同其它族群一样生活在此已过百年。起初我们来自中国的各个角落,讲着各自熟悉的方言,怀揣着各自不同的梦想,造物弄人,大家一不小心的就被“缘分”牵着走到了一个国家:比利时。在这里我们统称“华人”。三种官方语言并没有分开我们,在此的目的也似乎越加明确:为了生活的更好!有人曾形容海外生活就好像一个人重新投胎,重活了一遍,什么都是新的,重新学习语言,重新打理人际关系,重新适应融入社会,搞不好还要重新谈场恋爱。。。总之什么都得重新来过。柴米油盐酱醋茶,老婆老公孩子热炕头,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细节,实际上真叫人头疼。特别是还要为了生活的更好而工作。说到工作,我们并没有统计过华人在比利时所从事的工作种类有多少,不过勤劳上进的我们是肯定不会被人家给落下的。平时大家都忙着为小家打拼,打拼再打拼,很少有时间聊聊家常,叙叙旧,其实我们的《华人故事》专栏已经开办有段时间了,这里会特别为大家开辟“我的工作,我的生活”系列主题访问,让我们静下心来分享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听听既熟悉又陌生的华人自己的故事吧。

 

《我的工作,我的生活》

 “有志者 事竟成”

我在比利时的创业之路

我和先生Kurt(左一), 合伙人Gino举杯庆祝自家比利时De Feniks精酿啤酒品牌面市

Hi大家好,我是Angela王敏,很高兴在“维他命B” 和大家分享我在比利时的工作生活经历。

我一直认为,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而选择生活工作在海外的你 ,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故事和特别的生活经历。

我以为我会有源源不断地故事可以分享给大家,因为我每天都有新的感悟,对生活,对工作。可是此时,我突然意识到我语言表达的苍白无力—因为,我的经历 ,真的只是千千万万故事中的一个。

从小擅长舞蹈热爱舞台的我,曾经无限憧憬着成为中国舞蹈界最优秀的一个。凭着优异文科成绩、优秀舞蹈表演考分,我一路走得十分顺畅,顺利升学、轻松毕业、择优分配任教中学专业舞蹈老师。不曾想到,一年后我却“见异思迁”,毅然地抛下铁饭碗,投入改革开放的下海大潮。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当时看到身边舞者同行们“只会跳舞”给我带来的不安全感:我希望自己不止是“会跳舞”,更希望自己能与时俱进,能实现更大的价值,也相信自己有潜力挑战其他行业,相信自己能通过学习实践而开辟另一条道路。凭着一股“革命小闯将”的干劲,我硬生生地开始投身销售、市场领域里摸爬滚打,直到现在。

1979年我出生于湖南邵阳,1999年我南下独闯广东深圳。2001年因为前段婚姻而当母亲拥有儿子Daniel。

在2009年9月9日那天,通过网络,我和在地球的另一端的比利时大男孩Kurt Decoene相识相知。2009年12月, Kurt拖着行李箱、独自冒着大雪、第一次飞越半个地球去看望我。2010年5月我们顺利结婚,7月我带着儿子一同飞往比利时定居。时间飞逝,转眼我和儿子已经定居比利时六年,在这期间我和老公又拥有了第二个孩子:女儿Tess,现年四岁。

幸福的四口之家(我, 先生Kurt,儿子Daniel,女儿Tess)

一直有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人们问我:你觉得生活在比利时,和生活在中国,最让你感到不同的是什么?

其实六年前刚来比利时那会儿,街上人少、周末店面不开门的现象让我很不适应,要知道国内的生活是如何地丰富多彩,一到周末各大商场逛花眼!我经过了近大半年的时间才调整心态适应了这“欧洲农村生活”。慢慢的,我也像比利时当地人们那样,更享受把周末用来和家人共处,习惯了在家处理业务,习惯了能做到不老往人多的地方窜,习惯周末在家里除除草打打扫做做饭,陪儿子上吉它课、陪女儿上舞蹈班、和炫舞社姐妹们一起排练舞蹈节目。

