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那些动人的世界回响(寰宇·大国外交)

11月19日,文莱学生手持两国国旗,欢迎习近平主席来访。本报记者 孙广勇摄

11月22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巴拿马前夕,“美丽中国美丽巴拿马”图片展在巴拿马拉美议会大厦举行。图为在图片展开幕式上,观众与当地舞蹈演员合影。本报记者 黄发红 摄

11月20日,菲律宾总统府外,当地艺术家用传统舞蹈欢迎习近平主席来访。本报记者 刘仲华摄

7月24日,为欢迎习近平主席来访,南非总统府前的道路两旁挂起五星红旗。图为当地民众与中国国旗合影。本报记者 吕强 摄

11月18日,西班牙马德里市民与“义新欧”中欧班列卡通画板合影。本报记者 姜波 摄

7月21日,塞内加尔民众载歌载舞,欢迎习近平主席来访。本报记者 张朋辉摄

11月16日,巴布亚新几内亚布图卡学园的学生欢迎习近平主席来访。本报记者 李志伟摄

9月9日,中俄两国青少年在“海洋”全俄儿童中心欢聚。本报记者 赵成 摄

7月22日,为欢迎习近平主席来访,卢旺达基加利会议中心披上中国国旗颜色。本报记者 万宇摄

穿越中东无垠的沙漠,走过非洲广袤的草原,从俄罗斯远东到南太平洋,从伊比利亚半岛再到拉美大陆……2018年,习近平主席4次出访,足迹遍及五大洲的13个国家。把握历史趋势,洞察世界大势。所到之处,习近平主席谈合作、叙友谊、谋发展,亲自做中国故事的“第一主讲人”,亲力推动中国“朋友圈”不断扩大,一首首互利共赢的合奏曲在世界回响。

时值岁末,我们采访了亲历习近平主席到访国家的友好人士,听他们讲述那一个个难忘故事,回看那一幕幕动人场景。

为能刊登习主席署名文章骄傲

易卜拉欣·穆罕默德

今年7月,习近平主席对阿联酋进行国事访问,阿联酋到处洋溢着热烈欢迎的气氛。一栋栋高层建筑披上红色的盛装,绚丽的烟花为中国贵宾绽放。在欢迎仪式上,阿联酋空军骑士飞行表演队飞过,在蓝天划出象征中国国旗的红、黄色带。这些都代表着阿联酋欢迎中国贵宾的热情。

访问前夕,习近平主席在《联邦报》发表署名文章。我们为能够刊登这篇文章感到骄傲。作为文章的第一位阿联酋读者,我更是深感自豪。拿到文章的第一时间,我一口气读完。透过这篇文章,我真切感受到习近平主席的平易近人。我被这篇文章深深打动了。

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说,共建“一带一路”植根于古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顺应阿拉伯国家推进经济多元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需求。这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阿联酋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一带一路”建设可以给阿联酋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习近平主席访问期间,两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今后阿中两国“一带一路”合作会更顺利,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

那两天,阿联酋全国观众通过电视直播,感受到了习近平主席的大国领导人风采。这与中国负责任、敢担当的大国形象相得益彰。

转眼几个月过去,但我觉得这次访问仿佛就在昨日。我盼望习近平主席再来阿联酋,我将始终是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的忠实读者。

(作者为阿联酋《联邦报》执行总编,本报记者黄培昭采访整理)

我生命中的幸福时刻

桑巴·迪奥普

7月22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塞内加尔期间,出席了竞技摔跤场项目移交仪式。作为工作人员,我有幸见证这一过程,这是我生命中的幸福时刻。

那一天,阳光灿烂。大家挥舞着两国国旗,等待贵宾的到来。

车队抵达时,人群欢呼起来。整个体育场国旗招展,彩旗飞扬,这是国庆日才有的大场面。当两国元首进入场地中央,表演者敲起达姆达姆鼓,和着鼓声的节奏跳起了民族舞。习近平主席面带笑容,向大家致意。作为体育场的建设者,我们的自豪感从心底升腾。

