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评:中俄这项合作很“硬核”

5月1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通过视频连线,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两国核能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和徐大堡核电站开工仪式。(图/新华社)

“开工!”“启动!”5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两国核能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和徐大堡核电站开工仪式。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之际,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中俄核能合作项目开工仪式,显然别具深意。

核能合作是中俄传统优先合作领域。1992年,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了在中国建设核电站等项目的一揽子合作文件,开启两国间首次核能合作。1999年开工建设、2007年投运的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1、2号机组)开辟了中俄核能合作的新纪元。

2018年6月,在中俄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下,双方签署核领域一揽子合作协议,商定合作建设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和徐大堡核电站3、4号机组。这是中俄迄今最大的核能合作项目,代表着两国务实合作的高水平。如今四台机组顺利开工,展示了中俄在高端装备制造和科技创新领域的重大合作成果。英国萨里大学商学院教授熊榆表示,中俄都是核大国,本身都具备技术优势,两国通力合作,可以发挥更大优势,解决更多困难,让核能使用更加安全、便利。

核能合作正在引领中俄能源合作深入发展。与传统的火电、风电等不同,核电具有零污染气体排放、高效的能源转换率等优点,且不易受季节和气候影响,能持续稳定发电,正在成为备受期待的新能源。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和徐大堡核电站3、4号机组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到376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68万吨。随着中国提出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这也意味着核能将在中俄两国能源合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许勤华认为,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正朝着全域、纵深方向发展,核能合作正成为两国能源合作的重要抓手。在当前特殊背景下,在能源结构方面具有互补性的中俄两国深入合作,有利于在能源供应与使用方面形成安全的合作闭环。对于中国来说,有利于中国的能源来源多元化战略,加强中国的能源安全;对俄罗斯来说,也将有助于减少能源安全的外部掣肘因素,增强俄罗斯经济。总之,中俄核能合作符合双方利益,也有利于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

能源领域是中俄务实合作分量最重、成果最多、范围最广的领域,而在世纪疫情叠加百年变局的特殊背景之下,中俄能源合作不仅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生命力,而且还涌现出新的合作成果,由此使得疫后中俄能源合作更加可期,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发展更为可期。(陈洋)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