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左起依次为网络电影《陈翔六点半之重楼别》《我的爷爷叫建国》《毛驴上树》《那年1987》剧照。 制图:沈亦伶
核心阅读
网络电影一系列名称的转换体现网络电影从无到有,从初始阶段到精品化、差异化、精准化的转型轨迹,反映了网络电影实现自我升级的内在需求,以及人民群众高品质、多样化、差异化的审美诉求
网络电影比院线电影更具便捷性和即时性,方便现代社会青年人群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线观赏、实时交流互动,这一独特优势不仅使网络电影成为院线电影的有力补充,更激活了一些非传统观影人群的观影需求
网络电影正通过艺术再现悠久历史、为中国人奋斗精神立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确立自身艺术品格,参与主流文化建构
网络电影是网络文艺众多门类中异军突起的一支,虽然诞生时间不长,却日渐成为互联网用户日常精神文化食粮。
网络电影发轫于“微电影”。早期代表性作品《老男孩》,甫一出现便引发广泛关注,让业界认识到“互联网+电影”的巨大潜力。2014年,业界提出“网络大电影”概念,即时长超过60分钟,制作精良,具备完整电影结构与容量,以互联网为首发平台的电影。这一概念的提出,对提升网络电影制作水准和艺术质量、规范行业秩序、制定行业标准有重要参考意义。
经过5年迅猛发展,业内逐渐形成共识,以“网络电影”作为互联网发行电影的统一称谓。至此,网络电影的概念进一步明确。这一系列名称的转换体现网络电影从无到有,从初始阶段到精品化、差异化、精准化的转型轨迹,反映了网络电影实现自我升级的内在需求,以及人民群众高品质、多样化、差异化的审美诉求。
迅速发展 满足多样化观影需求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受众群体庞大,尽管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迅猛,但观众多样化、差异化、高品位的观影需求并未得到全面释放,电影市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然存在。网络电影的受众主要是年轻人,据中国电影家协会发布的《201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爱奇艺和腾讯两家视频平台上,81%和84%的网络电影观众年龄不高于30岁。网络电影比院线电影更具便捷性和即时性,方便现代社会青年人群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线观赏、实时交流互动,这一独特优势不仅使网络电影成为院线电影的有力补充,更激活了一些非传统观影人群的观影需求。
互联网普及之前,许多小成本电影无缘院线上映,电视台的电影频道是小成本电影与观众见面的主要渠道。“打开电视看电影”的电视观众与院线观众有不同观影需求,这些小而精的“电视电影”满足了广大电视观众高品质、差异化的观赏诉求。如今,这部分观众的观影需求可以通过网络电影得到更充分多样的满足。一些青年电影人投身电视电影制作,也为网络电影在影片制作和人才积蓄方面积累了足够势能。
网络电影项目周期短、投资回报率高,深受市场青睐。短短5年间,网络电影迅猛发展,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搭建起较完备的投融资、网络播放、青年导演培养平台。2014年网络电影上线450部,2015年上线680部,2016年达到近年来的峰值2463部,2017年和2018年适逢行业调整,仍分别上线1892部和1526部。数量充足的网络电影,为观众提供多样观影选择。过去,网络电影与院线电影并无太多交集,随着网络电影精品化发展,“网院同步”或“先网后院”有可能成为主流播映方式。网络电影充分利用自身互联网属性与院线电影形成联动,应是题中应有之义。
适应网络 新媒介审美特性越发凸显
电影是一门依托于工业体系的艺术,电影工业体系的制作流程、完整度和资金体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电影的制作品质。相较而言,院线电影制作资金充足、流程规范、行当齐整,这些是网络电影所不具备的。
网络电影小成本、小规模的工业制作特点决定其具有以下艺术特性:一是类型和题材更加大众化和通俗化。都市、传奇、动作、冒险等是网络电影较为常见的类型和题材,这些类型和题材具有短时间内抓住观众注意力的优势。此外,普及度较高的传统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典故等也是网络电影的重要取材来源。二是后期剪辑有时重于前期拍摄。网络电影与院线电影放映屏幕大小悬殊,院线电影银幕宽、景深大,场面调度丰富立体,尤其是数字时代,长镜头等高难度镜头更容易实现,越来越多的院线电影采用流畅的长镜头给人时空完整统一的酣畅淋漓之感。但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屏幕上,大景深或丰富场面调度的优势不复存在,这就需要调用高频次剪辑与特写来强化故事重点,引导观众注意力。三是叙事节奏紧凑、情节点密集。网络电影一般采用会员付费或单片付费观看方式,有效观看量(单片观看时长超过6分钟)是制作方和平台的重要评估依据,有的平台还根据播放时长和会员拉新等数据综合评估,这就决定网络电影要在开头几分钟内牢牢抓住观众注意力。
这些是网络电影在“看”的方面与院线电影的不同,事实上,网络电影除了可以“看”,还可以“玩”,网络电影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介特点越发凸显。比如,有平台专门制播竖屏网络电影以适应手机观看,这是探索电影未来形态的一次尝试;又如互动网络电影,国内外流媒体平台都有尝试,这类电影把观看的主动权和故事的选择权交给观众,让观众以交互的方式观影,其互动性堪比网络游戏,“看电影”变成了“玩电影”。
回归现实 助推视听艺术开辟新境界
网络电影起步阶段的2014至2017年,题材跟风、内容粗糙现象明显,原创能力不足。2018年以来,出现一批回归现实、贴近生活的作品。网络电影正通过艺术再现悠久历史、为中国人奋斗精神立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确立自身艺术品格,参与主流文化建构。
这些作品选材多样,《毛驴上树》取材自真实事件,讲述驻村第一书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大地震》根据唐山大地震中真实事件改编,讲述唐山某煤矿工人被困后,冷静科学互助自救,最后成功脱险的故事;《火线任务》刻画消防员群像,表现一群可歌可泣、舍己救人的消防英雄的成长史;《我的喜马拉雅》歌颂两代边疆守护者甘于奉献、守土爱国的坚韧精神;《那年1987》再现改革开放初期普通人创业史。
此外,越来越多的网络电影朝着开拓题材、树立精品的方向努力。如《海带》《孤岛终结》试水科幻类型,《霍元甲之精武天下》以功夫片讲述家国情怀,《陈翔六点半之重楼别》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滇剧传承。
伴随政策引导、平台助推和越来越多观众认可,网络电影日渐繁荣,与院线电影共同构成中国电影新的文化景观。视频网站3亿付费会员让网络电影有责任和底气探索更丰富多样的题材和类型,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质量品位,补齐原创短板,开掘巨大潜力。网络电影也有条件为更多青年电影从业者提供平台和机遇,培养电影创作生力军。期待网络电影承担时代责任,守正创新,满足广大观众差异化、多样化的观影需求,用健康积极、向善向上的优质作品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助推中国电影艺术攀登新的高峰。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17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