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涌宁夏“挖富矿”(侨界关注)

图为在宁夏银川贺兰神国际葡萄酒庄种植基地,农民在田间打理葡萄藤。新华社记者 王建华 摄

3月,贺兰山下,乍暖还寒。苍茫辽阔的宁夏平原,新的生命正在孕育。

这里,生活着一群有些特别的人。他们曾经走出国门,看过世界有多大,最终却不约而同地来到中国这只雄鸡的“心脏”,安家,立业,将荒凉的戈壁滩变成生机勃勃的金沙滩,又建起一座桥,让这个内陆省份与世界更近。

春天即将来临的时候,本报记者来到美丽的“塞上江南”——宁夏,听奋斗在这里的侨商讲述他们的创业故事。

戈壁滩上展身手

惊蛰时分,贺兰山东麓,一片开发平整的土地,一望无垠。

“别看这里现在光秃秃的,再过一两个月,就会变成绿油油的葡萄田。”一名肤色黝黑、脚踏布鞋的“老农”站在田埂边,笑容憨厚,一口浓郁的闽南口音却让人着实一惊。

他叫陈德启,是一名泰国侨商,眼前这片土地是他开发的10万亩有机葡萄产业园的一隅。2007年,陈德启作为闽商代表到宁夏考察,从此与贺兰山下的戈壁滩结了缘。

“我在这里干了12年啦!”陈德启说,当年他原本计划到宁夏投资房地产,却没想在寸草不生的戈壁滩停住了脚步,改变了主意。

“这里土地富含矿物质,通透性好,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各种种植葡萄的指标都优于法国波尔多地区。”陈德启回忆,自己只用15分钟时间就决定,花两亿元买下10万亩荒滩,种葡萄,建酒庄。如今,其中的5万余亩荒地已结出硕果,剩下的动工在即。陈德启在葡萄园里建起的贺兰神酒庄也在业内小有名气。

“近年来,侨商、侨企到宁夏投资兴业、创新创业呈现上升趋势。”宁夏侨联副主席郑大鹏告诉本报记者,像陈德启这样的侨商,在宁夏还有很多。

10年前,广东籍加拿大侨商梁少荣同样将目光锁定宁夏。前来考察一圈后,他发现,宁夏地理位置重要,尤其拥有对阿拉伯国家交往的先天优势,是一座值得深挖的“富矿”。不过,这里的短板也很明显——技术人才严重稀缺。

梁少荣的企业主攻LED智能照明、芯片研发生产等高新科技领域,最初想在宁夏建立一座半导体产业园。但缺乏相关人才的现实改变了他的计划,他决定先从培养人才开始做起。

2008年,梁少荣创办的宁夏荣光科技集团在银川落地,并入驻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校,开始尝试“产学研培扶赛”六位一体的校企合作模式。开设半导体照明、工业产品设计等新专业,成立技术研究院、LED实训中心,打造一系列创新创业平台,梁少荣的目标很清晰——建立一座高新技术人才库。

10年过去了,人才库渐具规模,产业园项目重新提上议程。这次,梁少荣的底气足了,深耕宁夏的念头更坚定。

“侨企在宁夏发展势头良好,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吸引更多年轻侨界专业人士关注宁夏。”郑大鹏介绍,年轻一代或技术入股,或自办企业,以多种形式来宁夏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其中一些已发展成区域或行业内的龙头。

加拿大侨商王沁怡就是其中之一。25年前,她的父亲王怀林从北美回到故乡宁夏,创办中航(宁夏)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在细胞治疗产品开发、生产及技术服务领域的创业之路。

“目前欧美在细胞治疗领域相对领先,但中国需求大、机遇多,家乡更需要我们。”父亲的话深深印在王沁怡的心中。3年前,手握多伦多大学本科、北京大学博士的文凭,她跟随父亲的步伐“回家”。

身为中航生物的执行总裁,年轻的王沁怡为企业带来全新活力。“虽地处宁夏,但我们开拓全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脚步没有受限。而且,当地政府也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乐观的王沁怡说,“在宁夏,一切都很方便”。

培训人才拔“穷根”

日近傍晚,陈德启的有机葡萄产业园内,一群工人散布在一块正待开发的戈壁滩上,捡拾碎石,有说有笑。

“他们都是附近闽宁镇的村民,现在是我们葡萄园的员工。”陈德启说。12年来,这座葡萄园帮助当地近3000名老百姓解决就业,走上致富之路。他在葡萄园里种植的500多万株白杨树,则成为戈壁滩上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要“输血”,更要“造血”。侨企来到宁夏,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创造就业机会,培养技术人才,吸引省外资源,助力脱贫攻坚,注重生态环保,为这片土地注入丰厚养分。

梁少荣的企业就一直致力于此。

过去,宁夏不少贫困地区的年轻人缺乏一技之长,很难找到工作,“穷根子”久拔不掉。梁少荣的企业和职校建立合作后,将厂房建进校园,把课堂变成学生们的实操平台,还从外省甚至海外邀请专家学者前来授课培训。

