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东北振兴】厂房亮了,钱包鼓了!听鞍钢人说说心里话

海外网9月22日电 九月的鞍山秋高气爽,21日上午,“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线媒体团一行来到“钢城”鞍山。驱车前往鞍钢的路上,记者们被车窗外的景色所吸引,原以为这座依靠重工业发展起来的城市会是一座“雾都”,没想到眼前这座城市却是绿树成荫,碧空如洗的景象。

3.png

鞍山集团博物馆(张敏 摄)

新中国钢铁工业,从这里开始

走进鞍山集团博物馆,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一件件承载着岁月的文物,一尊尊英模的雕像,都记录着鞍钢的成长,诉说着鞍钢工人的故事。鞍钢,因钢而立,因钢而兴。新中国诞生前夕,鞍钢从一片废墟上神奇崛起;20世纪50年代初,鞍钢提前完成“三大工程”建设,成为我国第一个大型钢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鞍钢立足自主创新,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改造之路。鞍钢作为中国国防用钢生产龙头企业,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钢领军者,已经成为我国大国重器的钢铁脊梁。

多年来,肩负着钢铁强国使命的鞍钢,与时俱进,奋发图强,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鞍钢作为“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鞍山人的骄傲。

4.png

孟泰纪念馆(张敏 摄)

这里,是英模辈出的地方

建国以来,鞍钢涌现出各级劳动模范6578人次,以孟泰、王崇伦、雷锋、郭明义、李超为代表的先进典型群体,引领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鞍钢人。

在鞍钢众多英雄模范人物中,老英雄孟泰是一个影响巨大的中国典范。“炉火熊熊胸前烧,红旗猎猎头上飘,白发神茂春常在,年迈意发志正高,忠心耿耿建大业,赤胆诚诚为明朝,举国齐赞老孟泰,当代无愧一英豪”,原鞍钢党委书记谷正荣的这首诗,正是孟泰精神的生动写照。

“艰苦奋斗,爱厂如家、为国分忧、无私奉献”的孟泰精神,作为鞍钢精神的源头,已经牢牢扎根在了每一名鞍钢职工的心中。新时代下,鞍钢不断赋予孟泰精神新的内涵,打造以孟泰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凝聚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为深化改革、降本增效、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英模们的事迹和精神,给鞍钢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5.png

由左至右:张允东(鞍钢股份炼焦总厂五炼焦作业区作业长)、费鹄(鞍钢股份炼铁总厂倒班作业长)、祝宝君(鞍钢股份炼铁总厂工艺工程师)、李林春(鞍钢股份炼铁总厂二高炉作业长)。(张敏 摄)

“我是鞍钢人,我骄傲”

“我1989年7月入厂,鞍钢几十年的发展变化,我身在其中。就拿我工作的炼焦总厂来说,焦炭产能、工艺技术装备、环保等都发生了质的飞跃。焦炉由17座470万吨到现在12座730万吨,工艺技术装备由过去的老式机械操作,变为国际一流的自动操作。近几年又先后投入3亿多元,建设了11座烟气脱硫脱硝装置,改善了环境,SO2排放、NOx排放均大幅下降”,曾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张允东感慨。

讲起鞍钢这些年的变化,同样在这里工作了三十多年的祝宝军历历在目,“刚入厂时,这里的工作环境特别差,一度有过放弃的念头;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改造,现在,我们的草是绿的,天是蓝的,厂房是亮的,鞍钢的马路在变宽,炼钢炉在变高,厂房在变大,我们工人的钱包也鼓了起来”。

“我与鞍钢有着不解之缘。我的爸爸、爷爷都是鞍钢工人。2007年大学毕业后刚好有一个进入鞍钢工作的机会,我毫不犹豫地就来了,一干就是12年。”“钢三代”刘铁如是说。

在鞍钢工作了13年的湖南人费鹄被问及为何选择来这里时,他斩钉截铁地回答,“就两个字——鞍钢”。一代代鞍钢人用实际行动诉说着他们的心里话,“我是鞍钢人,我骄傲”。(海外网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