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英雄记

历史上,陕西榆林生态曾遭到严重破坏,绵延千里的森林被大量砍伐,黄土高原裸露出苍黄的颜色,与毛乌素沙漠连成一片。

那时,在榆林,人道是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百年间,榆林地区有六个城镇和四百多个村庄被风沙掩埋,“堆沙高及城堞”。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愈来愈深切地感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出“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榆林地方政府、林场和老百姓全力治沙、坚定造绿,向沙漠深处执着推进,矢志不渝,接力苦干,书写了生态改造的奇迹……

1974年3月,榆林补浪河公社的大喇叭连续广播,宣布要成立一个“长城姑娘治沙连”,战时去打仗,平时搞造林。村里的姑娘们热血沸腾。

第一个报名的是十八岁的童军。她是刚刚插队两个月的知青,父母都是毛纺厂工人。干部看她又瘦又小,连连摆手说不要。童军坐在台阶上写了一份请战书,贴在门上,然后旁若无人地站在那里一遍遍大声朗诵。不多时,又跑来几个姑娘,有贺莎莲、席永翠、张列爱等等。人多了,胆子更壮了,朗诵声引得很多人都跑出来看。

公社书记姚志英说:“治沙连要搞军事化管理,进了大沙漠就不许回家,要吃很多苦,你们受得了吗?”

“怕苦我们就不来了!”姑娘们说。

“要的就是你们这个态度!”姚书记兴奋地说。

1974年5月,五十四个姑娘组成的治沙连成立了。童军当了连长,席永翠当了指导员。

姑娘们带上行李和口粮,住进沙漠深处的柳芭庵子——那是用柳条和泥巴匆匆盖起来的草房,一铺炕,脚对脚,睡八个人。

改造沙漠的战斗开始了,早6时出工,晚6时收工。种树主要在春秋两季,每天去十几里外的村庄背树苗。树苗背起来又沉又累,可姑娘们没有一个叫苦的。刮沙尘暴时,连人带苗滚到沙沟里是常事。

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姑娘们把沙地分成六十亩一块,种上树苗当界线;再把大块分成小块,每块挖一条长长的马槽井,好在地下水位很高,挖下一米半就能见水。之后是挖坑、栽树、担水,用三辆架子车从数里之外运来五千多方泥土,建了育苗基地。家里带来的口粮不够吃,只能挖些野菜填饱肚子;手上、肩上、脚底磨出血泡,又溃烂了,只能忍着躲被窝里抹眼泪。沙尘暴把树苗吹倒掩埋了,姑娘们便一次次重种、补种,再把树苗的水分补足。就这样,一个个小块绿了,一个个大块绿了,然后是大片大片的沙地绿了。

天天满脸沙,干活儿一身汗……姑娘们就这样在毛乌素沙漠留下无边的新绿。

进入治沙连的姑娘们最初一定没想到,当初的选择对她们后来的人生产生极大影响。因为治沙连表现优秀,名声在外,部队每年都从连队挑走一两个女兵。第一任连长童军后来当了县妇联主任、区老干部局局长。贺莎莲后来考上大学,毕业后从小学教师当到校长。连队中所有姑娘学会了认字。三年奋战后回到家乡,绝大多数都当了村干部。当了三任连长的张列爱记忆力好,在连队里把几本教科书背得滚瓜烂熟,看书看报非常顺畅。她先后把三个女儿送进治沙连。

因为有了文化,席永翠回村后拒绝了爹妈给定下的“娃娃亲”,主动选了一个心上人,这是全村自主婚姻的第一例。一代代治沙连姑娘回村后就像天女散花,把造林治沙的理念带回各自村庄,主动承包大片沙梁,带动家人和邻居种草种树,家家户户都有了一片小绿洲。春风一到,杨柳杏花飞;秋风一来,瓜果满村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决定在西北、华北、东北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抵御沙漠和沙尘的南侵。与此同时,榆林地区持续开展大规模治沙活动。1978年,榆林出台了一个鼓励造林治沙的新政策,让成千上万有雄心的农民跃跃欲试,纷纷与村委会签订了承包沙地合同,榆林大漠又涌现出很多治沙传奇人物。

上世纪八十年代,靖边县东坑镇金鸡沙村的张家旺、牛玉琴一家因为特别勤劳能干,通过养羊养鸡成了万元户。牛玉琴参加过造林互助组,学到一些治沙经验。1985年,两口子承包了离家十八里远的一大片沙地,掏出家里的全部存款,又借贷四千五百元,雇了十六个劳动力,开始治沙大战。白天栽树苗,夜里睡沙坑,饿了吃糠窝窝,渴了挖地下水。第一年种下杨、柳、榆、沙蒿两千多亩,长势喜人。第二年又种下六千亩。

没想到灾难接踵而来:1987年春,榆林刮了一次特大沙尘暴,张家旺、牛玉琴的六千多亩林地、八万棵树苗被吹得东倒西歪,许多苗子被连根拔起。两口子领着大家奋战了二十多个昼夜,终于救活了这片林子。然而这时,张家旺得了骨癌,牛玉琴也累出急性阑尾炎,开了刀。两口子在病房抱头痛哭,可想到种树的节气不能耽搁,又偷偷跑出医院,回到沙地继续干,病痛发作时就相互给对方打针。1988年,张家旺溘然长逝。公婆也病倒卧床不起了,孩子们在上学,照顾一家老小和完成承包合同的重任全部落在牛玉琴的肩头。那时她骨瘦如柴,体重只有八十多斤,一家老少和上万亩的大沙地,她扛得起吗?

