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吃货,在疫情尚未吃紧时,岛妹经常到街头小馆觅食。以前,店家会奉上菜单,悉心推荐菜品;如今落座环顾无人,只听一声“您可扫码点餐”就再没下文。吃完了,又是一声“您可扫码支付”——真正吃了个自助餐。
当下,很多餐厅推出了扫码点餐“无接触服务”。方便消费者的同时,也节省了商家人工成本。但不少网友发现,扫码点餐一般得先关注商家公众号、提交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甚至稀里糊涂就直接成了该商户会员。据说,有些餐馆已经不提供人工点餐服务。
这意味着顾客要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关注商家公众号或下载点餐APP、填写个人信息完成注册并熟练掌握点餐方法。而且,一顿饭吃完后,若你忘了取消关注,商家公众号会时常弹出信息:广告、积分提醒、餐后评价;用于注册的手机号,也免不了收到各种推广信息。
比如,不少商家把会员资格挪到微信卡包里,一旦扫码关注,公众号们立刻抖擞精神,拿出营销号的劲头向会员们狂轰滥炸。不少网友反映:“出去吃个饭,回来每天都能收到商家信息,实在是烦!”有网友吐槽:“我点了个餐,就沦为商家私域流量池,这不是得寸进尺是什么?”
扫码取快递也给很多人造成困扰。不关注公众号就不能扫码取件;可一关注公众号,洁面霜、土蜂蜜、车厘子、养生信息等铺天盖地而来。还有网友诉说亲身经历:“扫完二维码,先关注,再注册,再点取件,再扫,最后才能拿出包裹。说是防疫期间减少接触,我咋觉得我也没少接触?”
扫码原本是为了方便顾客,如果成为夹带私货、打通私域流量、套取个人信息的手段,难免惹人厌烦。若又加上“不扫不能用”这样的软性强制因素,多少让消费者如鲠在喉,有一种强迫消费的意思。
还有不少网友担心隐私安全:“吃个饭要提供微信号、手机号甚至刷脸,犯得着提供这么多信息吗?商家能保障信息不泄露吗?”
的确,在用户数据安全保护尚不完备的情况下,个人隐私安全屡受侵犯,吃个饭都要绑定微信,动不动就要手机注册、短信验证,谁知道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有多大呢?
除了信息轰炸、安全隐患,扫码点餐架起的“无形屏障”也不容忽视。
岛妹曾亲见一位老先生领着孙子买快餐,因为没带手机,不能扫码点餐。老先生说:“我带现金了,我就买一个汉堡。”但店员仍坚持要老爷子扫码点餐,最后汉堡也没买成。还有老两口一起盯着手机琢磨怎么下单支付,一不小心就退出界面,一脸茫然。
防疫期间,媒体报道了不少老年人因为不会操作智能手机、无法扫健康码导致出行困难,一些孩子因为家境贫寒没有条件跟着学校上网课,这都是现实中的“数字鸿沟”。
在快速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应该放慢脚步去关心一下这些特殊群体,避免“数字鸿沟”成为“生存鸿沟”,引发新的社会不公。针对这些问题,前段时间,国务院出台规定,要求在各类日常生活场景中,必须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央行专门下文称商家不允许因为扫码而拒收现金,网信办也出台新规禁止商家过度收集用户信息、强制用户成为会员。类似举措都体现了人文关怀。
一次小小的扫码点餐,背后是大大的民生,需要做很多的法规、政策保障工作,才能让咱消费者放心打开手机扫一扫。另外,扫码也别搞“一刀切”,看见眼前的便捷就忘记现实中不同消费群体的多元诉求。任何时候都不忘关注关爱特殊群体,这个社会才更有人情味。
文/木舟子
编辑/绫波
来源:侠客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