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作风、好传统,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依托,也是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保证
前不久,笔者来到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的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重温才溪乡调查的革命实践,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
在纪念馆,一件特殊展品折射出党员作风。这是当时闽西苏区干部使用过的餐具,由席草编织而成,被称为“饭包”。当时,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并实行经济封锁,苏区物资供应日益艰难。为保证前线红军吃饱饭,当时的后方机关开会研究后决定,“省委机关食堂由吃大锅饭改吃包饭”。如此,每人买一个饭包,挂上写了名字的小竹牌,由炊事员统一放在锅里蒸,吃饭时找自己的饭包即可。从机关党员干部做起,统一吃“包包饭”,节约了粮食,支援了红军。干部作风硬,支援力量强,成为红军克服困难、英勇作战的强大动力。
饭包作为特殊餐具,后来在苏区得到推广。当时苏区规定,干部出门随身只带一个公文包和一个饭包。时间长了,党员干部不仅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而且在日常餐食中养成了良好习惯,有些同志还用“包包饭”把一日三餐改成了两餐,“节省粮食带头”也写进山歌《苏区干部党员十带头》中,影响广泛而深远。党员作风正,群众心气顺,党和群众就能同甘共苦,革命事业就能赢得胜利。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一直在传承赓续。从土地革命时期“节省每一个铜板”,到抗日战争时期“精兵简政”;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把能节省的每一文钱都用到建设上来”,到改革开放后继续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点都不能少,必须坚持以俭修身、以俭兴业,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作风、好传统,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依托,也是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保证。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折射的是党性问题、信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到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再到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风建设一直在路上,也不断取得新成效。面向未来,我们仍要继续弘扬勤劳致富、勤俭持家的美德。虽然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我们始终要有危机意识、风险意识。把作风建设当成永恒课题,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见常态、见实效、见长效,才能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全社会风气,为迈向新征程凝聚正能量。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这首山歌,至今听来依然令人动容。一以贯之地传承党的优良作风,焕发清廉有为、担当实干的精气神,一定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作者为本报政治文化部记者黄 超)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06日 第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