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于当天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至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
2018年是北斗系统建设任务最为繁重的一年
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北斗系统启动研制,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先有源后无源,先区域后全球,先后建成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
冉承其说,2012年的12月27日,北斗系统面向亚太区域提供服务;6年后的同一天,北斗系统面向全球开启服务。北斗系统的广大科技人员,突破百余项关键技术,确保亚太区域服务稳中有升,完成全球服务核心星座组网建设,实现了我国航天能力整体跃升。
2018年是北斗系统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建设任务最为繁重的一年。组网发射创造纪录,系统运行确保稳定,国际合作亮点纷呈,应用推广成效显著。主要包括:高强密度组网形成全球服务能力,一年内完成10箭19星发射,创下世界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我国同一型号航天发射的新纪录;高可靠运行保持亚太区域稳定服务,研制发射备份卫星,持续精化轨控策略,高稳运行地面系统,强化全球监测评估,确保系统平稳过渡,实现服务性能稳中有升;高标准打造国际合作新亮点,成功主办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第十三届大会。建成首个海外北斗/GNSS中心,签署中俄卫星导航合作政府间协定,务实推动北斗系统走出去;高精度特色带动应用新突破,北斗芯片、模块等基础产品销量突破7000万片,性能价格比肩国际水平,北斗高精度产品出口9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斗地基增强技术和产品成体系输出海外。
系统服务区为全球,定位精度为水平10米、高程10米
据介绍,目前北斗系统在轨卫星和地面系统工作稳定,经全球范围测试评估,系统性能满足预期,具备全球服务能力。
根据最新版北斗系统公开服务性能规范,北斗系统服务性能为:系统服务区为全球,定位精度为水平10米、高程10米,测速精度为0.2米每秒,授时精度为20纳秒,系统服务可用性为优于95%。其中,在亚太地区,定位精度水平5米、高程5米。包括“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地,均可享受到北斗系统服务。
根据计划,2019至2020年,我国还将发射11颗北斗三号卫星和1颗北斗二号卫星,在巩固亚太区域服务同时,还将进一步提升全球服务性能。
北斗已进入国际民航等多个国际组织标准
北斗系统已成为我国实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目前,北斗系统已在我国国民经济、国防安全、百姓生活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同时走出国门惠及世界。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竞争实力显著增强。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从业单位已达14000家,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形成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鄂豫湘、川陕渝五大产业区域,一批具有实力的卫星导航企业正在成长。北斗芯片跨入28纳米工艺时代,我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总量累计已达5.4万件,跃居全球第一。
应用领域不断拓展,规模水平日新月异。交通运输等领域应用不断走深走实,全国已有617万辆道路营运车辆,3.56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中心城市8万辆公交车,使用北斗系统。港珠澳大桥采用北斗高精度形变监测系统,有效保障大桥安全运行。基于北斗的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有效改进我国中期天气预报质量。在大众应用方面,国内市场销售的智能手机大部分支持北斗定位功能;智能车载终端在国内10余个车企30多个车型上实现批量应用;基于北斗高精度服务的智能驾驶量产汽车,有望2019年上市。
国际化实现新突破,北斗赢得海外广泛赞誉。缅甸、泰国、阿尔及利亚、俄罗斯等多国相继采购北斗产品,服务性能和产品质量在当地创下口碑。北斗已进入国际民航、国际海事、国际移动通信等多个国际组织标准,国际搜救卫星组织将北斗纳入全球卫星搜救系统计划,为全球用户提供遇险报警服务。
此外,北斗系统还在智慧城市、减灾救灾、农林渔业、气象环境等领域得到较好应用,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冉承其表示,北斗提供全球服务,是北斗建设的一大步,也是北斗发展的新起点。按规划,2020年全面完成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建设,2035年还将建成以北斗系统为核心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共享北斗系统建设成果,北斗将以更强的功能、更优的性能,服务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