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小城故事”- 对话迪南市长Richard Fourneaux

比利时的南部是人们公认的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有一座城市似乎特别受到游客们的青睐:这就是素有萨克斯之乡美誉的迪南(Dinant)。近日,我们有幸走访了这座城市的掌门人迪南市长Richard Fourneaux先生,听他讲讲他与这座小城的故事。

迪南市政府

古典大气的市政厅内景

采访约在市长先生的办公室内

我们的采访从中国春节巡游开始

杨帆:市长先生,您好,我们得知,今年迪南市政府将联手中国驻比利时使馆举行隆重的中国春节巡游活动。 我们很想知道,这个好主意是从何而来的?以及您是否打算今后每年都举办这样的活动?

市长:2016年夏天,我们邀请了中国驻比利时大使曲星先生来到迪南参观访问,这是我们的第一次接触。我之所以主动邀请大使来到迪南,是因为我知道中方也希望能接待更多外国游客,而且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前往世界各地旅游。这就形成了一种“互通”,反之,为什么不能让中国游客来到迪南呢?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励我们这儿的人到中国旅游。这就是巡游活动的意义所在,我们不能老是“蒙着面纱”,应该多向外界展示宣传。

另外关于萨克斯风,它的发明者就出生在迪南,25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把迪南和萨克斯风联系起来,希望大家在想到萨克斯风时就能想起迪南,想到迪南就会想到萨克斯风。这样做很有效果,吸引了许多喜欢萨克斯风的人来到迪南。我们还举办了一些萨克斯风的活动,其中比较大的是四年一度的国际古典萨克斯风比赛,下一届将会在2019年举办。这个比赛汇聚了世界各地的优秀演奏者,都是些参加过音乐会表演的精英。为了让参赛者能顺利及时地拿到签证,我们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另一方面,我们也和中国大使讨论了如何建立比中双方长期稳定的关系,比如建立友好城市、举办交流活动等,这次的春节巡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杨帆:您刚才提到了建立友好城市关系,那现在迪南有没有结对的中国城市?

市长:迪南目前没有,但是那慕尔省在中国有友好省份。现在考虑要在瓦隆大区,或许是那慕尔省中选择一个城市。在我们的邀请下,中国大使将帮助我们选择一个合适的城市来发展双边关系。但是关系的拉近是一个过程,需要一些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

法语区主流媒体La Meuse第一时间发布了迪南要在中国春节期间举办巡游的消息

杨帆:您能给我们大概介绍下春节巡游当天的活动内容吗?

市长:其实这次能举办巡游也是多亏了曲星大使的点子。今年布鲁塞尔的中国春节巡游是在1月28日举办的,届时,大使先生邀请了来自上海等地的艺术团来到布鲁塞尔演出。所以这次大使先生提出建议,可以让这些艺术团前一天在布鲁塞尔表演,第二天再赶到迪南。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扩大巡游的规模,多找一些艺术团来表演,比如一些欧洲本土或是华人艺术团。我们还联系到了安特卫普甚至是巴黎的一些表演团体。

杨帆:另外,2016年迪南市成功举办了中世纪纪念年等系列主题活动,今年也会有类似的活动吗?

市长:今年除了中国新年巡游活动外,我们还会组织滨河大道竣工的庆祝活动,这是一个修缮默兹河沿岸港口的大工程,大概花了3、4年时间才完成,今年就会在迪南大桥上举行竣工仪式。

(图片来自网络)

杨帆:我们知道,迪南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欧洲小城,深受中国游客的喜爱。大部分人知道这里有城堡,默兹河,是萨克斯的故乡。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和游玩的地方?

市长:好问题!去年当我们邀请中国大使来迪南参观时,我给他作了很多介绍。之后他说了自己最感兴趣的几个点。在曲星大使第一天的日程里,有两到三个迪南的特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个就是我们在2014年兴建的纪念碑,这个纪念碑是为了纪念一战。因为迪南是一个“殉难”城市,在比利时一共有7个这样的城市。那么,什么是殉难城市?我们如何定义它?其实它并不是一个发生了激烈战斗的城市,不同于19世纪的滑铁卢、亦或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殉难城市就是指有平民牺牲或是遭遇了屠杀的城市。非常不幸的是,迪南就是比利时第一个殉难城市,1914年8月14日,共有678名迪南居民被德军杀害,占了当时10%的人口,这已经很多了,其中还包括了3个月大的婴儿、90多岁的老人。关于那次屠杀,事实是遇难者们不是死于轰炸,而是死于一排排机枪的扫射。但同时我们也是比利时第一个和德国和解的城市。在2001年,德国人来到迪南表达了歉意并请求得到宽恕。现在迪南桥上摆放着许多萨克斯风的模型,我们会在上面插上不同国家的国旗。在1914年到2001年的迪南是不可能出现德国国旗的。但是自德国道歉和解后,德国国旗也开始在迪南飘扬了,大家也都能接受。大使先生对这次和解很感兴趣,也很想了解当时的比利时,尤其是迪南都经历了怎样的遭遇,现在我们称之为反人道主义罪行。我知道大使之所以关注这些,是因为在中国也有很多城市有着相同的经历。