能力强了,视野宽了,年轻人的世界更大了。一些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梁少荣的企业工作,还有一些学生则被输送到奇瑞、美的等大型企业。

“这些精通电子技术的学生上手很快,因此很受企业欢迎。现在,他们的月均工资基本都能达到6000元以上。”这令梁少荣备受鼓舞。2016年,他将这套校企深度合作的成功模式复制到宁夏石嘴山市,将科技扶贫拓展到更广范围。

粗略统计,梁少荣的企业和学校合作,已培养技术人才8000余名。人才“血管”疏通了,年轻人的创新活力迸发了,企业乃至整个地区都从中受益无穷。

梁少荣说,这些年,他的企业每年产值超过8000万元,已拥有50多项自主专利,在智能制造机器人、3D打印、激光显示等新兴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我们更希望以此为宁夏的新兴产业发展储备人才,提供新鲜血液,让这个地区的发展更有前途。”

侨是一座桥。凭借丰富的人脉资源、开阔的发展思维,侨商们为宁夏注入持久强大的发展后劲。

在中航生物的办公楼内,“生物医药工程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招牌十分醒目。王沁怡还记得,2011年,在父亲的努力下,一场有关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在银川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干细胞工程专业委员会的200多名专家学者汇聚于此。

“一场高新领域的顶级学术会议在银川举办,请来这么多院士参会,而且是由一家侨企承办,这是之前从未有过的。”王沁怡说。此后,随着院士专家工作站挂牌,每年全国相关院所、高校的专家学者都会来到银川,和中航生物以及当地的科研人员进行学术交流。王沁怡加入企业后,非常重视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招募,海归员工的比例不断上升。

如今,在宁夏,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如雨后春笋,发展迅猛,侨商功不可没。正如近日赴宁夏调研的中国侨联副主席齐全胜所说:“侨商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吸引人才,促进东西部合作,支持西部发展,很有远见卓识,也完全符合国家强调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一线人才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推介宁夏向世界

2018年,梁少荣带领企业员工一行来到马来西亚霹雳州,与当地政府官员商议并签订了打造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的合作意向。他的企业是马来西亚的路灯大王,包揽了马来西亚近1/5的路灯。

2017年,王沁怡和团队远赴海外,成功拿下欧盟以及美国NK技术专利的相关授权。抗肿瘤的NK细胞一直是全球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这份授权的含金量不言而喻。

2016年,陈德启的酒庄酿造的多款葡萄酒,在第23届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上斩获一金二银。类似的国际大赛证书,他的公司有几十张之多。

从最初“水土不服”,到日渐走上正轨,侨商们从宁夏出发,步子越迈越大。他们发挥优势,在宁夏和世界之间建起一座桥梁,把高品质的“宁夏制造”、“宁夏智造”带向海外市场。而今,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他们更精准把握宁夏连贯东西的枢纽位置,积极充当“走出去”的先行者。

当然,走出去的不仅仅是产品和技术。这些年,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不少阿拉伯国家,说起“智慧宫”,许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在开罗国际书展、多哈国际书展、阿布扎比国际书展等众多国际书展中,“智慧宫”这家中国文化公司出版的中阿文图书一向受到青睐。

“‘一带一路’,文化先行。做好文化交流,能够更好促进民心相通。”2011年,抱着这个念头,阿尔及利亚归侨马永亮、泰国归侨张时荣与另一名埃及伙伴一起在银川创办智慧宫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从那时起,我们就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奉为使命。”马永亮说。

8年来,智慧宫译制出版、版权输出中阿文图书960种,影视、动漫作品220部,涉及中国政治、文化、经济、古代经典等诸多种类,语言包括阿拉伯语、乌尔都语、哈萨克语、波斯语、泰语和马来语等6种。源源不断的中国好故事因此为更多人所知。

作为土生土长的“宁夏娃”,马永亮、张时荣这两名“80后”侨商还想为家乡做更多的事。发挥自身语言优势和专业背景,他们不断延伸事业的触角,已在埃及、阿联酋等多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与海外百余名汉学专家建立密切合作。“文化+教育”、“文化+电商”、“文化+旅游”……未来,属于他们的天地更为广阔。

“在参与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宁夏的侨商们不仅加强务实合作,推动形成开放新格局,而且发挥联动作用,促进当地经济健康发展,并向世界不断推介宁夏。”郑大鹏说,这些宁夏侨商是重要的纽带,更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超级联络人”。

齐全胜深深感动于侨商在宁夏所作的贡献。“侨商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西部的土地,热爱自身的事业。在立足宁夏区域发展的基础上,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拓展事业,大有作为。”

奋斗在宁夏,建功在宁夏。在这片潜力无限的热土上,侨商们从天南海北汇聚而来,叠加资源,放大优势,积极作为,乐在其中。贺兰山下,希望跃动,侨商的到来让这片土地生机盎然。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03月09日第10版 记者 严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