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10月30日电 30日,2018丝路文化发展论坛在博鳌举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范士明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跨文化交流与国际思维》的主旨演讲。范士明提出,“一带一路”,文化先行。要以更具同理心的方式“站在世界看中国”。
范士明认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覆盖了亚欧非等地区的数十个国家,并且辐射更广大的地域,不同历史、民族、宗教、文化、社会背景下,跨文化交流成为塑造‘命运共同体’灵魂的工程。”
“丝路上的跨文化交流,还需要更多的‘国际思维’。”范士明指出,“我们主张更多地关注‘国际思维’,不是要放弃主体性、弱化民族性,而是要在更宽广的视野下,以更具同理心的方式反观自己、呈现自己。”范士明强调,“我们习惯了‘站在中国看世界’,更要学会‘站在世界看中国’。”(海外网李连环)
以下为演讲全文:
跨文化交流与国际思维
自习近平主席在 2013 年 9 月和 10 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由愿景成为行动,已经实施了五年。在这五年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一带一路”不仅是促进沿线国家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的开放的经济合作平台,更是文化互鉴、民心相通的人文交流平台。有人说,经济与文化在丝路建设中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更有人强调,“一带一路”,最重要的是文化共鸣;经济上互利是短暂的,文化认同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因而又有了“一带一路”,文化先行的说法。的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覆盖了亚欧非等地区的数十个国家,并且辐射更广大的地域,不同历史、民族、宗教、文化、社会背景下,跨文化交流成为塑造“命运共同体”灵魂的工程。
查阅“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相关报道和文献,可以发现,广义的丝路中外人文交流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多样态的繁荣局面,殊为可喜。但是略加细观,似乎在热闹、繁荣的背后,丝路上的跨文化交流,还需要更多的“国际思维”。
什么是“国际思维”?国际思维,或者有人说的国际视野,一般是相对于本土思维、本国思维而言的。在跨文化交流中,它尤其指在理解问题和对外交往过程中,能够以较为超脱自我的、富于同理心(换位思考)的态度和方式,与他者展开对话和合作,而不仅仅是自我立场、自我目标、自我利益、自我方式的宣讲和表述。“一带一路”沿线及辐射区的国家,文化多样、文明多元,语言、风俗、信仰、思维、表达方式和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即便是民族化的内容,也需要国际化的表达。“国际思维”有助于我们与这些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以更有效的方式展开。
实际上,文化交流的过程不仅在于展示、说明自己,也在于欣赏、聆听他人。中国了解丝路伙伴国家历史、文化、社会的需求,至少和对方需要了解我们一样旺盛和迫切。“跨文化交流是…各方在文化上的互动、互学和互鉴,它不是文化交流任何一方的独角表演,而是文化交流各方的对话和合唱。”
有一些讨论,把丝路上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毫不掩饰地与地缘政治及中国的战略需求联系起来。例如,“输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一带一路文明圈,等于重塑中国地缘政治与地缘文明圈”、“一带一路助推中国的文化战略、文化崛起、文化复兴”等等。这些表述,赋予了文化交流相当多的政治意义,其中隐含着强烈的自我中心的交流方式,似乎没有足够顾及到他国的感受,是缺乏“国际思维”的表现。如果带着这样的心态进行跨文化交流,恐怕不仅难以达到增信释疑、民心相通的作用,反而会加剧国际上的“中国威胁论”,引发不必要的隔阂和麻烦。类似的表达,或许目标受众主要在国内;但是在一个信息高度全球化的时代,任何针对国内受众的沟通,实际上都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国际影响。国内和国际的舆论后果,应该统筹考虑。
实际上,在中国领导人和官方的表述中,一直提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中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并强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是地缘政治工具”。这些语言不是空泛的外交辞令,而是体现了平等、开放、包容的国际思维取向。有互动、有交流,就会出现主体、客体,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关于主体性的思考, 在跨文化交流中也不例外。我们主张更多地关注“国际思维”,不是要放弃主体性、弱化民族性,而是要在更宽广的视野下,以更具“同理心”的方式反观自己、呈现自己。我们习惯了“站在中国看世界”,更要学会“站在世界看中国。” 中国文化只有在与其他各种不同文化交融共生中,才会更加博采众长、兼容并蓄, 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和吸引力。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这是文明传播和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