2016年夏中国驻比利时大使曲星受邀访问迪南,图为迪南市长Richard Fourneaux(左二)和副市长与曲大使夫妇在戴高乐桥上合影(图片来自使馆网站)

总之,在迪南有很多历史留下的痕迹,这些城堡、军事堡垒都是建于1814年的,现在也都维持着当年建成时的原样。虽然经过了重建,但其结构都是严格按照原来的样子修复的。这些都是历史在这座城市中留下的印记。

第二个大使先生感兴趣的地方就是迪南的萨克斯风,以及我们举办的各种与之相关的活动。大使先生也参观了迪南桥。桥上的每一个萨克斯风都代表着一个欧洲国家或地区。所以借着中国新年这个机会,我们给大使先生展示了将于今年摆出的代表中国的萨克斯风模型,这个萨克斯风将装饰成中国国旗的颜色。大使先生也很高兴看到代表中国的萨克斯风出现在迪南。而且2017年是鸡年,瓦隆政府决定在迪南,趁着这次举办中国新年巡游的机会把瓦隆大区给中国的礼物送给大使先生。同时迪南市也会借此机会为曲星大使颁发迪南荣誉市民勋章!

(图片来自网络)

第三件事是我们和大使先生一起参观了几家迪南的企业,这些企业的产品都出口到了中国。我们还参观了一个医疗领域的企业,与一些专门从事特效药制造的企业家进行了会面。

我知道在中国,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有一千多座城市的人口超过了一百万,而且是至少一百万。所以对于迪南这个挤在悬崖峭壁间的城市,中国人可能会感到不习惯,这里的河流、住宅、道路都与中国有很大不同。目前我们也在进行对城市的改造,比如扩建人行道。迪南是一个地形上很封闭的小城,一部分处在河流沿岸,一部分又建在悬崖上,城市的高处和低处落差很大,这些使得迪南在过去常被卷入冲突之中。比如二战、一战、19世纪末的战争,与法国、荷兰的战争等,迪南总是会被波及。因为在当时河边还没有这么多桥,唯一的桥在迪南,所以迪南一直被视为过河的通道,这也是迪南的一个特别之处。

勒费圣母修道院 Abbaye Notre-Dame de Leffe 盛产著名莱福(Leffe)啤酒(图片来自网络)除此之外,迪南的历史遗产也都保存得很好。我们还是莱福(Leffe)啤酒的故乡。莱福啤酒在中国也很有名气,现在已经可以在中国买到这种啤酒了。下次我会带大使先生参观我们的莱福(Leffe)啤酒厂。而且迪南还有戴高乐将军的雕像,一战时他曾在迪南受伤,所以迪南建了这个雕像来纪念他,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戴高乐将军22岁时的雕像。其他的雕像一般都是他50岁左右时的形象。总之,迪南有很多值得被发现的地方。不是我一个人一句两句话就能说全说清的,需要游客自己带着好奇去发现寻找。

还没去过中国的市长先生,在采访开始前说自己游览过日本等亚洲各地,也曾去过旧金山的唐人街,我告诉他其实安特卫普有着欧洲最美的中国牌楼。他很惊讶!

市长先生和居住在迪南的华人社区联系紧密,图为他在《中国城大酒楼》与东主杨军伟夫妇的合影

杨帆:您对生活在迪南的华人有着怎样的认识和了解?