移交钥匙的那一刻,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是对工程团队几年来的决心、勤奋和汗水的嘉许,更是对塞中友好情谊的衷心赞美。

竞技摔跤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创造了3000多个就业岗位,为当地培训了超过1000名各类技工,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与湖南建工的中国同事共同建设摔跤场,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结下了深厚友谊。

竞技摔跤是塞内加尔的国民运动,我们一直向往拥有一座现代化摔跤场,是中国帮我们实现了梦想。

当习近平主席一行的车队缓缓离开时,兴奋的人群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再次表达由衷敬意。

这是我经历过的最盛大、最感人的活动,也是塞中深厚友谊的缩影。

(作者为塞内加尔竞技摔跤场项目管理人员,本报记者李志伟采访整理)

家门口通上了柏油路

兰伯特·鲁卡穆比约马

《中卢友谊情比山高》,这是习近平主席今年到访前夕,在卢旺达媒体上发表的署名文章标题。文章语言平实,饱含真情,十分耐读。

在署名文章中,习近平主席赞扬中国公司修建的公路占卢旺达国家公路总里程的70%,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企业。很幸运,我就在其中一家中国公司工作。

卢旺达地处内陆,国土面积不大,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由于地形多山,修路非常困难。交通不便极大制约了物资和人员流通。

随着1971年卢中建交,这种情况渐渐改变——中国路桥公司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修建道路,为民造福。

我的家在首都基加利郊区农村。小时候,村前只有一条狭窄的土路。中国叔叔来了,让我家门口的土路变成了宽阔笔直的柏油马路。现在,我家所在的农村已变成热闹的城区。

长大后,我也成为一名“路桥人”。中国公司让很多卢旺达人有了工作、学了技术,还将勤奋严谨的精神传递到这里。

习近平主席访问卢旺达时,车队从机场到基加利市内经过的公路,就是我们修建的。这是一条非常平坦、环境优美的高品质花园大道,已成为基加利的一道风景。

得益于中国的支持与帮助,卢旺达的面貌正在大变样。我真心感谢中国,感谢习主席。

(作者为中国路桥公司卢旺达办事处秘书,本报记者万宇采访整理)

一张获赞最多的照片

法尔哈娜·帕鲁克

几个月来,每每翻看我的微信朋友圈,最难忘的是一张照片。

7月24日,中南科学家高级别对话会在比勒陀利亚举办。正在南非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主席和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共同出席对话会开幕式。

在现场,我有幸聆听了习近平主席的精彩致辞,随即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张开幕式照片,获得无数点赞。这也是我的微信朋友圈中获赞最多的一张照片。不少朋友告诉我,他们不仅是为我的幸运点赞,更是为习近平主席点赞,为南中关系的新发展点赞。

我多次去过中国。不久前我刚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访问。在北京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一堂在计算机上完成的物理课,让我印象深刻。这是为欠发达地区孩子们准备的远程教学,孩子们甚至可以在电脑上模拟物理实验。我把这些新奇的感受分享到朋友圈,我的南非朋友和学生纷纷表示,他们也想到中国体验前沿科技,更希望能把这些技术引进到南非。

目前,根据两国领导人的共识,中国与南非首个联合研究中心已经成立,两国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也正在实施。毫无疑问,南中加强科学研究交流,必将提升两国的科技创新水平,给两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作者为南非比勒陀利亚皮尔逊高等教育学院院长,本报记者吕强采访整理)

机场奏响《我的中国心》

瓦莱利·卡尔利

习近平主席对毛里求斯的友好访问,是今年毛里求斯的大事。抵达前,毛里求斯各界都在做着迎接贵宾的准备,我们电视台更是非常忙碌。

我们到路易港的中国城进行预热采访,只见那里早就张灯结彩、焕然一新。一些民众走上街头舞龙舞狮,就像中国新年到来一样。从当地居民到街边商贩,我们采访的每个人都兴高采烈,畅谈两国越来越密切的合作,对未来满怀期待。

