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
【海外网按】
2018年,注定在国际关系史上写下剧情跌宕起伏的一页。
雷曼兄弟轰然倒下10年之后,当世界经济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撕扯中蹒跚前行时,又遭遇了全球范围贸易摩擦的阴云;延宕数年的英国“脱欧”还未迎来大结局,法国“黄背心”运动又蔓延多国,打破欧洲昔日的平静安宁;引发全球关注的卡舒吉案,依然逃不开中东乱局背后大国博弈的宿命。
人类历史潜流深沉,关键的转折却往往只有几步。庆幸的是,在这个乱云飞渡的世界,理性的光芒未曾熄灭,依然照亮着人类的前路。
时至2018岁末,海外网推出年终系列国际评论,以秩序重构为主题,从全球、区域、国别等层面来观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距离英国和欧盟设定的“脱欧”时间2019年3月29日,已经进入了百日倒计时,可是双方达成的协议能否在英国议会通过还有诸多疑问。如果协议在议会无法通过,意味着英国可能面临无协议“脱欧”的窘境。英国政府也在准备应对无协议“脱欧”情况的出现。据英国广播公司援引英国国防大臣威廉姆森的话说,一旦面临无协议脱欧,将派出3500名军人待命听从政府调遣。
2018年,“脱欧”仍然困扰着英国。两年多来,首相特蕾莎·梅执意要不断推动英国“脱欧”进程,按照程序和日程安排争取有个胜算,以便实现“人民投票支持”的脱欧(owe to deliver the Brexit “people voted for”)。这是她在与欧盟达成“脱欧协定”之后对英国民众说的一番话,也道出了英国朝野一脉的心声。
“脱欧”公投原本就是卡梅伦政府押注选举、不敢担责的算计,没想到却假戏真做,迎来了“英国历史上和平时期最富戏剧性、最危险的阶段”。梅首相及其内阁成员们是想带着英国尽快走出这片泥沼的,但无论是反对党工党还是党内的反对派都不这样想,他们是想借着这个话题掀翻保守党政府,或者利用这个话题逼退梅首相,另组内阁班底。他们算计着要是议会通不过“软脱欧”,那么就有可能发起二次公投,二次不行,还可以三次,而不论是留在欧盟之内,还是无协议脱欧,都是抛给现政府的难题死结,他们就都有了进阶上位的机会。而对于普通英国民众来说,不管是赞成“脱欧”还是“留欧”,这个话题还将在茶余饭后纠缠着他们,甚至让彼此陷于争执和冲突。
不错,“脱欧”是个话题,是个始于滑稽而日趋严峻的政治话题。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化,在这个媒介大众化的“后真相时代”,即便在号称“宪政之母”的英国,传统的阶级政治、政党分野和运作也已模糊失灵。资讯、资本和人群的大规模、高频度流动,带来的是利益和认同的交织和冲突,是族群政治和认同政治的风行,真可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于是,各种各样的话题开始在不同的人群中间泛滥,刺激人们的神经,冲击人们的意志。在政治意义上,不同的人群和派别因此不断分化重组,并通过不同媒介不断得到表达和关注。因此,传统政治的权威性和确定性被分化消解了,政治社会更加脆弱、敏感而变动不安,充满诱惑和风险。
其实,不论是特立独行的所谓“强人政治”,还是大众民主的全民公投,它们都不新鲜。英国自近代开启的议会政治,在某种意义上正是为了在这两端之间寻求某种权力的平衡,并且把权力的运作置于法治的制度、程序和规范之下。英国因革命而改革,经过不断试错总结,终使议会民主制臻于完善,其影响深远。然而,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英国“脱欧”进程却让人们看到,即便稳健如英国的议会民主制也面临严峻挑战。
在这个话题政治时代,2016年6月23日51.89%对48.11%的“脱欧”公投结果,显示了英国民众政治认同、态度和立场的分野和撕裂,迁延时日、扑朔迷离的“脱欧”进程更让人们反思此类政治设计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全民公投能够直面从前现代到后现代的政治认同分野,形成真正的公意乃至决定国家的走向和命运吗?原本是为了弥补民主政治的短板和不足,实则可能放大政治运作与生俱来的缺陷和幽暗。
日前,笔者赴英国参加“全球中国对话”系列活动,至今仍有几个画面不时闪在脑际。那是议会广场上轮番举行的支持“脱欧”抑或反对“脱欧”的游行演说,于暗夜灯光下熠熠发亮的丘吉尔雕像,还有《金融时报》头版梅首相的照片——蒙蒙细雨之中,梅首相孤身打伞,表情凝重,不知道她还能不能担当此番脱欧的重任,为英国履行这一历史使命?
(陈志瑞,外交学院教授、《外交评论》执行主编,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
【推荐阅读:海外网2018年终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