我创办了炫舞社,是比利时华人文化活动中一道风景线

而比利时的家庭和谐氛围,让初来乍到的我很诧异。在国内时看的那么多美剧,让我以为所有西方人都因为个性独立而对家庭、亲情忽视,以为欧洲家庭很不重视家庭成员。

而我和比利时家人们生活在一起后,我看到的是:比利时已婚男人们,钱夹里和 办公桌上一般都会有一张全家福照片; 比利时当地人家族里,定期在一起聚餐活动分享生活点滴; 比利时的父母们会花大部分的时间来陪伴孩子的成长; 比利时孩子们,在个性独立的同时,对家庭更有归属感和责任感。

这显然和国家的基础教育有关,社会氛围更是长年累月形成的。个性独立和家庭亲情是可以做到相辅相成的。我老公家人们都各有自己独立的性格和生活空间,兄妹仨都在离父母不远处有自己的房子,分开居住,但每周日都回父母家共度晚餐时光。他们之间的互敬互爱,是我在国内从来没有体会过的:大家每天都相互分享及时信息,关于父母的健康状况、生活点滴小事,相互之间你帮我除花园的草我帮你刷新房的墙,而且从不互相埋怨。只要有需要,一个短信一个电话,家里人都放下手中的事赶来帮忙。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每一个人,都从心底里都视我儿如己出,无私地疼爱他照顾他的学习和生活。

六年前,当我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在异国他乡工作生活时,老公Kurt当时的话给我了无限的认可和鼓励。他说:是金子,到哪儿都发光。请给我们机会,让我们一起共同建设我们的未来。

从小自信满满的我,立马信心倍增,独自带上九岁的儿子,毅然飞越大半个地球,来到比利时这完全陌生的国度,开始了我们的新生活,从零开始。

我老公是个非常细心贴心的比利时大暖男,在我还在国内办理各种移民手续时,他已经安排好了儿子和我的就学。当我们一到比利时,儿子就开始被婆婆安排每天进行两小时的荷兰语基础学习,并且很快进入当地一所百年小学开始接受正规教育。而我则被他安排进入政府为外来移民人士专设的融入课和荷兰语课程。经过入学前的一轮智力测试,我被编排到荷兰语超快班进行学习。

我记忆尤新的是:当我第一次坐在荷兰语课堂上听到老师用荷兰语授课时,我终于明天了什么是“天书“ —- 老公从来没用荷兰语和我沟通过,我们之间的交流都是用英语,因为当时的他不想让我因为另一门语言障碍而害怕移居比利时。 我同时也深刻理解了为何老公一再耐心地对我说:想要在比利时融入,最重要的是Language。

而当时的我,完全听不懂荷兰语的任何一个单词!我逼着自己开始在荷兰语课堂里”听天书“,因为我知道:只有拿到荷兰语一级证书后,才能有机会在这个多语言国家开始找工作。 我卯足了劲,用十天的时间拿下了荷兰语一级证书,一个月后我意外又顺利地进入一家进出口公司Global Suppliers担任采购助理,负责配合采购总监向中国采购各种五金产品。一年半后,当时怀孕六个月的我,被猎头挖到欧洲地毯领头羊、比利时知名家族企业Beaulieu International Group担任副总裁助理,配合负责亚洲市场的副总裁、全面协调亚洲市场和欧洲总部的各种日常工作。

我很感谢这两份工作,让我在移居比利时两个月后就融入了当地工作和生活,让我从此在比利时生了”根”。

我自小骨子里好强,喜欢接受挑战和自我挑战,无论是跳舞还是学习成绩,我都争第一。从舞蹈老师改行到深圳成功闯过各个难关后,我拥有了极强的学习力、适应力和抗压力。很快,我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自己在崭新环境里不仅能“生根“,而且有机会”发芽“并”开花“,做出更多的成绩。于是,拥有一份轻松可观的文职工作显然已经满足不了我想创造更大价值的自我挑战,我开始考虑创业的可能性,希望能象之前在深圳那样打拼出一片天地来。可是作为一个外来新移民,在连语言都不顺畅的前提下,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下这个决心?在我蠢蠢欲动但又瞻前顾后的时候,老公说:你天生就不是一个家庭主妇,努力去闯吧,去开创属于你的天地,我和你同行!