7月27日晚,习主席乘坐的专机抵达机场,贾格纳特总理率领全体内阁成员到机场迎接。在检阅仪仗队时,军乐队现场演奏了中国歌曲《我的中国心》,显示出两国之间的友好情谊似水流长。

习主席访问期间,我听到这样一个故事:2017年,一列从南京开往北京的高铁上,两位学医的毛里求斯留学生参与抢救了一位突发急病的中国乘客,被誉为“最美留学生”。这个故事一下拉近了两国人民的距离。

正如贾格纳特总理所说,如果没有中国这样的友好国家支持,毛里求斯无法更好发展。在今年9月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方提出未来3年和今后一段时间,中非将携手实施“八大行动”、推动中非合作提质增效,将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向新高度。

我坚信,毛中友好一定会步步高。

(作者为毛里求斯广播公司电视台主持人,本报记者万宇采访整理)

“海洋”中心的温暖画面

安德烈·巴济列夫斯基

9月12日,普京总统和习近平主席一起访问“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和两国青少年一起重温“海洋”的友谊故事。

12日那天,中心早早就聚集了很多人,有10年前在这里疗养过的汶川地震灾区青少年,有曾经与孩子们共同度过夏令营时光的老师……大家都热切盼望习主席到来。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到了“漂流瓶男孩”席浚斐的故事。席浚斐曾在中心疗养,一只漂流瓶见证了他与俄罗斯结下的不解之缘。习主席说,这个故事是本地区人民友好往来的生动例证。习近平主席给予一个年轻人这么高的关注,足以证明他对民间交往、民心相通的重视,体现了他的人民情怀和宽阔视野。

当天,我们在现场播放了一个视频,讲述10年前共同度过的日日夜夜。10年过去了,当年在中心疗养的汶川地震灾区的孩子们已经长大,带着满满的爱回到这里。

一位老师特意向习主席展示了灾区儿童在中心疗养时制作的手工艺品。很多青少年围在习主席身边,讲述他们的故事。这温暖的画面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们做的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啊!

俄中友谊根植于历史岁月。习近平主席强调让中俄世代友好的伟大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这句话现在是我们的座右铭。“海洋”全俄儿童中心有幸成为俄中友谊传承发展的参与者。我很想对习近平主席说:我们将牢记您对俄中青少年的关心和嘱托。两国人民之间的爱与友谊会直到永远。

(作者为“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主任,本报记者屈佩采访整理)

18年,牵挂和情义不变

拉法纳玛

2000年5月16日,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邀请我率领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代表团访问福建省。习近平热情地迎接我们,就像对待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他非常友善,讲话时面带微笑。我们一见如故,结下了美好的情谊。东高地省和福建省的友谊也日益深厚。

那次访问期间,两省签署友好省协议,中国的菌草和旱稻种植技术引入东高地。2014年6月,我的继任者访问福建省。习近平主席得知后,特意请福建省领导代他向东高地人民问好。习近平主席的这份牵挂和情义,让我们十分感动。他是巴新的尊贵客人,也是东高地人民的真诚朋友。

引进菌草和旱稻技术,帮助许多东高地民众摆脱了贫困。现在,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进一步推广技术上,希望更多的部落和村民参与进来。今后,我还要尽力推动东高地省与福建省农业合作的升级换代,不辜负习主席的嘱托和期望。

今年11月习近平主席对巴新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在巴新两大主流报纸发表署名文章,特意提到了东高地省和菌草项目,这让我倍感荣幸。文章发表后,许多朋友拿着报纸来问我:“文章中提到的项目是你参与的吗?”“是的!”我自豪地回答。

习主席访问期间,巴中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农业技术合作也将进一步密切。我们感谢中国的援助和投资,包括东高地省在内的整个巴新都从中获益。

(作者为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前省长,本报记者李锋、刘天亮采访整理)

