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评:中美关系需要“治愈”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内的特斯拉展台。 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跌宕起伏的2020年美国大选目前已进入尾声,新一届美国政府能否带来新气象,能否打造一个“被治愈的美国”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摆在新一届美国政府面前的,不仅有尖锐对立的民意、亟待修复的经济、高烧不退的疫情,更有伤痕累累的对外关系。世界在密切观察:新一届美国政府是否能抛弃狼奔豕突的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能否接受多边主义和合作,能否重置被强行带离正轨的中美关系。

过去三年多时间里,作为全球最重要双边关系之一的中美关系遭遇了重大挑战。由于美国政府咄咄逼人的“极限施压”、意图全面“对华脱钩”、挑起“新冷战”的种种行径,以及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断甩锅、污蔑中国的政治表演,导致中美关系经历了一场“断崖式”下落。在新一届美国政府领导下,中美关系最终能否“被治愈”还有待观察,但无论如何,过去三年多来、尤其是近一年多来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是绝不应被效仿的典型“负面教材”。

全球治理不应成为大国角力的“战场”。美国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不但将中美关系拉入低谷,也破坏了国际合作应对全球危机的努力。11月4日,美国正式退出《巴黎协定》。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美国游离于全球减排体系和安排之外,严重阻碍了全球减排、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相关进程;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朗核协议并对伊朗实施“极限施压”制裁措施,不但给解决中东核问题制造了麻烦,其妄图破坏伊核协议相关内容、无理要求延长对伊武器禁运的行为,更将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置于危险之中;在美国政府沦为全球疫情“差等生”的情况下,还不断“甩锅”、“截胡”盟友抗疫资源,甚至“断供”乃至退出世卫组织,严重威胁全球抗疫合作。可以说,美国单边主义外交政策非但没有取得任何积极成果,还使美国标榜的“道德光环”黯然失色。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左希迎认为,新一届美国政府或逆转单边外交主义政策,寻求与中国在气候变化、伊核协议、抗击疫情和多边贸易领域展开合作,中美之间一些战略对话渠道有望得到恢复。

政治操纵无法改写经济规律。过去两年多时间里,美国政府不断升级的贸易战、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咄咄逼人的“极限施压”,令中美经贸关系遭遇严重挫折。不过,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并没有阻挡美国企业来华的步伐,中国正在举行的第三届进博会就是最新例证。根据进博会官方数据,本届进博会共有197家美国企业参展、展出商品1373件,展商数排名位列第三,而展出商品数位列第一。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两年多、美国政府不断升级对华贸易战的背景下,美国企业一次次“用脚投票”:贸易保护主义不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经济全球化大势不可逆转。

尽管近段时间以来中美关系持续下行,但中国为稳定中美关系付出了巨大努力,对美合作的政策延续性很强。对中美关系向好发展,中国有最真诚的愿望:希望美国新一届政府同中方相向而行,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两国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与此同时,在中美关系已经出现结构性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对中美关系未来可能遭遇的风险挑战也有充分和清醒的认知。千言万语一句话,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是中国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最大底气。事实已经证明,过去几年来,美国以“全政府”方式打压中国的一次次强烈冲击波,不仅没有打垮中国,还成了中国提升自信心和战略定力的“试炼”。

如今,率先走出疫情阴影的14亿中国人有了更振奋人心的目标:在历史性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后,接续努力完成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人类文明史壮举。根据主流经济学的预测,中国在未来10年或者15年左右,大概率会在国内生产总值等层面上超过美国。随着实力对比产生变化,中美互动模式也会发生相应改变,中国在中美互动当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会进一步提升。

只要看清楚中美关系发展的大势,就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治愈”中美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世界和平发展历史潮流的正确抉择。(海外网评论员)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点击“海外网评”,读懂中国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