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德国、法国、欧盟领导人共同举行视频会晤。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耗时7年,中欧投资协定正式完成谈判!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2月30日同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视频会晤,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在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严重冲击之下,中欧投资协定不仅有助于深化中欧双边经贸往来,而且还将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新动能。
梳理时间线,谈判的如期完成可以说是“好事多磨”。2013年11月,在第十六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期间,双方正式宣布启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2019年4月,中欧双方在第二十一次领导人会晤中,设定了2020年达成协定的目标。尽管今年全球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但这并没有阻碍谈判步伐,中欧双方在2020年即将结束之际,共同宣布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既是为这一年疫情之下的中欧合作画下一个完美的句号,又是为新一年中欧合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欧洲学会副会长丁纯认为,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达成是一次双赢。对中国来说,通过该协定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国内改革开放、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巩固中国作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对中国经济“双循环”中的外循环较为有利。对欧洲来说,借助该协定,有助于确保欧洲公司更好地进入中国庞大的市场。
中欧投资协定将为中欧经贸合作提供坚实的制度性框架保障,为双方企业和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据欧盟统计局统计数据,今年前9个月,欧盟与中国货物贸易总额为4255亿欧元,同比增长3%,中国继续保持欧盟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之下,中欧经贸往来仍能逆势上涨,充分显示了中欧经贸关系的韧性和潜力。现在,中欧投资协定完成谈判,亦如习近平主席所言,“将为中欧相互投资提供更大的市场准入、更高水平的营商环境、更有力的制度保障、更光明的合作前景。”比如,欧盟的一些行业标准和监管规则代表世界先进水平,中国企业如果想要进入欧盟市场,就必须提高自身标准,符合欧盟市场要求,这一方面能促使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也将给欧盟带去更多就业岗位,可谓互利共赢。丁纯指出,中欧投资协定不仅将推动双边投资规模的增长,同时相关经济活动也将带动双方金融、法律、会计等专业服务贸易需求,进而带动中欧经贸合作朝着高质量、复合型方向发展。
中欧投资协定将为疫情下的世界经济贡献新动能,有力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思潮在全球范围内抬头,而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剧了逆全球化的趋势,但与此同时,正是由于疫情对经贸活动和产业链的冲击,使得各国更加意识到开放包容、携手与共才是共渡难关的必由之路。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的欧盟和中国在中欧投资协定上的态度,不仅释放出两大经济体有意携手拯救并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积极信号,而且双方的经济融合以及持续开放也有望为其他国家带来机遇和红利。丁纯认为,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之间谈判达成的首份投资协定,中欧投资协定将为全球提供更为广大投资空间,并且对全球贸易投资标准的制定有着重要意义。
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充分显示出双方共同维护多边主义,捍卫自由贸易的积极性。相信中欧投资协定将推动中欧经贸关系在新时代再出发,强有力拉动“后疫情”时代的世界经济复苏,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中欧两大市场的重要贡献。(陈洋)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点击“海外网评”,读懂中国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