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见证·中国机遇)

■进博会为全球企业搭建了绝佳的平台,飞利浦将加快把最优秀的创新成果带入中国。

■中国已经成为飞利浦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不仅是飞利浦的产品销售市场,更是其重要的价值中心。

■“全球创新”与“本土洞见”相结合是飞利浦扎根中国取得成功的关键。

去年11月,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上,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满载而归:与中国200多家医院达成采购意向,签下150多台高端影像诊断设备订单;与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厦门市卫计委等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合作建设“心血管临床质控大数据中心”。

飞利浦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何国伟说:“进博会为全球企业搭建了绝佳的平台。今后,我们将加快把最优秀的创新成果带入中国。”

深耕市场 转型升级

电动剃须刀、声波牙刷、温奶器……上海飞利浦中国总部产品展示厅里的这些明星产品,展现着30年里中国人生活的改变。

中国的发展也给飞利浦带来了机遇。1985年,在北京设立在华第一家合资企业。1990年6月,在珠海建立家电工厂。2008年,收购中国第二大病人监护公司金科威,完成在华首笔本土收购。2009年,在苏州工业园区投资兴建飞利浦全球唯一的医疗影像基地,生产超声、磁共振、CT等医疗设备。2016年9月,飞利浦健康科技创新园在嘉兴投入运营。

何国伟说:“今天,飞利浦在中国的业务遍布600多个城市,员工超过8000名,中国已经成为飞利浦全球第二大市场。”

自本世纪初以来,飞利浦在全球通过一系列剥离和收购,对业务组合进行调整,由家喻户晓的消费电子公司逐步转型为专注于“健康科技”的创新公司。迄今,已有约43.2万件飞利浦医疗设备和软件在中国医院完成装机,覆盖全国近5000家医院,几乎所有三级医院都在使用飞利浦的影像诊断设备。

在进博会上,作为“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最大的参展商,飞利浦展示了代表影像诊断领域最高水平的“精准诊断”利器:全球首台以光谱探测为成像基础的IQon CT,告别CT成像的黑白时代,可以获得较常规CT多5倍以上的诊断信息;Vereos全数字PET/CT无需光电转换,直接获取数字信号,扫描时间和药剂量较传统大幅减少。

扎根中国 开放创新

“创新成果只有真正融入中国市场的实际需求和临床情境,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何国伟对记者表示。

中国不仅是飞利浦的产品销售市场,更是其重要的价值中心——从中国市场的需求出发,构建从研发、采购、生产、市场、销售到服务等各个环节的产业链,打造完整的“本土化”体系。飞利浦在中国拥有5234项专利,90%以上的管理层来自本土。“全球创新”与“本土洞见”相结合是飞利浦扎根中国取得成功的关键。

中国研究院是飞利浦全球四大创新中心之一,重点研究影像系统和临床应用、人工智能临床解决方案和服务、患者监护和慢性病管理、空气净化及空气质量感应、厨房电器相关的食品营养科学等。

苏州医疗影像基地在过去8年中,共推出超过24个产品和解决方案,生产能力每年上升10%,累计产量超过1.9万台。产品以全球统一的质量标准发往40多个国家,出口比例达到近50%。

除了医疗设备,飞利浦还特别注重互联网、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应用。面对数量众多、类型复杂的医疗数据,飞利浦希望通过高效的计算和精准的分析,将“大数据”转化为“大见解”。

看好未来 持续投资

飞利浦在进博会上发布的“智汇健康平台”,是一个辅助医生高效采集、管理、呈现和分析病患数据的一站式系统,包括数据直报、时间节点管理、数据集成和质控仪表盘四大功能模块。据介绍,飞利浦将以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为依托,与其他参与试点的医疗机构数据共享,构建心血管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通过先进的技术工具对大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支持临床决策、疾病预警和个性化治疗。

去年9月,何国伟荣获上海市政府给外籍人士的最高荣誉“白玉兰纪念奖”。他告诉记者:“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表彰,更是对飞利浦30多年深耕中国市场所作贡献的肯定。”

何国伟说:“我很荣幸见证和参与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有太多变化让我震撼和难忘。中国社会拥抱和实践创新的速度和力度惊人,中国政府对民生福祉高度关注,目标规划高瞻远瞩,实践执行脚踏实地。”

何国伟在进博会开幕式上聆听了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中国领导人向世界展示了扩大开放、包容发展、改进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飞利浦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将对中国市场持续投资。”

《人民日报》(2019年01月03日03版 记者 田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