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铸就友好合作(国际论坛)

2019年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这不仅完美呈现了中国不断增长的空间技术实力,更表明中国在空间领域进行国际合作的意愿。

在嫦娥四号搭载的科学载荷中,有来自德国、荷兰、沙特阿拉伯和瑞典的仪器和设备。我有幸参与了其中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的研发,它可以测量月球表面的辐射,为未来载人登月提供参考,同时它还能探测月球土壤中的含水量。

当你抬头望向月亮,想到那里有一个“与你有关的东西”,这是何等奇妙的感觉!特别是嫦娥四号安全着陆后,探测仪器正常运行,我们倍感欣慰。这也标志着经历三年辛苦努力后,我们的合作进入了新阶段——利用探测器获得的数据进行科学研究。

回想3年前,即2016年1月,我们的国际科学载荷项目被中国国家航天局选中。任务是艰巨的,我们要在不到18个月的时间内将探测仪交付中方合作伙伴。时间十分紧张。在德国航空航天中心的资金支持下,我们在2016年6月开始实际工作,并在13个月内成功交付了要飞往月球的设备。回想起来,正是由于以下因素,让我们成功做到了这一点。

首先,团队的经验。我们刚刚为欧洲航天局的太阳轨道探测卫星开发了类似探测仪器,因此可以利用先前的许多技术经验。

其次,与中国的密切合作。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研究员在项目伊始就来到德国,同我们进行充分交流沟通,这使我们迅速解决了疑问,更好地了解中方的工作方式,由此建立了清晰的沟通交流渠道。这之后,密切联系已经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我们因此更加了解彼此,完全相互信任。而信任对复杂的空间科技项目至关重要。

当然,我们曾经遇到困难。比如探测仪的热设计,与嫦娥四号的其他载荷一样,它需要在月昼时工作,在月夜时关闭。然而月球的昼夜温差过大,远远大于探测器可承受范围。如果进行复杂的计算机仿真热模型,工作将过于繁琐。最终我们采用了更务实可靠的方式,解决了难题,这与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以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信任和支持是分不开的。这是信任铸就的友好合作。

回顾基尔大学地外物理系的国际合作,它始于1969年联邦德国的第一颗卫星阿祖尔,到如今我们的探测仪随嫦娥四号登陆月球,恰好是我们开展国际合作的50周年纪念,同时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同中国在空间项目上开展合作。这似乎是幸运的巧合,但却不仅仅是巧合。我们同中国科学家密切合作已久,如果没有这一前提,我们将不可能参与到嫦娥四号项目中。如今,我期待利用探测仪测量的大量数据进行进一步研究,我们也欢迎新的合作机会。

嫦娥四号合作项目表明,科学能够跨越国境和其他界限,促进人类的和平与合作。

(作者罗伯特·维默尔—施魏因格鲁伯为德国基尔大学教授、嫦娥四号德国科学载荷项目组负责人)

《人民日报》(2019年01月28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