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楼: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活力

“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这段令人振奋的话语,温暖了多少奋斗者的心。从此,“追梦人”成了当代中国人的形象写照,而“流动的中国”也成了对中国发展状态的一个形象表述。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形成合理、公正、畅通、有序的社会性流动。《意见》首次构建了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的政策体系框架。这是“流动的中国”的又一个清晰路标。当前的中国,城乡流动有渠道、区域流动有自由、技能提升有通道、职业转换有路径、脱贫解困有办法。

一个流动的中国,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奇迹,与社会性流动的放开密不可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释放出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随着就业市场打开和社会管理松绑,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割逐步被打破,农民外出务工成为可能。在价格等市场机制引导下,劳动力、技术、资金纷纷向劳动生产率高的地区集聚,这才有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率先发展,进而有了整个中国的经济腾飞。未来,面对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只要让各种要素更加充分流动起来,中国这艘巨轮就能继续劈波斩浪、扬帆远行。

一个流动的中国,有利于释放和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保持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大局的长期稳定。此次《意见》中最引人注目的信息,无疑是全面取消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的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城市与农村的一个主要差异,就在于人口聚集带来的公共服务边际成本的降低。只为一个村子几十户人家修路、盖医院、集中供暖,经济上不合算;但把一百万户人家聚在一起修路、盖医院、集中供暖,则建设成本会被摊得很薄。因此,大幅降低落户门槛意味着,那些为中国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农民兄弟姐妹们,将更加公平地享受到城市提供的公共服务,享受到中国改革发展的红利。

一个流动的中国,有利于创造更多个人职业发展和价值实现的机会,增强个人通过努力奋斗改变命运的动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今天的中国,程序员成为一个热门职业,许多普通人家的孩子通过努力读书、成为IT程序员而实现了生活的改善。中国的热门职业从律师、医生,到如今的程序员,个体职业选择变化的背后原因,是中国果断抓住了十多年来世界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机遇。中国的发展得益于流动,而畅通的社会性流动也在回馈着努力追梦的人。今天的中国,正通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社会性流动基础;畅通有序流动渠道,激发社会性流动活力;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拓展社会性流动空间;健全兜底保障机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今天的中国,到处生机盎然、活力十足。今天的中国,也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心态面对世界。一个流动的中国才更加有利于自己,一个流动的中国更加有利于世界。(作者为本报评论员 韩维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12月27日   第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