市长:我知道大约有50几人。这里有4、5家中餐馆,老板和他们的家人大概就是全部生活在迪南的中国人了。我不知道该怎样形容华人社区,他们看似很神秘,但是你一旦了解后,就会发现,这是我见过的最安分守己和勤劳工作的移民族群,从不惹事,也心怀感恩,至少我接触的这些华人大都热爱自己生活的这块社区和城市。现在的比利时人,包括迪南的居民对外来者都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这点很明显。人们为恐怖主义、极端组织等问题而担忧。但是对于华人群体则完全没有这种问题。中国人首先是以工作者的身份出现的,而且都很勤劳。他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工作,在这里安家置业,开小商店、杂货店,做些生意,大部份人开餐馆。有一点让我很疑惑的地方,西方在中国民主问题上常有争论,因此尽管中国人来到这里是为了工作,但我们总会觉得他们是被迫“流亡”到国外的。可我却从来没有听过任何一个在迪南的中国人批评自己的祖籍国。这些人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这点很明显,他们为自己国家的文化而自豪,而中国的文化也确实很吸引人。我们通过去中餐馆,去中国人开的商店来了解华人群体,但是华人一般很少会参加我们组织的活动,所以,这次的巡游活动恰好可以多让大家出来走走看看,相互了解认识,也要多举办这样的交流活动。文化、习俗和关系不是一天就能改变的。

2016年对比利时来说是个很特殊的年份,恐袭受挫,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民众罢工,政界辞职下台声不断,作为一名MR党的市长,我很想知道他在这个特殊的(四大区分治,主要围绕南北荷法两语系之间的纷争)政治环境中是怎看待比利时政治形态或者说政治矛盾的,于是我从明年的市政选举问起。

杨帆:2018年是比利时新一届的市政选举年,您还会继续为迪南工作吗?

市长:当然,自当选后我一直是市长。94年当选,95年的1月1日开始正式任职。

杨帆:相信您也注意到了,这几天主流媒体又开始拿比利时分裂论说事,很多人甚至预言,20年后比利时这个国家将不复存在,您作为MR执政党的党员,对此有何看法?

市长:我认为凝聚比利时的因素比分离比利时的因素要多得多。在涉及到地区问题时,应该让一些思想极端的人冷静下来。我们会遇到各种情况,一些问题适合各地区自己解决,但是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联邦制才能解决。这样比利时才能获得一些政治上的平静,也不会再有这种分裂的趋势。我觉得人们会在20年或30年之后明白,比利时最伟大的首相是Charles Michel,因为他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事,他敢于和NVA党合作。这个举措看上去似乎是不正常的,但能使政界,包括弗拉芒的政界变得平和一些。 采取这样一系列的硬性措施不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有必要的,当然也需要维持一定的平衡。如果Charles Michel能成功维持这一平衡,他就称得上是比利时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首相。

当年Richard Fournaux与Bart De Wever(NVA)在迪南(图片来自网络)

这里我再给你讲个故事:10年前,我是比利时第一个邀请Bart De Wever(NVA党魁)来到瓦隆区的市长。因为他的言论刺激到了我,他总是在抨击瓦隆(这不好,那不好)。当时就是在我们现在坐的这个地方,我用弗拉芒语对他说:“De Wever先生,欢迎您来这里看看。首先,有很多弗拉芒人在迪南旅游、生活,在这里投资的弗拉芒人也有不少。所以您现在不是在某颗“外星球”上,您就在比利时,这里有很多弗拉芒人,有很多在此辛勤工作的人。”

那天下午,我还组织了一次会见,邀请了他和一些在迪南生活、投资的弗拉芒人,他对此也表示很赞赏。现在,当我遇见Bart De Wever的同事时,他们都还记得,很开心地和我说自己去过迪南。这是第一次官方正式邀请他们来参观瓦隆,也是他们第一次接受一个政党的邀请,我做成了这件事。因为我不喜欢被规则束缚,在我看来,一切都不是完美的,也不都是消极的。

市长先生在办公室里特别给我们推荐这张珍贵的照片,图片里是他在20岁的时候与博杜安国王的一次亲密接触

杨帆:在这方面,中国人的看法又有很大不同。就像您之前提到的,在中国,有一千多座城市的人口超过了一百万 。中国人很难理解为什么人口这么少的比利时会有如此多的政治矛盾。

市长:确实,我能理解中国人的想法。我曾经在联邦任职过2年的众议员,4年参议员。每个月至少一次,开会时的旁听席上会坐着一些来自葡萄牙、西班牙、或是某些亚洲国家的代表团,还有的来自南美、加拿大以及加拿大魁北克省,甚至还有北欧国家的代表。这些国家的代表来到这里讨论一些问题,比如司法改革、公安改革、杜图虐童事件之类的儿童安全问题等。但其实这些代表团之所以来这里参加会议,也是为了观察我们的制度系统如何运转,如何在这种使用多种语言的场合下尊重各个团体,这些都是建立在对话协商机制的基础上的。 所以不是只有大国才能成为某个方面的典范,小国也可以提供一种运行模式。不过直到现在,我们也没能成功地改变我们的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区别还没能得到应有的尊重。这些问题总是充满争议,然而没办法,现实就是如此。拿美国为例,美国法院权利的划分与比利时是不同的。在美国,地方法院是有分权的。所以全世界都不担心美国有一天会投票要求分裂。但是比利时的法院还没有实现地方分权。

杨帆:正像您所说:担任迪南市长已经有20多年了,我们还想知道,有没有哪些事情或计划是您一直想要做但还没有实现的?

