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馆外观
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特展
乌拉圭的瓜拉尼艺术展
第三届“中土希望之星”代表团的土耳其师生在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空间体验中国书画艺术创作
“来自中国美术馆的温度——关爱自闭症人群公益沙龙活动”,吴为山与孩子们同绘《春天》
2018年4月14日,中国美术馆推出的雕塑工作坊第二期“为新时代人物塑像”,雕塑家在现场为新时代人物塑像
青海唐卡绘画艺术精品展
作为艺术殿堂和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美术馆不仅代表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形象,也是这个城市诗意和温情所在。今天起,本版推出《美术馆巡礼》栏目,聚焦全国各地有特点有亮点的美术馆,介绍有影响的展览,讲述美术馆的故事,敬请关注。
——编者
在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上,坐落着一座风格别致的古典式建筑,仿古阁楼式的主体大楼,黄色琉璃瓦大屋顶,四周廊榭围绕,古朴典雅,恢弘大气。浓郁的民族风格使其成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家文化标志性建筑,它就是中国唯一的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中国美术馆。
2018年12月29日,中国美术馆六层的“藏宝阁”典藏精品陈列厅内,参观者络绎不绝,他们或三五成群,或只身一人,时而举起手中的相机、手机拍照留念,时而在画作前长久地驻足凝视,在与大师“神交”之时,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中国美术馆六层原是内部的一个资料室,经过改造,重新设计而成为长期展示馆藏小型经典作品的“藏宝阁”。在这一方不大空间里,观众可近距离观赏大师真迹,从齐白石的虾与蟹中感受传统绘画的神逸,从林散之的草书中感悟中国书法的气势,从刘开渠的雕塑中把握造型的律动,进而领悟艺术的真谛。100多平方米的小小陈列厅,正是中国美术馆“国家级艺术殿堂”的缩影。
典藏活化,共享艺术经典
曾几何时,藏品“沉睡”库房是大多数中国美术馆的通病。有感于在西方展馆总能见到经典作品,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提出了“典藏活化”概念。实现“典藏活化”,是中国美术馆近年的工作亮点。
所谓“典藏活化”,就是让“躺”在博物馆库房里的作品活起来,真正走到广大观众面前。作为国家美术殿堂,建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美术馆收藏珍品逾11万件,为了实现“典藏活化”,馆内工作人员首先梳理馆藏经典,对作品进行必要的修复和保护,同时开辟展厅展示馆藏精品,让“养在深闺”的优秀作品走进展览馆,重新焕发出艺术的生命力。
如今,中国美术馆内“国宝”频频亮相,参观者只需乘坐电梯到六楼,就可以随时、免费看到大师作品。
此外,为了使“典藏活化”持久传承,中国美术馆启动了“典藏活化”系列展览项目。
2017年11月17日到26日,数百人在五四大街自觉排起长队,在寒风中缓缓前行,只为了进馆一睹正在展出的“美在新时代”,这便是“典藏活化”的成果之一。在“美在新时代”展览中,90%的展品都是第一次实现从库房到展厅的亮相,那些过去只能从书本上见到的近现代名家的作品,如今可以近距离一睹风采,与大师进行跨时空交流的美梦,已然成为现实。
罗中立的油画作品《父亲》是中国美术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它收藏于上世纪80年代,收藏费只有300多元。在2015年举办的典藏活化展“走向西部——中国美术馆经典藏品西部巡展·重庆”中,《父亲》第一次回归重庆。作者罗中立说,《父亲》获奖后,他也只见过3次左右。展览当日恰逢父亲节,不少观众都带着自己的父亲或者儿子走进美术馆,在《父亲》前合影留念。
特色展览,引领创作风尚
作为国家美术殿堂,中国美术馆尤其重视价值引领作用,如何把引领创作风尚的目标落实到行动上?最重要的是回归展览,通过特色主题展览,传播美、传播价值观、传播党和国家在文艺方面的思想、路线、方针。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中国艺术开启了新的篇章。“东方风来满眼春”展览是中国美术馆为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而策划的特色主题展,工作人员精心遴选1978年至2018年间的馆藏经典作品,用一幅幅画作串联起广大群众的改革记忆。
小岗村大包干、西部大开发、加入世贸、“九三”大阅兵……四十年来,艺术家们用画笔记录历史,传递时代温度。在中国美术馆的一楼展厅内,101件优秀作品,折射出社会的进步和艺术的创新。吴冠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呈现了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万物复苏的场景;广廷渤的《钢水·汗水》展现了中华儿女为祖国崛起而顽强拼搏的精神;靳尚谊的《塔吉克新娘》反映了中国艺术勇于创新的不息生命力。
除了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学会学习、借鉴他人之美。
2018年夏天,来自61个国家的224件艺术品在中国美术馆同时亮相,各个国家不同文化状态的艺术作品交相辉映,人类的精神文明在同一个展厅里融汇。
