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国产乳制品“出海”

2月13日,李翠枝(右)在质量检测室进行检测工作。本报记者 张枨 摄

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全区——

80%

奶牛存栏151.6万头,牛奶产量565.6万吨,全区百头以上规模养殖比例超过80%。

1632.6亿

农企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的比例达到50%,89家规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达1632.6亿元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伊利集团总部的质量检测室,身着白色工作服的李翠枝站在一台精密仪器前,手持一瓶实验试剂,神情专注地对牛奶样品进行检测。

李翠枝是伊利集团质量检测控制中心主任,在品质把关岗位上干了22年。2018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她作为一名刚刚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向总书记介绍了促进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共赢的情况。

履职一年间,李翠枝结合本职工作,对食品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难点进行了系统调研。

总书记关心“舌尖上的安全”

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伊利集团液态奶生产基地,走进化验室,察看生产线,提出要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去年两会上,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到乳品行业上,就是要进行产品升级,把好产品质量关,让中国人喝上放心奶。”对当时的场景,李翠枝记忆犹新,“总书记离开会场时,还关切地询问国产奶粉的销量。这让我感到肩头沉甸甸的!”

总书记的话成为激励李翠枝不断改进工作的巨大动力。“伊利集团在产品检验项目要求国标线的基础上,提高50%设定企标线,又在企标线的基础上再提高20%设定内控线。”李翠枝说,乳品产业一头连着供应商,另一头连着消费者,必须坚持高标准,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食品安全声誉。

“去年,一家长期合作的国际知名供应商启用了新的原料加工厂。为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我们组织专家进行全方位评估,质检人员加强检测监控。”李翠枝说。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截至2018年底,伊利在检测设备上累计投入6.64亿元。

1年为奶农增收2亿元

“去年两会上,我向总书记汇报了伊利集团通过技术联结、金融联结、产业联结、风险联结等‘四个联结’,帮助农牧民发展生产的情况。”李翠枝说,“1年来,我们继续深入探索与农牧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帮助他们解决‘技术弱、融资难、转型慢、风险大’等方面的难题,推动企业与农牧民共赢发展。”

去年夏天,李翠枝在与原奶技术团队共同进行的一次调研中发现,天气炎热会影响产奶量,但不少养殖户不愿为牛舍安装防暑降温设施。

为此,李翠枝和技术人员为养殖户细算经济账:给牛舍顶棚刷防晒漆,每平方米也就几十元,以后每年夏天都能稳定产量提高收入。经过耐心劝说和抓点示范,养殖户纷纷对自己的牛舍进行了防晒处理,牛奶产量稳步提升。

通过技术培训和指导,2018年,伊利对接奶农把每公斤牛奶的养殖成本降低0.07元,奶农为此增收超过2亿元。

“2018年,内蒙古一些地区出现了原料奶供应过剩的情况,为确保农牧民收益不受损,我们兑现承诺进行收购,解决了农牧民发展养殖的后顾之忧,维护了行业的稳定发展。”李翠枝说。

推动食品企业“走出去”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李翠枝把总书记的话牢记在心,走牧场、进农家,听实话、摸实情,深入进行调查研究。

今年两会,李翠枝准备就推动食品企业借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走出去”提出相关建议。

“去年我们的冰淇淋产品走向东南亚市场,由于对当地法律法规了解不够全面,双方在相关质量认证标准等方面又存在分歧,给产品推广带来一定困难。”为此,李翠枝建议相关部门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更多宏观指导和信息服务。

“如今,中国产品标准正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越来越响,伊利将搭乘‘一带一路’快车,把更多国产乳制品销往海外!”

《人民日报》(2019年02月21日07版 记者 曹树林 张枨 邝西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