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我的所见与所思

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其中,中国春节文化已在世界多个国家生根发芽。春节,已成为中外共享的国际性节日。

这里,5位海外读者向我们讲述了他们如何过春节,华侨华人、孔子学院师生如何举办庆新春活动以及当地民众如何参与等,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情怀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与祝福。

——编 者

邀美国邻居过中国新年

黎焱(美籍华人作家)

1月28日,一股强劲的极地寒流突袭美国,我所在的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城瞬间被卷入了百年未遇的极寒之中,一连几天暴风雪肆虐,地上的积雪达到一英尺多厚。

还有几天就要过中国春节了,年货还未备齐。然而,大门和车库门都被大雪封住,怎敢出门?幸好2月1日(农历腊月二十七)雪停了,迎来灿烂阳光。我就像被困在笼子里的鸟急于要蹦跶出去,可又不免担忧:地上这么厚的雪,车子开得出去吗?此时,突然听见有“嚓嚓”的铲雪声,我打开窗帘一看,是3位全副武装、只看得见眼睛的男士,在滴水成冰的严寒中为我房前的道路铲着积雪。

我刚搬到这里,不知这是哪里来的活神仙?我打开门,见从车库通向大路的厚雪已经被铲到了两边,门口台阶上、临窗人行道上的积雪也被清除了。我感动极了,回屋抓了一把巧克力朝铲雪的“英雄”们跑去。一打听才知道,他们3位都已退休,自行组织了这个铲雪小组,在大雪之后赶来帮助一户户人家扫清路障,他们很享受铲雪的乐趣,既帮助了别人又锻炼了身体。我把巧克力分发给他们,向他们说着真诚的感谢,并留下了他们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正月初一那天,我备了红酒,包了韭菜猪肉馅、白菜猪肉馅、芹菜牛肉馅的饺子,邀请这3位善良的铲雪人来我家做客,同我们一起过中国大年。

这几位六七十岁的美国人平生第一次吃中国饺子,第一次听到“中国除了元旦还有一个迎接春天到来的中国大年”,第一次听到中国的十二生肖,每一年有一个不同的吉祥动物,今年则是十二生肖中的猪年。

美国邻居表示度过了快乐的一天,而我也收获了一个有意思的春节。

爱,就在一桌饭菜里

王若冰(旅居加拿大自由撰稿人)

随着中国春节的到来,加拿大从高速公路旁硕大的猪年庆祝广告,到品牌店橱窗里的“新春快乐”、大型购物中心里的红色对联,都充满了年味。漂亮的猪年纪念币和生肖邮票的发行,更折射出加拿大对有着独特魅力的中华文化的重视。一时间,红色的小猪、熟悉的汉字在满眼的英文世界里显得那么浓烈和喜庆。

加拿大各地学校、社区、机构举办的大大小小“春晚”此起彼伏。特别是学校,从幼儿园小朋友到高中生、大学生,不论种族、不论肤色,在学校组织的春节晚会上踊跃报名,表演舞龙、舞狮、扭秧歌、中国功夫等,各个神采奕奕、有模有样。

除了庆祝活动,聚会必不可少。我们不能回到祖国和家人团聚,就约上几家好友聚会,共同包顿饺子,品品家乡菜,用中文聊聊天,笑着看“春晚”,一起解乡愁。

我要特别感谢专业大厨级的北京朋友,他花了几天时间为我们准备了一桌年夜饭。品着地道的烤鸭、刻着福字的豌豆黄、香甜的糖卷果,我的心里特别满足、特别亲切、特别温暖,因为这就是家的味道。爱,就在这一桌饭菜里。

春节对我家有特别意义

鸿冰(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

我的家位于美国波士顿西郊的Boxborough小镇,这里的华人昵称为“盒子堡”。中国春节到了,盒子堡和毗邻的艾克顿镇华人以多种形式庆祝传统佳节。

艾克顿华人协会、艾克顿和“盒子堡”两镇文化委员会为住在老年公寓的华人举办了别开生面的迎春活动,老人们欢聚一堂,晚餐后即兴表演节目、做剪纸,其乐融融。华人协会还送来了大家捐赠的中文图书和影像。

