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甫盖尼·巴扎诺夫
其中一张照片上的荒芜小村庄,如今变成了三亚繁华的市中心。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难以想象,而这些都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2013年3月,习近平就任中国国家主席后首次访问俄罗斯。在习近平主席同俄罗斯汉学家、学习汉语的学生和媒体代表会见时,我有幸与他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习近平主席坦诚地说:“我们将接好历史接力棒。现在,我们有目标、有路径、有思路,相信会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每一个问题,最终到达成功彼岸。”这些话,让我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我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关注中国。1970年毕业后,我进入苏联外交部工作,还曾经在中国常驻。现在我担任俄罗斯外交学院院长。可以说,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中国都与我紧密相关。
1982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担任苏联驻中国大使馆的顾问。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是一点点在我眼前发生的。我曾经背着相机走遍了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从北京到海南,从胡同饭店到街旁小摊,码头上的小渔船,街道上的三轮车,村子里的砖瓦房……每次翻看这些照片,我都由衷赞叹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巨大成功。其中一张照片上的荒芜小村庄,如今变成了三亚繁华的市中心。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难以想象,而这些都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是基于对国际局势和自身国情的正确判断。中国在外交上走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道路,同时聚焦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策推行初期,许多国家并不看好,不理解“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个中含义。很多人还不能理解,积贫积弱的中国如何实现独立自主?但也有很多人充满期待。现在,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已经被很多国家借鉴,这个词也成为外交话语体系中的日常用语。
我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我在中国的时候,家庭电话还不普及,公共电话亭前经常排着长队。谁又能想到,现在中国的智能手机普及率这么高,通信质量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过去40年的实践成果足以证明,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当初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
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如今的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交政策更加积极。中国提出的和平发展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外交、军事、经济各个方面都在进行的实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是展现了一个大国的担当。
(作者叶甫盖尼·巴扎诺夫为俄罗斯外交学院院长,本报驻俄罗斯记者屈佩采访整理)
《人民日报》(2019年01月15日1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