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半功倍的共赢之道

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产品伴随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走出国门。境外经贸合作区因具有产业链条完整、集中度高、政策覆盖效果明显、管理便捷高效等优势,其建设发展符合东道国诉求,也为来自全球的企业创造平台,被视为可供复制的“中国智慧”,受到了相关国家的普遍关注。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蓬勃发展,既是东道国加快城市化与工业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相关国家利用中国经验促进本国发展的现实选择,其实践从根本上符合东道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诉求。

宏观上看,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顺应了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契合中外各方发展需求,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共商、共建、共享”的互利共赢理念。对东道国而言,发展经贸合作区将直接促进其经济发展、政府税收、居民就业,并将间接改善其产业与国际贸易结构、促进区域开发与国际互联互通。

微观上看,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机会,有助于推动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提高企业国际化发展能力。承包工程企业将有更多机会深度参与东道国经济社会建设。例如,制造业企业将有机会收获新的国际市场,设计咨询及相关服务类企业也将获得更多合作机会以促进自身国际化发展。与此同时,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还将为第三国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在合作中实现互利多赢。

从中国对外开放的角度来说,境外经贸合作区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不同类型企业可以结合行业及自身发展特色,参与跟自身业务能力相适应的合作区项目。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发挥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走出去”较早、对国际市场环境相对熟悉的优势,先期做好东道国政策法规及产业与市场结构的综合调研,与设计咨询机构合作参与东道国区域开发规划的制定研究;另一方面也要制定具有商业可行性的实施方案,统筹规划融资、建设、招商、管理等各阶段工作,发挥合作区在产业、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集成优势,寻求各方合作的最大公约数。

当然,中国企业参与境外经贸合作区项目也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相关企业应科学分析东道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企业自身特色,参与具有商业可行性的合作区项目。同时,坚持市场化运作,整合各方优势化解合作区建设发展中的难题,将境外经贸合作区打造成为符合东道国发展阶段特征、符合参与各方发展需求、符合可持续发展标准的“一带一路”合作典范。

近年来,境外经贸合作区常常被誉为新时代丝绸之路上的明珠。从这个意义上讲,弘扬丝路精神,高标准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将使开放共赢变得事半功倍。今后,应加强政策沟通,为合作区发展建设营造有利的政策氛围;加强建立在商业可行性基础上的资金融通,为合作区发展提供更强的资金保障;坚持维护互惠互利的国际贸易畅通,为合作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产业基础。

不难预见,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和推动下,各方围绕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化,以境外经贸合作区为起点的项目合作也将为各利益相关方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动力。

(作者:房秋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