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组】胆太肥!竟敢“盯梢”中央环保督察组

“如有企业人员看到‘京PXXXX’这个车牌号要注意,这是中央环保督察组的暗访车,一定及时在企业群里通知。”

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正在进行,一场“跟踪与反跟踪”的“谍战剧”也在上演。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河南省下沉督察伊始,暗访车车牌就被泄露,行踪被当地相关人员掌握。

督察组成员在黄河湿地保护区的核心区内进行检查(图源:中国环境)

这不是中央环保督察组第一次被“盯梢”。

2018年11月,中央环保督察组对安徽省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期间,亳州市魏岗镇就有一位微信名为“龙哥”的副镇长,一直在微信群中向相关企业通风报信,甚至远程指挥企业如何应付检查。

比如,针对检查发现雨水沟呈酸性的问题,“龙哥”在群里提醒“雨水井不能是酸性,现在可以用水冲”;针对检查发现危险废物非法处置的问题,“龙哥”指使企业制造假现场、假合同。

“龙哥”指使企业制造假现场(图源:网络)

如今看来,“盯梢”环保督察组的恶劣伎俩并未消失。在前文提及的暗访车车牌被泄露的案例中,督察组前脚抵达企业,当地县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后脚就跟上来“热情”打招呼,毫不掩饰自己对督察组的“盯梢”行为。

可见,个别地方和企业没有在生态环境整改上下功夫,反而在应付环保督察方面动起了歪脑筋。

据媒体报道,辽宁省铁岭市凡河新区污水处理厂建成近10年没能正常运行,大量生活污水长期直排,造成凡河水质严重恶化。然而,今年3月底,当地却用9天时间建成了1400米临时管线,将大部分生活污水接入了处理厂。

是什么让当地有关部门的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弯?原来,正是得知中央环保督察组即将进驻,这才“临时抱佛脚”,搭建了一条临时管线。结果,白算计一场,环保督察组进驻辽宁10天后,辽宁铁岭就被公开通报。

这种为应付检查而掩盖问题、敷衍了事并企图蒙混过关的伎俩,还出现在云南昆明。

据报道,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云南后,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铲除了部分侵占滇池一级保护区的高尔夫球场,并在铲除的球场上种植树木。

这种耍小聪明的做法,很快被督察组现场打假。4月14日,督察组对一家名叫铭真高尔夫球场检查时说:“请书记把这几棵树拔起来。”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单手就拔起了几根完全没有根茎的枝条。

“长期不作为”“大做表面文章”“久拖不决”……4月16日,生态环境部集中公开通报山西、辽宁、安徽、江西、河南等8省一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从严厉的措辞中不难看出,在生态环境整改方面,“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的情况依然不同程度存在。

比如,江西抚州上报虚假材料,放任企业带病生产。2017年以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多次检查发现并向抚州市通报晨飞铜业存在危险废物存储不规范、雨污分流不到位等问题,当地群众也多次举报相关问题。

可结果呢?抚州市及金溪县生态环境部门在企业未整改到位的情况下,每次都上报虚假材料谎称整改完成,甚至无视企业恶劣的违法行为,将其纳入2020年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进一步放松监管。

再如,广西崇左治理环境污染时私降标准,将黑臭水体一填了之。纳污池塘被填平后,对源头污水置之不理,纳污水渠排水不畅,在距离原池塘不足200米的居民房前屋后形成了新的纳污水体。而当地却将5个作为“国家黑臭水体整治任务”的池塘全部上报为“完成治理”。

前段时间,督察组调阅广西住建部门数据时发现,2020年崇左市污水集中收集率仅为6.7%。“全区最差,全国罕见!”督察组表示。至今,崇左市仍没有摸清管网底数,市住建部门对污水走向也“一问三不知”。

一位督察人员指出,要避免为了整改而整改,也要反思方案的制定是否坚持人民群众利益至上、是否坚持自然客观规律、是否存在“保帽子”心态。

图源:央视

地方“反督察”手法不断更新,督察组的“反套路”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在本轮环保督察中,中央环保督察组就充分利用暗访、卫星监测等手段。

从中央环保督察组的通报中也可以看出,措辞越来越严厉,点名越来越具体,含糊其辞少了,直言不讳多了。这些变化折射出中央环保督察绝不是走过场,而是真刀真枪、力求实效。

但现实中,个别地方部门和污染企业总想着在督察环节打“歪主意”,试图弄虚作假、套近乎搞变通,其实根子上还是“心虚”。对这种搞小动作的地方,环保督察更要“掘地三尺”。对于“盯梢”“虚假整改”等“反督察”行为,也要顺藤摸瓜、一查到底。

因为,相比污水、废气,部分污染企业与地方政府相互勾结,欺瞒环保督察组甚至长期危害地方生态,是更大的“污染源”。

文/鹤鸣、钟祺

编辑/九段

资料来源/中国环境报、中国青年报、新京报等

来源:学习小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