市长:有的,我有两个比较大的计划,其一是我想在迪南的高地上建一个游客接待中心。除此之外,还想建一个大型升降装置, 这样能方便游客旅游,从山上到市中心的路程也会更便捷。我已经找到了投资者,也递交了材料,现在就是在等着审批下来。目前的这些投资都来自荷兰,这个项目预算大概是5200万欧元,我希望这个计划能实现。第二个计划是开设一家娱乐赌场。迪南已经有了一家这样的娱乐赌场,但是现在经营的娱乐活动越来越多,这个赌场已经显得不够用了。

市长办公室稍显杂乱,但这里收藏着不少宝贝,这副画据市长介绍是英国首相丘吉尔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于迪南创作

杨帆:和中国的发展情况很不同。每次我们过了一段时间回到中国,就会发现又变样了。实话说,这是我们第二次来迪南,十年了感觉这里还是和以前一样,没什么变化。您是想要保持这座城市的特色,还是打算有所改变,把迪南建设得更现代化一些?

市长:现在的迪南正在改变,很多工程都在建设当中,而且都是比较大型的工程。我们也在努力找到一种平衡,尽力在建设的同时保留城市的历史特色、保护河流。河边的城市,码头,这些都是我们想保留的。同时我们也会努力发展城市的经济和社会职能。为此我们正在找投资做建设,不过对新建筑也会有一定的要求,比如需要遵循高度限定,不能破坏城市结构等。我曾在《国家地理》杂志上看到过一篇报道,一位上海的摄影师,20年来每天都在上海的同一个地点拍照片,拍的是上海的建筑。最后照片放在一起都连成了一段电影,这真的很了不起,我很佩服上海的发展速度。但是我并不是说要让瓦隆或是比利时像上海一样发展城市,我们的城市应该保留自己的特色。

位于迪南市的Adolphe Sax之家(图片来自网络)

这里再补充一点,我想让迪南加快国际化步伐,之前也有过这方面的措施。明年我会去美国的路易斯安纳州访问,那里也有着萨克斯风文化。不好意思,又说回到我们的萨克斯风。如果说是迪南发明了萨克斯风,并让它以军乐的形式崭露头角,那么美国则是让萨克斯风得以流行的地方,这点尤其得益于美国爵士乐、黑人和移民音乐对萨克斯风的大量运用。因为一开始并没有太多萨克斯风演奏用的乐曲,人们认为萨克斯风不是一个优秀的音乐家该用的乐器。很多年之后才在比利时有了世界上第一家萨克斯风学校,这所学校是一位来自Tubize的教授在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创办的。有些人总说萨克斯风的发明者Adolphe Sax虽然出生在迪南,但没有在迪南待很久就去了巴黎。而我想说的是,首先Adolphe Sax出生在迪南,他的家族来自迪南,他的父亲也是从事乐器制造的,这里有他的故居和以他命名的街道,在法国大革命时他也曾把他的家人送回迪南避难。的确,Adolphe Sax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在巴黎获得了军乐比赛的金奖。于是法国的军队想尝试用这种新的乐器来鼓舞士气,所以萨克斯风一开始是作为军乐乐器而出名的。之后萨克斯风传到了美国,运用在了黑人音乐、爵士乐上。大概三、四十年前,比利时开始将萨克斯风运用在协奏曲中,之后迪南也开始举办萨克斯风的国际比赛。所以我想说的是,是比利时、或者说是迪南做的这些事使得萨克斯风逐渐拥有了和钢琴、小提琴这类乐器一样的地位。萨克斯风其实是最接近人类声音的乐器,它是没有国界的,不管在中国、古巴、还是迪南,都能看到萨克斯风演奏者的身影。

杨帆:最后,请您送上对华人社区的新年祝福!

市长:迪南是一座位于默兹河畔的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遗产。迪南不仅是萨克斯风的故乡,也是莱福(Leffe)啤酒的起源地。这里有很多有趣好玩的地方,欢迎华人和中国游客来迪南旅游。同时作为迪南市的市长。我祝愿所有生活在比利时的华人朋友们度过美好的一年,也欢迎大家常来迪南!


(采访 /摄影:杨帆 ,编辑:黄可艺)

本文原载于“维他命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