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春光,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狼山农场三分场农田齐整,远接群山,辽阔得让人心生豪情。
张占喜没工夫看景,只恨不得面前的挖掘机再快上几倍,赶紧把沟渠挖好。这黧黑精瘦的中年汉子是狼山农场副场长,负责农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去年秋收后,他就带队下了地,平土、修路、种生态林,转眼到今春,开始挖灌溉渠。“渠挖好后,还要浇水压牢、贴水泥砖、做衬砌,分秒都耽搁不起。”张占喜说,“跟村民协商分地的事,也得抓紧定了。”
几公里外,临河区新华镇新源村的宫宝老汉早盘算好了,“我赶种了8亩小麦,剩下的地准备种玉米和葵花。”老汉跟土地亲密了一辈子,前两年一直琢磨着进城哄孙子去,但新源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让他推迟了自个儿的“退休计划”。
原先,新源村人的土地不少,可分布太散。“给你讲个我们这的笑话,秋收时有人问一老汉某块地收成咋样,老汉一愣,这才发现春天忘了种。”宫老汉对记者说,“现在好了,各家的地连成片,政府帮着平整了农田,灌溉渠、田间路、防护林也有了。过去浇地得用20天,还得穿着雨鞋、扛着镐子,在几块地上来回跑。现在穿双布鞋、拿个扳手,一星期就把地浇了。”
巴彦淖尔这片土地,在黄河的“几”字弯上。得益于上世纪修建的水利工程,闸门一开,黄河水奔涌而至,1100万亩耕地“喝”得饱饱的,成就了举世闻名的河套灌区。但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土质、气候、灌排等多种原因,灌区中有近半盐碱化土地,“冬春白茫茫,就是不打粮”。
王成林曾经愁得不行。他是五原县荣义村的农民,家里的地有三四成重度盐碱化,以前种啥啥不成。他着急,政府也着急,“塞外粮仓”可不能因为土地盐碱化而失去金灿灿的成色!近年,巴彦淖尔市多方联系,跟国内院校、科研机构合作,一起挑战这个世界性难题。
五原县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二珍对改良盐碱地挺有信心:“盐碱地就是我和同行们的‘实验室’,什么‘五位一体’‘上膜下秸’‘暗管排盐’,都是这几年摸索出的方法。”她说,类似王成林家的重度盐碱地要采用“暗管排盐”法,“把管道埋进地里,灌溉后排出剩余的水,防止留在地里蒸发形成盐碱。只要科学治理,土壤地力肯定能变好。”
三四月份,是技术人员最忙的时节。他们要指导当地农民把脱硫石膏、有机肥、明沙撒在地上中和盐碱,还要和工程队一起埋秸秆、覆薄膜、埋暗管。大家想着再拼几年,争取把盐碱地全改良了。
“过去啥都不长的地,现在已经能种玉米了。”王成林笑呵呵地说,他正忙着翻地备耕。“再有两年,这些地连小麦都可以种哩!”李二珍的一句话,让王成林笑得更欢。
在五原县隆兴昌镇2万亩盐碱化耕地改良项目智控中心,大屏幕上,土地的温度、湿度、含盐量等数据一目了然。县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孙锡良说:“有了它,我们随时可以监测耕地,做到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施肥。”走出智控中心,农田一望无际,科技的支撑让这片土地更显得生机勃勃。“夏天再来一趟吧,好看着哩!”孙锡良对记者说。
“十四五”时期,巴彦淖尔市要把1100万亩耕地全部变为高标准农田。市里做过测算,通过盐碱地改良,可以大幅提升耕地质量,新增粮食产能50亿斤以上,相当于“再造一个河套”!
地变好了,农具越来越先进,人的心气也更高。现在宫宝老汉家里就有播种机、收割机、拖拉机等5台农机。“每台我都会操作,地也平整,干起来可带劲呢。”年近古稀的老汉,一点儿不服老。(记者 张一琪 张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4月09日 第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