这话说到了我们心坎里

法基拉·亚辛

20多年来,我一直期盼着摩拉港能够发展起来,但直到中国企业加入之后,摩拉港的面貌才焕然一新。

摩拉港是文莱唯一的深水港口,但运营管理长期滞后。2017年2月,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与文莱达鲁萨兰资产管理公司组建的合资公司——文莱摩拉港有限公司接管集装箱码头。短短一年多,大批新设备投入使用,港口单船平均作业效率提高50%以上。

摩拉港涌动的新气象,重新点燃了我这个“老港口人”的热情。去年,我辞去文莱港务局副局长的职务,加入摩拉港有限公司。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摩拉港的服务水平上去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客户满意度也不断提升。成绩鼓舞着每一个人,员工们比以前更快乐,干活也更来劲儿了,大家对未来有了更高的期待。

今年11月,习近平主席对文莱进行国事访问。这次访问不仅增进了两国友谊,进一步推动了文中合作,也让摩拉港更广为人知。我为此感到非常激动。

文莱提出“2035宏愿”,致力于将摩拉港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习主席在访问期间表示,中方视文莱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合作伙伴,愿将“一带一路”倡议同文莱经济多元化战略“2035宏愿”相对接,做好两国互利合作大文章。这话说到了我们心坎里。

(作者为文莱摩拉港有限公司副经理,本报记者林芮采访整理)

友谊之花越开越灿烂

埃斯特拉达

今年11月,习近平主席对菲律宾进行国事访问。这是菲律宾人民的一件大事。访问推动菲中友谊稳步提升,两国友谊之花越开越灿烂。

访问前夕,杜特尔特总统给我打电话,告诉我这一好消息。我非常兴奋,当时就表示希望能够到机场迎接习近平主席。访问期间,我非常荣幸地见证了习近平主席向菲国父黎刹纪念碑献花圈,并代表马尼拉市民向这位备受爱戴的中国领导人送上了诚挚祝福。

这些年,我多次访华,目睹了中国激动人心的发展。经过40年改革开放,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经济体。相信中国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未来肯定可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这也将给菲律宾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2015年9月,我应邀到北京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并有幸和习近平主席见面。习近平主席极富智慧,沉着冷静,是大国政治家的典范。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5周年,菲中两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是各国共同发展的重要机遇,菲律宾当然不能错过。“一带一路”倡议和菲律宾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可以进一步深化对接。不只是我所在的马尼拉市,菲律宾各地都期待在各领域与中国开展合作。

(作者为菲律宾马尼拉市市长、前总统,本报记者张志文、赵益普采访整理)

这一刻,定格在脑海中

弗朗西斯科·里维拉斯

今年,我和许多西班牙人一样迎来了一件喜事:习近平主席访问西班牙。

11月底,在两国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中西企业顾问委员会正式成立。作为该委员会的西方主席,我感触良多。

习近平主席亲切会见了中西企业顾问委员会双方代表,并同大家合影留念。他鼓励我们为深化两国经贸合作继续努力。这一刻,定格在了我的脑海中。

透过习主席的讲话,我感受到他极富个人魅力的领导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在这样一位领导人的带领下,中国发展前景必定更加光明。相信将有更多国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造福当地人民。

目前,已有15家中国企业和17家西班牙企业加入中西企业顾问委员会。该委员会为两国企业扩大交流构建了一个重要平台,推动双方拥有合作兴趣和潜力的企业共享经验,助推西中经贸合作深入发展。

海斯坦普集团是2008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我们公司仍然保持快速发展。如今,海斯坦普在中国建有11座工厂。至2017年,在中国的营收达到7.36亿欧元,雇用员工超过5100人。

中国是海斯坦普集团战略发展规划中的优先区域。重视中国、期待与中国共同发展,是我们也是西班牙企业界的共识。

(作者为西班牙海斯坦普集团执行总裁、中西企业顾问委员会西方主席,本报记者姜波采访整理)