有人劝她把承包合同转卖给他人,这样她就可以尽心尽力照顾家人了,牛玉琴泪流不止,吼了一声:“那是我丈夫的遗愿,我绝不会卖出一分沙地!”从那以后,那块叫“一钵树”的大沙梁总能看到一个孤独女人扛着铁锹的身影,那样柔弱又那样坚忍。孩子们长大成人,看到了母亲的不容易,都成了她的得力帮手。

通过不懈努力,牛玉琴创造了奇迹:她不断扩大承包沙地面积,最后达到十一万亩,植树上千万棵,并同步发展出牛羊养殖业,苗圃、药材等种植业。牛玉琴把偌大产业打理得井井有条,经济收入大大增加。她先后投资为村里修了硬化路,兴建了一所小学。牛玉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靖边县一位乡亲不知从哪里听到一些流言蜚语,说牛玉琴造林数据有假,于是一封举报信寄到当时的林业部。林业部派调查组做了实地勘察,结果证明:牛玉琴总共造林治沙十一万亩,种树两千七百万棵,比报上去的数字还多。牛玉琴笑着说,要不是这次调查,我都不知道自己种了这么多棵树!

四十多岁的张应龙,身材颀长,说话爽直,走路大步流星。张应龙敢闯敢干脑子活,进入北京一家科技企业,很快被擢升为主管几个片区业务推广的副总经理,收入不菲。2002年春节,张应龙回乡探亲,看到家乡天是蓝的、地是黄的,四野闪闪发光,寂静无声。张应龙忽然觉得,这大漠深处如果种上树,那该多好啊。想到就干!他向村子付了十二万元,买下村里十二万亩沙地,辞了职,钻进一望无际的大沙漠。他把自己关在一间柳芭庵子里,身边只有两只狗、两匹马。他懂得治理大片沙漠光靠挖坑栽苗、挑担浇水功效低,必须靠科技开路。

2003年秋的一天傍晚,为了寻找耐干旱、寿命长、能固沙的植物,他走进附近村子搞调研。在一户村民家,他发现这家窗台上有一盏奇特的油灯,油料是插在铁丝上的一串杏仁样的东西。主人介绍说,这东西当地人叫“毛樱桃”,长在沙漠里,含油量特别多,点上火呼呼着,而且耐旱。张应龙大喜,随即找到植物学专家郭春会去问。郭春会见了也是喜形于色,说这是西北沙漠地带极为罕见的野生植物,叫长柄扁桃,自己找了好久都没见踪影,没想到你把它送上门了!

之后,张应龙和科研人员们通力合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实验,终于掌握了长柄扁桃的栽培技术和生长规律,并在自己的基地先后种下三万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上下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极大地激发了张应龙的热情。张应龙带上一小袋长柄扁桃果仁,找到县里,希望得到支持,在全县推广种植,既起到绿化固沙、恢复生态的作用,又能榨出食物油和高级工业用油,提高和加快植树造林的经济效益,还能帮贫困户走出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专家论证认可了张应龙的建议后,从神木县到榆林市迅速形成种植长柄扁桃的高潮,迄今全市已达四十多万亩。忆起十多年的奋斗历程,张应龙说:“不是我改造了沙漠,而是沙漠改造了我,把我锤炼成一个坚定靠科技发展的种树人!我一直把这个基地办成公益性产业,它只能属于国家!”

历经多年的挥汗劳作,如今榆林辖区接近民生区域的大面积沙地基本实现绿化,毛乌素沙地面积大大缩小。但榆林的新一代造林人不忘初心,仍在继续奋斗。

九〇后的席彩娥,是一位俊美的姑娘,家在补浪河乡。初中毕业后,席彩娥立即跑到乡里报名参加女子治沙连。两年后因表现优秀,被武装部输送到部队。2012年她退役回家,父亲问她想干啥?席彩娥说,我舍不得这身军装,还想回治沙连!可当她拉着行李卷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时,登时呆住了——时过境迁,因种种原因,昔日的伙伴都已离开了这里。席彩娥一直记着那些打着火红连旗上工下工的热血沸腾的日子,她舍不得这份光荣。她坐在行李卷上哭了。高高飘扬了几十年的治沙连大旗就这样丢了吗?不能,绝不能!擦干眼泪,席彩娥决定留下,哪怕就是她一个人,也要把大旗扛起来,把树种下去!

第二天,席彩娥找到那面连旗,高高插到墙头,眼含热泪敬了一个礼,然后只身一人开始维修废弃的两座蔬菜大棚,再修缮破损的营房,打扫内外卫生。给养内务问题解决了,她便带着铁锹、砍刀、水桶等,走到当年几代姑娘们种下的林子里,把枯死的小树拔掉再补种,为活着的小树修剪、锄草、浇水、施肥。

夜里,一个姑娘孤零零睡在大漠里空荡荡的营房里,也会害怕。于是,她要么把电视和灯开着睡,要么关灯熄火假装屋里没人睡。

转机在2014年到来。榆阳区领导到补浪河乡考察工作,会后决定到女子治沙连营地看看。没想到,在这里看到的是一个孤守营地的姑娘,而且长达两年时间!听了席彩娥的汇报,区领导很激动,当即决定,在这个地方建一个女子治沙连展览馆,作为红色思想教育基地。

如今,庄严宏阔的女子治沙连展览馆大楼已经开馆,连旗飘扬,门前矗立着一座第一代治沙姑娘们顶风沙背树苗艰难向前的群雕。治沙连恢复了往昔的荣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春风行动”等治沙造林行动火热开展。沙尘暴消失了,满地黄尘不见了,乡下有了越来越多的绿水青山和幽静如画的庄园,城区有了越来越多的绿林草坪和美丽的花园。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那些在沙海造绿、久久为功的治沙英雄们!(蒋  巍  曾德超)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04日   第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