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一般都会认为,没有中华血统的外国人是不可能在中国做官的,但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个比利时人保罗- 斯普林加尔德(Paul Splingaerd)推翻了这个说法,尽管他的经历唯独无偶。
保罗- 斯普林加尔德(Paul Splingaerd)在19世纪末的中国为满清正三品高官,直到今日,人们才知道他原来是孤儿出身。
他的曾孙女安妮- 梅伽宛- 斯普林加尔德 (Anne Megawan Splingaerd) 用了13年的时间考察收集了他的资料并著书《满清的比利时籍官吏》,将她曾祖父不寻常的人生展示给世人。
斯普林加尔德的中文名字叫林辅臣,活跃在19世纪末期中欧外交事务上,堪称“比利时的马可波罗”。
时代背景
斯普林加尔德出生的年代是比利时与荷兰分立后的革命后期。1839年,即保罗诞生前3年,伦敦条约承认并宣布比利时王国独立。
1842年也是中国被迫向西方敞开大门的那一年,《南京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香港被沦为英国殖民地,上海、厦门、广州、宁波和福州等港口城市开放,中国贸易和中国主权在中西冲突中遍体鳞伤。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56年-1860年),更多的外国势力强驻华夏,满清王朝被迫屈服,彻底向外国贸易商敞开大门。
在比利时的成长岁月
1842年4月12日,保罗- 斯普林加尔德一出生就被遗弃在由修女管理的布鲁塞尔天主教孤儿院。正如《满清的比利时籍官吏》一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他当时被 “两件暖和的衬衫包着,外裹连帽夹克和毛毯,随附的出生证标注了婴儿的姓名和生日”。
六个星期后,布鲁塞尔东南部奥滕堡(Ottenburg)小镇的Després家庭领养了这个弃婴。在斯普林加尔德的青年时期,奥滕堡经济很不景气,农作物歉收,传染病横行以及亚麻产业滞后。
人口过剩和经济萧条导致当地贫困儿童无法受到正规教育,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也难以改善其经济状况。
21岁那年,斯普林加尔德到布鲁塞尔服兵役并寻找工作。在军校,他遇到了泰奥菲勒-韦伯斯特神父(Theophile Verbist),后者当时刚被委任为圣艾芬斯——弃儿援助组织的主任,也正致力于为知名的玛丽亚圣心教堂(CICM)的国际传教项目寻找对外合作契机。
当时,在中国建立比利时传教使团正是重中之重的项目。
尽管斯普林加尔德学识和阅历均疏浅,但这些并没有妨碍韦伯斯特神父发掘他的“聪慧,机敏,爱国,忠实和虔诚的基督徒”特质。
1863年,斯普林加尔德成为韦伯斯特神父的勤杂工和助手,并于 1865年随同韦伯斯特神父和另外三名传教士前往中国,他的这一行程永远改变了他的人生。
在中国的从官生涯
1868年,45岁的韦伯斯特神父因伤寒不治而去世,斯普林加尔德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未来。不久,他离开了驻扎在北京的传教士使团,另谋生计。不过,在以后的多年里,他始终与使团保持着联络和往来。
他在德国朋友劳伦特-弗朗森巴赫(Laurent Fransenbach) 的帮助下,在德国大使馆的普鲁士事务部门谋得一职。使馆工作期间,他曾遇到 “丝绸之路”命名人著名的德国地理、地质学家费迪南德-凡-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并担任他的导游和翻译。
1872年至1881年间,他在蒙古经营毛皮生意,后被李鸿章总督召请到西域边界的酒泉(亦称“肃州”)担任海关督察,从此开始他的满清官吏生涯。
他在酒泉为官14年,被授予当时外籍官员的最高官衔正三品蓝宝石顶戴。期间,他还设立了肃州天花诊所,促进推广西方文化和先进技术。
酒泉卸任之后,比利时利奥波德二世借斯普林加尔德的汉语优势,委任他参与协商修改京汉铁路建设的合同。因斯普林加尔德在中比外交事业上所做的贡献,他被授予比利时皇家勋爵勋章。
1906年,斯普林加尔德在中国西安去世。
给予后人的创作灵感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当时有不少探险家,包括李希霍芬的学生,瑞典探险家斯文- 赫定(Sven Hedin) 以及俄罗斯地质学家弗拉基米- 奥布鲁基夫(Vladimir Obruchev)等都曾写过他们与这位红胡子满清官吏的意外邂逅。
此外,斯普林加尔德也是至少两部小说人物的原型:俄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的最后一部小说《礼物》(The Gift),以及法国作家让- 布莱斯(Jean Blaise)的“Maator le Mongol”中的人物Mo-sieu。比利时剧作家托恩-布鲁林(Tone Brulin)也在他的音乐剧“De staart van de mandarijn”中,讲述了保罗-斯普林加尔德的一生。
2006年,在保罗-斯普林加尔德逝世一百周年之际,奥滕堡地区的历史协会为他竖立了一座雕像。 2008年,另一座雕像则竖立于中国甘肃省的酒泉市。
斯普林加尔德与中国女子成婚并育有13个子女。2009年,他的后裔在中国兰州举办的黄河跨海大桥百年庆典上相聚。这座百年前由斯普林加尔德亲自批准建造的大桥即为今日的中山桥。
现住洛杉矶的曾孙女安妮回忆当时情景,感慨道:“我们很意外且无不荣幸地被授予城市荣誉公民。在政要、鼓手、乐队和烟花簇拥中,简直是受宠若惊。”
有人已筹划将《满清的比利时籍官吏》这本书翻译成中文,以便中比两国人民更深入地了解120年前这位与众不同的满清官吏。(孙国琼 编译)
(本文属维他命B独家编译 媒体转载需授权)
本文原载于“维他命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