拉美与中国有天然联系

米格尔·佩雷拉

未曾想到,我与中国竟有着如此缘分。

30年前,我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债务》与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共同角逐1988年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奖。但看完《红高粱》,我就明白自己已无缘“金熊奖”。最终,评委颁给了我“银熊奖”。

今年11月底,习近平主席访问阿根廷前夕,我与中国同行共同制作的纪录片《魅力中国》与《魅力阿根廷》,在两国国家电视台同步播出。

2016年我参加在智利举行的中拉媒体领袖峰会时,曾幸运地见到了习近平主席。当时习主席出席了峰会开幕式并致辞。

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我密切关注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与著作,密切关注着中国的发展变化。习近平主席始终挂念着贫困百姓的疾苦,决心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消除绝对贫困,这深深触动了我。在国际舞台上,习近平主席认为“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主张“天下为公”。

我的家乡在阿根廷最北部的胡胡伊省,那里居住着许多印第安土著人。过去3年,我4次访问中国。在中国贵州拍摄时,我发现那里少数民族的习俗、服饰、舞蹈动作等,都与我们这里的印第安人有许多相似之处。

我不禁联想,拉美与中国在文化历史上有着天然的联系。更进一步说,全人类都有共同的起源、共同的命运。由此,我深深认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作者为阿根廷国家公共广播电视总局局长、国家广播电视台董事长,本报记者裴广江、王迪采访整理)

新的一年,一起加油干

埃迪·塔皮尔罗

常常有人问我撰写《丝绸之路与巴拿马》这本书的初衷。其实,最开始我只是想弄明白究竟什么是丝绸之路。

我对丝绸之路的研究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天下班就钻进资料堆里,看各种书籍。

“一带一路”倡议继承了古丝绸之路的精神实质,倡导和平,强调通过对话与合作谋求共同发展。曾有朋友问:“你研究这个有什么用?”我总是回答:“那将是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12月2日至3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巴拿马。这是巴拿马历史上值得纪念和庆贺的日子。

那段时间,我也跟着忙碌起来。因为大家都十分关心两国关系的发展,我一天要上好几档电视节目,还接受了很多媒体的电话采访。

我告诉人们,仅从一点就可以看出两国关系的前景——中国和巴拿马的国土面积、经济体量和社会制度不同,但中国在同巴拿马交往的过程中,总是保持着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态度。

习近平主席的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两国签署了多项双边合作文件。巴雷拉总统表示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希望巴拿马成为连接中国与中美洲及拉美地区的门户和纽带。巴中共建“一带一路”,将给巴拿马带来更多机会和更大希望。新的一年,巴拿马和中国,我们一起加油干!

(作者为巴拿马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本报记者李晓骁采访整理)

多年梦想得到了实现

保罗·杜阿尔特

习近平主席12月初访问葡萄牙,葡萄牙电视台滚动直播了访问过程。习主席始终保持着谦逊的微笑,展现出一位大国领导人的风范。从习主席的言谈举止中,我感受到了开放和睿智。

我熟读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主席从中国古代思想中汲取智慧,从时代潮流中把握大势,表达了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和发展成果的良好愿望。习主席向世界表明,中国是一个良好的合作伙伴,中国希望促进人类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是否需要担心这个经济大国的崛起?”我的答案是“完全不需要”。我很高兴,葡萄牙政府和人民有着相同的答案。访问期间,葡中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了葡中政府间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葡萄牙成为较早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欧洲国家之一。

在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中,中国抱着“贸易是和平之源”的善意,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和平与发展。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基于继续推进和平贸易和交流合作的愿景。作为连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葡萄牙在“一带一路”合作中有着天然的优势。习主席让“一带一路”倡议在我的国家落地生根,我感到自己多年来的梦想得到了实现。

习主席的访问给我们的最大启发,就是始终要通过和平方式,寻求合作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作者为葡萄牙米纽大学政治学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本报记者冯雪珺采访整理)

《人民日报》(2018年12月26日2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