农历正月初五,艾克顿中文学校举办了一年一度的迎春晚会。今年“春晚”的主角是为中文学校默默奉献的老师们,他们演出的歌舞、舞台剧、民乐演奏和时装表演等精彩纷呈,约五六百人观看了演出。

春节对我家而言,更有特别的意义,因为我女儿是在春节出生的。虽然在美国出生长大,但女儿总要我们在春节时用中国元素装饰家里,增添一番喜庆气氛。今年春节我家门上张贴了一个剪纸制作的福字,上有“全家四季平安”的字样和双鱼、花卉等吉祥图案,门旁贴上对联。在家里,我们挂起了中国结和宫灯——新年的装饰中,红色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每当这时,我总是格外思念在北京、上海和四川的亲人们。我在这里给家乡的亲朋好友和老师拜个晚年,祝大家新春快乐、身体健康、猪年万事如意!

中国,我永远的家乡

卢威(美国鹰龙传媒副总裁)

大年三十,坐落在洛杉矶罗兰岗的上海滩餐厅年味十足:红色“福”字墙上贴,大红灯笼高高挂。美国杭州总商会和浙江音乐学院艺术团正在这里举行“家”的年夜联欢,我受邀参加,留下难忘印象。

浙江音乐学院艺术团是专程来美进行“欢乐春节、魅力中国”演出的,他们为800多名华侨华人、美国朋友表演了民乐、舞蹈、越剧等精彩节目。艺术团成员都是浙江音乐学院的年轻学子,他们有朝气,有活力,不远万里送来“艺术大餐”,与海外华侨华人共度春节。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官员、海外浙江人与艺术团成员围坐在一起,过年氛围十分浓郁。地道的海派年菜,可口的家乡味道,连菜名也别出心裁,什么“彩蝶迎新”“年年有余”“全家福禄”等,真是好听又好吃。

与来自祖国的家乡人一起吃年夜饭,感觉就是不一样。席间,大家畅谈家乡和人民生活的变化,憧憬祖国美好未来,句句话语温暖人心。我由衷感叹:中国,我永远的家乡。

英国阿伯丁的“春晚”

延慧(英国阿伯丁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

阿伯丁是英国苏格兰地区的第三大城市。每年中国春节期间,由阿伯丁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的“春晚”是阿伯丁华侨华人和当地民众的一大盛事。农历正月初四18时许,阿大Elphinstone 大厅外就排起了长队,他们等待的是阿伯丁“春晚”。排队的人群中既有华侨华人,也有当地民众。

可容纳500余名观众的大厅座无虚席,演出在锣鼓喧天的舞龙舞狮中拉开序幕。彝族舞蹈《喊月亮》、蒙古族筷子舞《我从草原来》、傣族舞蹈《彩云之南》带来浓郁的中国少数民族韵味;时尚动感的街舞活力十足,嗨翻全场;吉他弹唱《阿楚姑娘》倾诉了年轻人对爱情、梦想的憧憬;中国传统乐器二胡、古筝、笛子悉数登场,其独特的音韵、变换的节奏,令听众陶醉其中。

远道而来的格拉斯哥艺术家表演了音乐合奏《茉莉花》《恭喜恭喜》《康定情歌》,孔子学院师生合唱了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将晚会气氛推向高潮,整场晚会掌声不断。

一位当地市民兴奋地说,没想到中国传统音乐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在现场聆听中国民乐演奏让人印象深刻。阿大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王禹说,在异国的土地上参与并观看这样一台“春晚”,心中充满了自豪。

由于工作原因,我在阿伯丁度过了第二个春节。这台“春晚”对我来说,像一种符号,指引着家的方向;更像一种力量,促我去追逐梦想。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02月16日第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