这场展览就是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美美与共——中国美术馆藏国际艺术作品展”。为响应习近平主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旨演讲精神,展现文明互鉴思想,中国美术馆从所藏外国艺术家的作品中遴选出200余件精品,毕加索、达利、珂勒惠支等国际艺术大师的作品纷纷登场。与“毕加索们”美美与共的机会吸引了8万多名观众前来参观,极大地满足了群众对美的需求,实现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化育大众,打造艺术高峰
“你看,这螃蟹画得多生动,蟹腿一弯一舒之间,横行的动感便跃然纸上。”在齐白石的名作《墨蟹》前,来自东北的刘阿姨低声和笔者交流道,“我只要来北京就会到中国美术馆看展,这里的藏品丰富、水准最高,每次都能得到新的启发。”在中国美术馆,每天都有无数个这样的参观者,他们把展厅当成课堂,通过欣赏画作更好地学习美术知识。
如今,中国美术馆已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殿堂”,更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窗口。为了更好地推广美术馆公共教育,2004年底,中国美术馆成立公共教育部,开始面向不同受众群体,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从线上馆藏资源分享到线下主题展览,从“大师讲大美”系列讲座到教师学生沙龙,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服务从馆内延伸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充分发挥着“审美教育大课堂”的作用。此外,中国美术馆还将在奥林匹克公园的“鸟巢”旁建设新馆,届时馆内的接待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近年来,中国美术馆尤为重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努力用艺术点亮自闭症孩子的人生。
绚烂的色彩、奇特的构图,一幅幅极具想象力、富有天真童趣的绘画作品出自自闭症孩子之手。2017年3月,中国美术馆迎来一批特殊的小艺术家,他们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敞开心扉、随心绘画的平台,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关爱自闭症人群公益沙龙”活动,馆长吴为山和自闭症儿童们一同创造绘画作品《春天》,美术馆为此还专门策划了专题展览,让大家一起感受艺术的温情。
“为新时代人物塑像”是中国美术馆雕塑工作坊推出的重要公共互动活动。2018年4月,在中国美术馆艺术教育空间内,来自雕塑专题班的全国青年雕塑家们即兴创作,用他们的才华展现新时代英雄、劳模们的形象与精神气质。“开班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一批高水平的艺术家,通过国家为学员们搭建平台,最后走向世界。” 雕塑专题班的导师、班主任吴为山说。
加强交流,讲好中国故事
“生与死、悲与喜、母爱与生命、战争与和平”,行走在黑白之间,欣赏着珂勒惠支的艺术创作,那些闪烁着爱的光芒的瞬间让观众动容。经过5个月的精心策划, “中国美术馆国际交流展系列:黑白的力量——凯绥·珂勒惠支经典作品展”于2015年展出,多件珍品首次离开欧洲登陆中国美术馆。
作为国家美术馆,秉持着“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理念,中国美术馆将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展作为重要发力点,不断推动中外艺术的碰撞和交融。
近年来,中国美术馆与国际各大美术馆倾力合作,将大量国外精品搬到了馆内。以往,要飞行十几个小时才能看到的国外大展,如今“足不出国”,就可以享受这一饕餮盛宴。“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品展”为中国观众展示了跨越近300年的英国风景画发展历程;“不朽的传承——法兰西艺术院院士作品邀请展”为中国观众了解当代法国艺术经典提供了窗口;“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典藏精品展”向中国观众传递了白俄罗斯造型艺术独一无二的色调和丰富的精神世界。
在“请进”国际优秀文化艺术的同时,中国美术馆肩负起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让作品走出国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12月,馆长吴为山将百余件国家级文物带到韩国首尔展出,在这场由中国美术馆和首尔艺术殿堂共同举办的“似与不似:对话齐白石”展览中,齐白石、八大山人、吴昌硕、吴作人等大师的诗书画刻纷纷亮相。
除了出国巡展,中国美术馆还另辟蹊径,精心打造“中国美术馆之夜”品牌活动,邀请中外嘉宾共赏主题展览,让中国文化通过“中国美术馆之夜”这个窗口“走出去”。
此外,2017年,中国美术馆成立了“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馆联盟”和“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与不同国家互换展览,共办论坛,致力于建立国际交流的长效机制。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01月17日第07版 鹿方舟 周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