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美”,让一带一路充满人情味

毛里求斯伊甸园文化娱乐广场项目外景。  中建八局一公司供图

巴西马累交响乐团学员在参观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变电站时合影留念。  国家电网供图

中国电建的杨传飞(左)给达利西讲解图纸。  中国电建供图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中国企业不仅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推进了诸多“高大上”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也参与了不少“小而美”的项目,聚焦增加就业、提高技艺、改善生活,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惠及更多人。如同春雨润物无声,这些不那么显眼的小项目,融入普通人生活,拉近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贫民窟的合唱团——

“你们赞助的是我们的梦想”

马累是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之一,这样的贫民窟似乎与优雅的交响乐不太搭边。然而,一家中国公司和一位巴西人,打破了两者间的违和感,让音乐融入当地孩子们的生活,给他们带去了希望。

马累明日之潮交响乐团(以下简称“马累交响乐团”),是由卡洛斯·艾德尔多于2010年组建、中国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自2011年起持续资助的闻名巴西全境的公益项目。

2010年筹建时,乐团仅有40个孩子,公益项目没有收入,卡洛斯要负担起场地、教师工资和乐器等费用,承诺资助的一家巴西企业突然撤资,项目眼看就要搁浅。2011年,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的赞助改变了这一现状。

“只有中国国家电网在一切都还只是梦想、在整个乐团最危难的时候,选择来到了我们身边。如果不是他们,乐团绝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功,孩子们的命运不会改变,所有的梦想也终究只是无法实现的空想。”卡洛斯这样说道。

家住马累贫民社区的伊莎多拉就是马累交响乐团公益项目的受益者之一。从小生活在暴力活动最猖獗的地区,音乐成为她幼小心灵抵御外界暴力的“隐形铠甲”。13岁那年,她加入了马累交响乐团,生活发生了改变。在练琴的过程中学会了坚持,走出社区去演出……如今,伊莎多拉在大学学习了心理学,业余时间在社区担任音乐老师。她希望毕业后能够成为一名音乐理疗师,将自己最喜爱的音乐与心理学结合起来。

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伸出的援手让乐团没了后顾之忧,乐团不仅可以保证高质量的定期培训、邀请业界大师对学员进行指导,还可以不定期地去外地演出。

2014年,庆祝中国和巴西建交40周年音乐会在巴西利亚举行,中国和巴西两国音乐家同台献艺。马累交响乐团在音乐会上演奏中国音乐作品《无锡景》,表演者全部是来自里约热内卢马累贫民窟的青少年。

“小小无锡城呀,盘古到如今,东南西北共有四城门呀……”中国民歌《无锡景》在马累交响乐团青少年的演绎下,变得温柔、深情、优美,充满了浓郁的江南风韵。当指挥划出最后一个音符,剧场里激动的观众纷纷起立鼓掌,为这些在中国帮助下成长的音乐少年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如今的马累交响乐团已经发展壮大,组成了不同梯队的小乐团,累计有超过2000多名学生从中受益,成功帮助数千名贫民窟儿童改变了命运。

作为乐团最优秀的小提琴手之一,巴西少年达席尔瓦已经有能力为刚入乐团的孩子授课,为家庭创收。“现在我的生活改变了。我爱上了音乐,找到了方向,未来我希望可以带着家人离开贫民窟生活。”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马累孩子,我现在不仅如愿上了大学,还走出了社区去演出。我想向中国国家电网说,他们赞助的不仅是一个社会项目,而是我们的梦想、我们的未来。”伊莎多拉说。

岛国上的伊甸园——

“拍婚纱照就到这里来”

毛里求斯位于印度洋的西南方,是一个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岛国,被誉为“印度洋上的明珠”。在这颗明珠之上,耸立着一栋由中国建筑集团打造的风帆造型洁白建筑——毛里求斯伊甸园文化娱乐广场项目。伊甸园项目包含婚庆中心、影院、电玩城、KTV、台球室、购物街、美食城等多项功能性场所,虽然不是建造难度极高的大型建筑,却成为当地的时尚地标,是许多年轻人拍婚纱照的热门之选。

“这里将成为毛里求斯重要文化旅游产业基地,为实现毛里求斯经济腾飞作出巨大贡献。”谈起这个项目,毛里求斯旅游部部长加扬如是说。

项目初步落地,中建八局一公司的“90后”专业工程师韩书先难掩内心的激动:“我们在伊甸园项目中,付出了汗水,也收获了认可、感动和友谊。”

韩书先向记者介绍,毛里求斯重工业相对落后,伊甸园项目推进过程中,当地混凝土搅拌站产能无法满足需求。“为解决这一困境,公司从国内采购了2套先进的生产线,准备自建混凝土搅拌站,却遇到了意料之外的困难。”

毛里求斯项目监理伊弗洛特提出了质疑:“不能自己搅拌混凝土,你们的配合比和质量跟毛里求斯的不一样。”

“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我们每天制作200个不同条件下的混凝土模块进行对比分析,经过近一个星期的实验发现,国内常见但当地基本不用的粉煤灰混凝土符合要求。于是,我们又花了4天跑遍全岛去寻找供货厂家,最终成功制作了20个样品。”韩书先回忆道。

看到实验数据和样品,伊弗洛特连连点赞:“中国智慧,Good!Good!”