就这样,2011年5月,在我移居比利时9个月时,在第一份工作之余,注册了我们的第一家比利时公司–Royal Europe,致力于把老公家族的百年巧克力品牌—Royale Chocolate—从前店后坊的手工巧克力推向国际市场。同年我们在香港设立了Royal Europe(HK)分公司,以助Royale Chocolate进入亚洲市场。

我跟随名师刻苦学习,成为比利时手工巧克力师

2016年1月,我们接受了合伙人陈晖先生的诚意邀请,开始全面扩宽我们的经营范围:Worldwide Quality Food Sourcing。合资公司Newing BVBA, 涉及了全球各种优质食品的采购、进出口及其在中国市场的营销,包括来自意大利的冰激凌、法国的甜品、意大利的咖啡豆、德国的UHT牛奶、比利时的巧克力、比利时的啤酒等等。Newing致力于成为全球客户的买手,筛选各国优质食品并提供供应链一条龙服务。同时,我们作为国内合伙人的欧洲采购军,配合全面提升其多个食品品牌,包括冰激凌品牌Firenzi,甜品品牌La Floeur等。

2016年7月,Newing作为股东之一,投资创设了De Feniks比利时精酿啤酒厂,运作包括De Feniks在内的多个比利时精酿啤酒品牌。而我们的比利时合伙人,就是比利时知名啤酒品牌Liefmans的前掌门人Gino,我老公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目前,De Feniks品牌下一系列不同口感的精酿啤酒已经酿造出炉并且即将全面推向本地和国际市场。而其它啤酒品牌,正在紧锣密鼓地全面营销策划中,一个会是专业从事水果啤酒,另一个则会专业从事比利时特色酸啤。同时, 我们提供贴心的精酿啤酒的“定制贴牌代工”服务。

比利时De Feniks精酿啤酒

创业的艰辛,一言难尽; 成与败,每日如履薄冰。为了开拓市场,我和老公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家事要照理,公事要用心,我们把一分钟掰成两分钟来用,而且必须分分钟被有效使用。在异国创业的道路上,我才开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我希望有一天,我有足够的能力来帮助更多的人、解决更多的问题、有更多的能力来回馈社会。

作为一名华人女性,如今完全自主创业的我,更是需要每天在多个不同的角色里随时转换着:学生、创业者、老板、母亲、妻子、老师、女儿、儿媳、舞者……

越学习,越发现自己的无知。六年来,我从未间断过夜校荷兰语法语英语的学习,同时也有意地接触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欧洲其他语言。多语言的进步,帮到我能更顺畅地和供应商、客户、合伙人们沟通,能在欧洲各语言不同的国家畅行出差,也有力地扩充了我的国际人脉资源。最让我自我认可的是,我终于在毕业18年后重返大学,目前我在比利时Vives Business School进行International Management的系统学习,授课语言是:荷兰语。我希望通过学习,不仅语言实现无障碍,也能让自己完全融入比利时包括欧洲当地商业社会。

我与导师、同学们共同探讨“国际企业管理”

我每天都在接受无数的挑战,应对无数的变数,解决无数的问题。就连我放松的方法– 跳舞,我都主动选择跟随比利时当地的现代舞老师高强度地进行专业学习,挑战自己的舞蹈宽度和深度。但这是我喜欢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化压力为动力。

作为一名远嫁比利时的中国女人,我感恩老公对我冷暖知心、关爱有加,并肩作战; 我感谢老公家人们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们、做我和老公创业的坚强后盾;

作为一个在异国他乡的创业者,我感谢合伙人们抛来的橄榄枝和无比信任; 我感谢舞蹈培育了我从小就吃苦耐劳;我更感谢母亲从小的教育使得我拥有坚韧不拔、刚柔并济的个性。

创业,需要恒心,需要毅力,需要智慧,需要学习,需要合作,需要时机。

我相信:我们不能完全把握未来,但我们可以把握现在。

我们现在的状态,一定是过去两三年的选择和努力累积起来的。

而我们未来两三年的状态,一定会因为我们现在的选择和努力而被改变。

我的生活,每一天都是崭新的开始,我会继续努力把握好手中的每一天,未来一定会因此而改变!

我和团队精英们在荷兰考察供应商

(本文根据采访整理而成,由受访者提供)

华人*故事是一版访谈栏目,每月4期。我们会关注华人身边事,展示普通人的视角和观点,同时也会对华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和人物加以分析和报道。在这里我们欢迎华人朋友提供新闻线索,提出你们关心的选题。
联系信箱:info@yvchina.com

本文原载于维他命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