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鹿特丹市爆发“黄背心”抗议活动。(图源:视觉中国)
在圣诞节的快乐气氛开始充盈,巴黎凯旋门前的浓烟大火却震惊了全世界。从11月中旬起,法国已爆发多轮“黄背心”运动。同时,“黄背心”也成为一个身份象征的符号,向欧洲国家蔓延。在荷兰,抗议者们表示,政府不是为人民而存在的,它在那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在瑞典,身着“黄背心”的瑞典人抗议联合国移民协议;为了房租过高以及退休金过低,德国人走上街头;英国人为了“脱欧”;意大利人抗议政府的反移民政策……尽管抗议的方式以及议题内容不尽相同,但相同点是,抗议者对政府的政策感到不满、愤慨,欧洲民众对国家精英当前实施的政治路线并不满意,民众与政治精英之间的鸿沟正在扩大。
“黄背心”本身带有极强的身份符号,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从中找到身份共识。这个群体包括农民、蓝领工人、小业主等,他们通过“黄背心”这个共同的“简单的可识别的符号”凝聚在一起。在面对社会不断扩大的不公现象,以及普通老百姓购买力下滑的问题时,人们希望政府能够“看到我”、“尊重我”、“满足我”。
“黄背心”在欧洲蔓延的背后反映出普通民众对经济发展的不满,以及反感执政精英漠视民众疾苦,越来越难为民发声、解民之忧。这同样也是欧洲民粹主义兴起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欧洲面临诸多问题。经济增长乏力、政府债务高企、难民危机、恐怖袭击、老龄化严重……欧洲传统建制派政党开不出改革的良方,无法满足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人们对于建制派的厌恶化身为选票来惩罚建制派。意大利“五星运动”党、奥地利“自由党”、瑞典“民主党”等极右翼政党纷纷入阁,法国则选择了马克龙,希冀其能带来社会变革。然而,人们失望了,“黄背心运动”因此兴起蔓延。
从目前的情况看,蔓延至其他欧洲国家的“黄背心运动”并未爆发大规模骚乱,各国社会秩序也未受到冲击。但随着世界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加,“黄背心运动”背后反应出的问题如果无法得到解决,则可能在未来爆发波及国家更多、规模更大的示威游行活动。届时会对欧洲国家产生的长期影响不可小视,其是否会演变成类似“阿拉伯之春”的运动将是未来关注的重点。(人民日报海外网 戴尚昀)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