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青岛四方: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

中车四方出口阿根廷的城际动车组。张进刚 邓旺强 摄(人民视觉)

中车四方出口到新加坡的无人驾驶地铁车辆。(资料图片)

中车四方出口阿根廷的城际动车组。张进刚 邓旺强 摄(人民视觉)

千百年前驼铃阵阵的“古丝绸之路”,如今正在被时代深刻改变。随着一列列翩若游龙的中国高铁列车出口到海外,高速列车正重塑着时空格局,不断拉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距离。

这其中,有不少列车来自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一列列从青岛驶出的高速列车正成为“一带一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引领这座城市加速融入全球高端产业价值链,也成为驶向海外的“中国名片”。

沿“一带一路”加速奔跑

近日,中车青岛四方制造的364辆无人驾驶地铁车辆正式交付新加坡。这批地铁列车具备“无人驾驶”功能,车辆从唤醒到出库、停站、开关门、发车、回库、洗车等全过程无需人工操作,不用司机参与,实现全自动运行。该项目的交付,标志着我国无人驾驶地铁车辆首次出口海外。

新加坡与中车四方的合作由来已久。

很多人也许不知道,作为一座建在地铁上的城市国家,新加坡疾驰而过的地铁当中,每三辆中就有一辆是青岛制造。在新加坡,中车四方先后累计获得916辆地铁车辆订单,实现我国首次向发达国家出口高端地铁车辆。

与新加坡的密切合作是中车四方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的一个缩影。当前,中车四方正以令人目不暇接的速度进行全球布局,中车四方的高端装备已登陆美国、新加坡、阿根廷、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巴西、智利等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美国,2016年3月,中车四方中标芝加哥846辆、金额总计13亿美元的地铁车辆项目。这是芝加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轨道车辆采购,也创下中国企业向发达国家出口地铁车辆单笔数量最多的纪录。

在阿根廷,2013年,中车四方赢得总计709辆、金额近10亿美元的城际动车组供货合同,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大的城际动车组出口订单。这些“青岛造”城际动车组目前已全部交付阿方,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萨缅托、米特雷和罗卡三大城铁线上运营。“青岛造”列车技术先进、设施完善,每天奔跑在首都核心区与周边卫星城之间,服务上百万阿根廷人,赢得当地民众的喜爱,阿方提供的乘客满意度调查结果高达97%,成为一张张流动的“中国名片”。

同时,中车四方还与阿根廷签订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协议,总金额达1.5亿元,是我国首个城际动车组海外技术支持服务项目,实现了从卖产品到“产品+技术+服务”全方位“走出去”的升级。

凭借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服务,中车四方成功在阿根廷赢得“回头客”。2018年4月,阿根廷再次向中车四方下订单,增购200辆城际动车组。

在巴西,2017年9月,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与巴西圣保罗城际铁路公司签署64辆城轨车辆供货合同,用于装备圣保罗13号线。这是中国企业在巴西圣保罗赢得的城轨车辆第一单。

在斯里兰卡,中车四方先后四次累计获得390辆内燃动车组订单,占到斯里兰卡铁路运营车辆总数的50%以上,成为斯里兰卡最大的铁路客运装备供应商。

2018年10月27日,中车四方在南美市场再获突破,中标智利13列、36辆城轨车辆采购项目,这也是我国城轨车辆首次进入智利市场。

输出“中国标准”

不仅输出高速列车,中车四方还向“一带一路”沿线输出高铁标准。

在印度尼西亚,正在建设中的雅万高铁被寄予厚望,已经被当作带动雅万经济带发展的一把金钥匙,成为“一带一路”沿线高铁合作的示范。为雅万高铁提供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高铁列车的,正是来自青岛的中车四方。

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标准“走出去”第一单。项目全部采用中国高铁技术和装备,借鉴中国高铁丰富的建设和运营管理经验,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走出国门。

提起雅万高铁,经常带团往返于雅加达与万隆的当地导游玛丽莎充满向往:“两座城市之间现在只有一条高速公路,由于车辆众多,加上施工频繁,140多公里的路程经常要走上四五个小时,雅万高铁开通后单程将缩短到40分钟,运行速度世界领先,真是‘飞一般’的体验!”

这样的国际领跑案例,已不是第一次。

2018年9月18日,在全球瞩目的德国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上,中车四方发布了新一代碳纤维地铁车辆“CETROVO”,被称为引领地铁技术潮流的“未来列车”。车窗可变身触控显示屏,乘客能在车窗上上网、刷视频、看电视直播,还实现了全自动无人驾驶和智能运维……该车采用先进的碳纤维技术研制,云集众多高科技于一身,它的问世,将引领世界地铁车辆技术的跨代升级,驶入更加绿色智能的新时代。

走进中车四方交车线,一列列崭新的高速动车组如同巨龙般整齐排列,蓄势待发。这里跑出了中国乃至世界高铁的多个第一,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

我国首列时速200-250公里高速动车组、首列时速300公里高速动车组、首列设计时速380公里高速动车组以及首列“复兴号”动车组,都诞生于此。

这里驶出的CRH380A,创下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高铁运营试验第一速;“复兴号”动车组实现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到今天,从这里驶出了1300多列高速动车组,是我国在线运营高速动车组数量最多的企业。

融入血脉的创新基因

时间拨回到2006年,彼时中国还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铁,短短10年,中国高铁就以最快的运营速度、最长的运营里程和最全面的技术领跑全球,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

中国高铁加速崛起,以中车四方为代表的中国高速列车企业演绎了怎样的精彩蝶变?

“坚持自主创新最为关键。”中车四方铿锵有力的回答,正是这家企业铸就金字招牌的秘诀所在。

2018年12月25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上,中车四方凭借“一种轨道车辆前端吸能装置”捧得我国专利领域的最高奖项——中国专利金奖。

走在创新前沿已成为中车四方的常态。

高速磁浮作为一种新型尖端轨道交通技术,其优势已被越来越多国家的高铁企业关注。

2018年1月,中车四方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技术方案通过专家评审,标志着该项目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按照计划,中车四方将在2020年研制出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样车,为实现高速磁浮工程应用和产业化奠定基础。

在高铁技术实现“弯道超车”的同时,中车四方先人一步,将高铁技术创新延伸,成功研制了国内首列城际动车组,填补了我国城际铁路客运装备领域的空白。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打造覆盖A、B、L各种车型的地铁车辆产品技术平台。

世界首列氢能源有轨电车以及跨座式单轨列车、悬挂式单轨列车也在中车四方问世。

中车四方还将创新的触角伸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海外研发中心,打造全球框架下的创新体系。近年来,中车四方相继成立“中德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中泰高铁联合研究中心”“中英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为高铁加速“出海”蓄势。

与此同时,中车四方打造高铁“人才硅谷”,目前已汇聚了300多名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广泛行业影响力的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为企业创新提供强劲“引擎”。

在青岛,高速列车装备业已形成产业链,汇聚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动车小镇”。这里已集聚了中车四方股份、中车四方有限和庞巴迪3家整车制造企业以及威奥、欧特美等骨干配套企业180余家,产业集聚水平位居全国首位。

如今,全国60%的高速动车,25%的城轨、地铁从这里驶向世界各地,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高铁“心脏”。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02月14日第10版 宋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