韩书先说:“我们不仅通过工作增进互相了解,与当地人拉近距离。生活中,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自己开辟菜园种菜就是其中之一。”

在毛里求斯,不少蔬菜很“金贵”。中国团队们决定自己种菜。半年的时间里,菜园里的豆角、小葱、茄子等蔬菜丰收了一茬又一茬,食堂里的绿色蔬菜也多了起来。“食堂最受欢迎的一道菜是手擀面。油炝锅后,手擀面下锅,放点盐煮熟就捞出,撒上自己种的葱花、香菜,搭配上辣炒土豆丝、凉拌黄瓜、清炒卷心菜等,一桌具有中国特色的饭菜就齐活了。”韩书先说。

当地员工阿妮莎离家比较远,每次没来得及带饭时,都喜欢在这里“蹭饭”。她常常边吃边说:“吃自己种的菜很棒,简直比唐人街做的还棒!”

2012年毛里求斯新机场开始建设,美丽大方的毛里求斯姑娘阿妮莎应聘到中建机场项目部成为一名资料员,她也和项目上每一个人成为了好朋友。谈起在中建的工作,阿妮莎表示:“在中建,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同时,从我的同事们那里,我了解到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希望有一天能够去中国,更近距离感受中国文化。”

电站中的师带徒——

“我想长期和你在一起工作”

清晨5︰30,巴基斯坦托皮镇的天仍是墨黑色,万物沉睡,唯有天上的星星闪闪烁烁。达利西·阿斯拉姆从睡梦中醒来,利索地起身,穿好衣服、洗漱,又仔细将卷发打理整齐,再晚就要错过祷告了——他希望公司能承建塔贝拉五期,这样他就能继续留在中国电建工作。

2015年,毕业于巴基斯坦白沙瓦工程与技术大学的达利西听说中国电建在塔贝拉水电站四期扩建项目招聘员工,当即决定到中国公司一展拳脚。面试他的人是他现在的“师傅”杨传飞。

“达利西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还不错,其他技术能力几乎为零。”但杨传飞觉得这个小伙子值得培养,于是达利西第二天便开始在工程管理部实习了。

说起刚开始工作的那段经历,达利西至今记忆犹新,他对记者说:“刚来不久,我接到了一个路灯基础浇筑的任务,本以为不复杂,结果一次次拿不下来,我都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了。”

“还好碰到了‘师傅’!他就像一个很好的老朋友一直关心我,没有上司的架子,在工作中对我很宽容,出现细小的失误,他也会耐心地帮我纠正。工作以外,他时常推荐书籍敦促我学习,还给我传授如何高效学习的方法。他和我的友谊故事就是生活、工作、学习中的点点滴滴,细小、平淡却很真实。”达利西说。

“工作可能有点累,但经验都是自己的,加油哈!”这是杨传飞在项目工作较忙的时候常和达利西说的话。

在杨传飞的耐心指导下,达利西仅半年就能独当一面了,如今已成为塔贝拉水电站土建图纸设计工程师,负责起整个项目舱面图、钢筋图、相关文件管理工作和所有图纸的管理。“这份工作,让我觉得自己很有价值。”达利西说。

“来到中国电建后,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提升,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家里的生活质量因此得到改善,对于未来的生活也有了更美好的憧憬。”达利西笑着说。4年前他坐着公司的交通车上下班,如今已经拥有了时髦的摩托车,每天伴着微风晨露、夕阳锦霞往返。

在达利西看来,受益的不止他一个人。“我们这里很多人都觉得中国企业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这些人有部分在中国电建工作,他们得到的工资可以让自己的孩子有机会接受教育。中国电建不仅帮助当地村庄解决了电力短缺的问题,还为当地修建学校,提供了完善的教育设施,并且帮助培训教师,让当地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

如今,随着塔贝拉水电站四期扩建项目进入尾工阶段,每次见到杨传飞,达利西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想长期和你在一起工作。”(记者 邱海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4月30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