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如何获得更长远的生命力

21.jpg

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码头航拍 (图源:新华社)

2018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这一倡议,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开展的“五通”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进一步密切和深化。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深入人心。在外交上,已经得到了80多个国家的合作意向签署,一百多个国家表示有兴趣参加相关合作。在实践层面,则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2014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3049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9个项目,提供17亿美元贷款,“丝路基金”投资达40亿美元。总体来说,涉及3606亿美元的投资投入。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贷款余额已达2000亿美元,中国银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年底授信支持1000亿美元,中国工商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储备412个项目,总投资金额3372亿美元;中国建设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储备了180多个“走出去”重大项目,信贷规模900亿美元。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累计四家央企,在“一带一路”上的投资近1938亿美元。中欧班列在2017年度已经达到开行3000多列。截至2017年10月底,中欧班列已开辟57条运行线,国内开行城市达35个,到达欧洲12个国家34个城市,截止到2018年4月15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891列。目前35个国内开行城市中,重庆等19个城市已进入稳定运营。另外,中国大规模修建铁路、大规模建造现代化的港口,不仅增加了当地的就业,促进了物流经济的发展,对于当地国家经济的发展,也将会产生长远的推动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国际区域经济发展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政策,要想使这种政策能够获得长远的生命力,并且产生持续不断的效果,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某些固有规律。

产出大于投入,使项目具有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在考察“一带一路”项目时,必须进行当地政治环境、安全环境、商业运作成本的风险评估,并且结合自身的投资项目,考虑到投入与产出的费效比,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在此基础上的投资,才有相对比较可靠的安全保障,也因为能够产生盈利,才可以使项目获得滚动发展,或者是获利资金投入到其他领域,保持投资经营的连续性与可持续性。在这个方面,对私营资本,不必有太多顾虑,因为私营资本使用的是自己手中的真金白银,他们不会随便拿自己的资本去打水漂,或者去进行某种政治性的投资。国营企业和公营部门的投资,必须要小心谨慎,在进行严肃认真的风险和盈利评估以后,才能够出手落实,否则将造成国有资产的大规模流失。

建立恰当的连带关系,推动良好的可持续发展

既然“一带一路”属于国际经济政策,涉及“国际”,必须和对方国家、对方政府、对方国家的地方人民,进行很好的沟通,建立恰当的连带关系,才能够使项目,获得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方面,中国政府提出的“五通”政策,高屋建瓴,言简意赅,应该努力向对方国家以及当地政府和人民加以落实。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五通”当中,最重要的是政策沟通,最基础的是设施联通,最实惠的是贸易畅通,最有力的推进手段是资金融通,最具有长远和可持续发展效果的是民心相通。这五个方面如果能够落到实处的话,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方,所进行的投资和经营活动,将无往而不胜。

要做到政策沟通,政府的工作必须先行,帮助企业和地方投资者打通政策联通环节,使投资和项目与经营管理正常有序地进行。基础设施的联通,是进行投资项目,使经济经营正常有序进行的物质基础。在这方面,国家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协助配合建设。贸易能够获得畅通,能够在经济合作当中很快见到效益,拿到回流资本,有利于投资和经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资金融通,是投资和开展项目的必要保证,有充足的资金来源,才有利于大项目的建设。民心相通是根本,如果没有中国企业、中国人和对方国家的民众相互之间的理解,所有的项目、经营都难于进行可持续的发展,甚至出现中途夭折的可能。那么,如何达到这一状态?这就需要互利互让、相互帮助,中资企业在追求盈利的同时,也要照顾到对方国家和当地人民的感受,拿出一部分利润,让他们有所收获,有所受益。实现利益的分享和共享,这样才有利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着眼区域,发挥“区域经济”的作用

既然“一带一路”属于“区域经济”,在政策上,就要照顾到“区域经济”的特点。“区域经济”的第一大特点是其地域性。地域性可以理解为差异性,也就是说,“一带一路”上的投资项目,因为地区的不同,会有很大的差异性,所有的项目运作,都要结合本地的特点。第二大特点是综合性。“一带一路”的倡议是一个整体,其政策和战略也是一个整体,如果过分地强调区域性和差异性,其整体性将归于解体。所以,中国要通过自己的政策和运筹能力,将这些区域不同的特点,用中国自身的政策和统筹,使其具有综合性,达到既照顾当地的特点,又具有统合的功能和效果,有政策贯通的一致性,这样才真正能够使“一带一路”,达到畅通和贯通的目的,否则这将局限于一个一个的区域节点,而无法真正使其有效连通。第三个特点是其协调性。每一个区域,除了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外,在该区域的投资和项目,还必须照顾到周边的其他地区,要和周边的其他地区进行综合协调,这样才能使在本地区的投资项目获得健康发展,甚至可以借机拓展到其他地区,进行更大规模的发展。第四个特点是注意“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每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阶段,都有很大不同,因此,中国的投资,要注意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就总体而言,“一带一路”沿线上的国家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有些甚至属于落后国家,中国的投资和开发,对他们而言,是经济上的提升,帮助他们跨入一个新高度的发展水平,中方要注意同当地国家与社会的衔接。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一带一路”上的“区域经济”,不是中国国内的“区域经济”,而是属于超国家的“区域经济”,所以必然有一些超国家“区域经济”的特点,这就需要中国政府与中国企业通力合作,建立“一带一路”地区,乃至于在世界范围内,设定比较规范的投资和经营标准。而这种标准要想长远有效,就必须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及其有效性。

(周永生,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中国论坛网特约作者)

更多中国理论权威解读,尽在海外网—中国论坛网(www.chinatribu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