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NBA的“雷人雷语”,真正问题出在这儿

微信图片_20191009070101.jpg

莫雷

长假尾声,舆论场上最热闹的焦点之一当属莫雷这事儿了。

北京时间10月5日,休斯顿火箭队总经理莫雷在推特上发布涉港错误言论:“为自由而战,和香港在一起(Fight for freedom, Stand with Hongkong)”。

轩然大波由此起,不仅国内媒体、赞助商、社会组织等各方宣布抵制莫雷、火箭乃至深耕中国市场三十年之久的NBA;这两天,事情在美国和西方也激起了万千“反应”。

看似“舆论摩擦”之下,有些人在中国的命运注定要撞上冰山。

“硬刚”

“一句推特引发的连串封锁”已经明明白白的了。截至目前,火箭队在中国的赞助商们,李宁、浦发银行、嘉银金科,均宣布暂停或终止相关合作;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体育频道和拥有NBA网络独家版权的腾讯体育为首的媒体,暂停了NBA季前赛(中国赛)转播等一切交流事宜。

此外,中国篮协宣布终止和火箭队的合作,CBA联盟随即取消了10月和NBA发展联盟的全部四场比赛;而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上,与火箭队相关的周边已全线下架。

10月7日,NBA篮网队老板蔡崇信在个人社交网页发表一封致所有NBA球迷的公开信,直言事情伤了数以亿计的中国球迷感情,岛上众人也满心附和。

不过莫雷和NBA高层那儿似乎没太“起共鸣”。

莫雷这边,先是火速撤帖,其后连更两推,“推特只代表本人,绝不代表火箭队或者NBA”“我只是基于某种阐释,对一个复杂事件表达某一种想法”,完全没有一丁点儿道歉的意思。

稍晚,NBA官方声明被网友挖出的中英表述差别,足以担当教科书级“公关失败”;当然,声明里还藏了一个“彩蛋”——“在NBA的价值观下,人们可对感兴趣的事情深入了解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最新一轮的“NBA拔草”,肇始自NBA总裁亚当·肖华。昨晚在接受日本共同社采访时其承认,莫雷涉港推文对NBA在中国的品牌“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然而NBA“作为一家基于价值观的组织”,会支持莫雷“行使他的言论自由”。

同时还不忘一展自己的“价值观”:“许多原本不那么关注政治、或者不了解中国和香港事情的体育迷,现在可能对形势了解得更多。也许最终会带来一些积极的结果。”而在今天傍晚的最新声明中,这位总裁还继续“硬刚”:NBA绝对不会让员工闭嘴。

岛叔觉得有趣的倒是,与肖华此番力挺“言论自由”相矛盾,2014年,正是它自个儿宣布了对快船队老板种族歧视言论的调查结果,还对其处以终身禁赛、250万美元罚款。

怎么到了涉港话题,就“需要一些时间来弥合争议”?

市场

事情在美国和西方挑起的舆论潮也愈演愈烈。

一些美国媒体人要求删掉了原始推特的莫雷和表示“他只代表自己”的火箭队要“立场坚定”;情急之下,莫雷和NBA总裁的“言论自由”也被说成“里外不是人”之际的救命稻草。

岛叔一路看下来,“硬刚者”真正介意的、“道歉者”偏要补救的,首先倒都是同一样东西——中国人手中的人民币。

这从部分美方声音中就能见出一二:

美国某人权组织主席表示,莫雷事件是“中国政府依靠经济实力,打压言论自由的最新例证”;而据美中科技交流中心相关负责人的观点,“中国对一位商界人士发表只代表自己的个人看法作出如此激烈的反应,似乎太过分”——

“莫雷只是发表了代表个人的一种看法,没有必要把这个事情弄得很大,然后再把它联系到什么把你从中国市场赶出去,不让你在中国市场上做生意。”

 当然了,美国政界人士也没少公开置评,共和党籍参议员克鲁兹(Ted Cruz)白纸黑字写道,对莫雷挺香港的言论感到“骄傲”,同时抨击“NBA为了追求金钱正在做可耻的后退”。

甚至有外媒以“NBA成为了不得不与市场丰厚的中国小心翼翼斡旋的另一个国际商业组织”作结语。

有意味的是,当年执意打入中国市场、甘受所谓“金钱笼络”的,还真就是NBA自家;倒是中国人要反问,中国球迷的“老朋友”,在新中国庆祝70岁生日期间,闹啥?

中国人对火箭队怀着的朴素感情由来已久,哪怕你从来没摸过篮球,估计也知道姚明在NBA效力多年的老东家,叫休斯顿火箭。

2002年,球队用“状元签”选中姚明,官方数字显示,中国巨人曾为NBA联盟带来3亿多新球迷,超过六成人在其退役后仍然关注NBA;也自姚明登陆开始,火箭队成了在中国市场“捞金”最多的NBA球队,2019年,球队身价达22亿美元,较十余年前增长近10倍。

尝到甜头的火箭队也一直致力于扩展中国市场,球员选择越来越倾向于选用中国人不说,2017年开始,更直言要将中国赞助商数量稳定在12个,占总收入比重20%。

只是没想到的是,去年杜嘉班纳涉嫌辱华的事情还没过多久,向来有中国缘的火箭队也步其后尘。

中国球迷自然懂得该队当红球星出来道歉的诚意,在商言商,经济的力量也是国际力量中重要的一支,为市场“认个错”这没什么可说的。

但对于另外一些“雷语”,你来挣我的钱,可以,我也乐意花钱有球看;但我不能接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一边挣着钱,一边骂乃至分裂消费者所在的国家——你如果有言论自由的权利,我同样也有维护国家主权、于是不合作、不消费的权利。跨国商业行为若不懂得这么点道理,还要啥自行车?

底线

事发之后,有关人士和NBA极力为莫雷推特失言找了个金牌靠山:“言论自由”。

但岛叔也想说,任何自由都不是绝对的——尤其是在对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缺乏基本了解的时候,自由的神龛之下,难免是对他国政治的误读和歪曲。

有外媒形容中国这次的举国反应让人“毛骨悚然”,忽视了作为“美国文化中天然的一部分”的自由与NBA的开放价值观;但问题是,有的话题在有的国家、群体中是绝对的雷区。

比如“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之于中国。

蔡崇信在公开信中写道,“学过历史的人就会明白,中国人对任何试图分裂中国领土的企图,不管来自国内还是国外,都有沉重的心理阴影”。

跟经历过1840年的国人谈“Stand with Hongkong”、欲在香港止暴制乱的关键时刻横插一刀,是“蠢”还是“坏”,都无法避过每一位中国人的出离愤怒。

10月7日,供职于ESPN的美国知名媒体人史蒂芬·A·史密斯(Stephen A Smith)在节目上愤怒谴责莫雷,说的也是同样的理儿:“不负责任地发表自己看法,是小孩子才会做的事;这不是你莫雷能够涉及的领域。”

说白了就是,你不能吃中国,还去戳中国的政治底线;不是中国消费者有超出世界平均标准的敏感,而是这个错,真的不能犯。(文/侠客岛 点苍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