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段视频挺受关注:工人正从刻有“湖畔大学”字样的石头上清除“大学”二字。有人问:这是干啥?不让办了吗?
新闻得连起来看。最近,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规范“大学”“学院”名称登记使用的意见》,明确提出,除经批准设立的大学、学院以及由其设立的内部机构或由其登记的组织机构外,其他组织机构不得在牌匾、广告等对外宣传以及其他各类活动中使用“大学”“学院”字样。
这事很值得说道。
一
子曰:“必也正名乎!”意思是,“名”很重要。
在中国,大学的称谓自带光环。以前的太学、书院,如今的大学、学院,重视教育的中国人一直尊重和推崇高等教育机构。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不知啥时起,叫“老师”的不一定是老师,叫“大学”的也不一定是大学了。这回八部门出台《意见》后,不少机构正忙着改名,可见此前“大学”之名多被滥用。
最常见的是一些企业内设培训机构、社会组织,未经批准即冒用“大学”“学院”名称,对外开展宣传、招生活动。
早在2012年,有调查机构做过统计,当时国内已建或正在筹建的本土企业“大学”多达1186家。近年来名头最响的,莫过于“要办300年”的“湖畔大学”。该机构成立于2015年,由柳传志、马云等9名企业家和学者共同发起创办,要“在未来30年,培养不超过3000名企业家”。
虽挂着“大学”之名,又有许多名人加持,但“湖畔大学”实质是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属学历教育序列,大概可视作与新东方、学而思类似的培训机构,只不过进入门槛比较高(学费高昂)、培养对象比较少(企业家、创业者)罢了。
按最新文件要求,“湖畔大学”官方微信认证名称已由“湖畔大学”改为“湖畔Hupan”;机构门口石头上刻着的“湖畔大学”金字,也被工作人员用气焊抹去。
这不是孤例。同在“企业大学圈”混迹已久的“青腾大学”,近日更名为“青腾TencentX”,“混沌大学”更名为“混沌学园”,“得到大学”改称“得到高研院”。
该改的改,该关的关,整顿效果立竿见影。但话又说回来,大学、学院的设立标准是什么?该由谁来审批?
《意见》说了,大学、学院是具有特定功能和作用的法人组织,应按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标准、程序,大学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审批或备案,学院根据办学层次、类型、法人性质等,由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审批。
此外,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且具有一定社会认知基础、面向特定人群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的老年大学、社区学院,可以继续使用“XX老年大学”“XX社区学院”等专有名称。
可以看到,这波“给大学正名”的操作既有对现实的纠偏,也有对历史的照顾。
《关于规范“大学”“学院”名称登记使用的意见》(图源:新华社)
二
但是,正如子路当年对孔子的“正名”之说有质疑一样,有些人可能也不以为然:改个名字,能有多大作用?正世风?堵歪路?
您别说,还真可以。
孔子说了,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句话,曾被一些机构和骗子“反其道而行之”,拿着唬人的名头到处行骗。
每年高考完,一些媒体就会提醒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擦亮眼睛,注意分辨“野鸡大学”,不要落入陷阱。这些“野鸡大学”有个共同点,就是名字特别高大上。
比如“中国邮电大学”,和著名的北京邮电大学很像,听上去很正规、来头不小。殊不知,这是一所假大学。考生一旦报考,岂不耽误前程?
前不久,北京市民政局还依法取缔了“中国国学院大学”及下设“中国国学院大学国医药生命科学院量子医学研究院”等遍布全国的70家分支机构。
这名字看上去贼厉害,但是一查发现,不仅没在相关部门注册登记,还伪造国家部委公文和登记证书,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办活动、颁奖等方式收取费用。
有关机构被摘牌(图源:北京市民政局)
正因为自己来路不正,这些学校、组织、机构才要起个特别高大上的名字,方便唬人。
“上海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财经政法大学”“华北科技大学”“西南经济贸易大学”,以及“全国中小学教育研究学会”“全国老龄事业互助联盟”……讲真,不留个心眼儿分辨,还真容易被这些名字糊弄。
怎么分辨呢?可以上网查官方披露的信息。每年,教育部都会公开披露“野鸡大学”的名单,民政部门公布了好几批非法机构组织名单。
对于这些邪门歪道,“正名”就是抄后路,不给他扯虎皮做大旗的材料,不给他冒名大学的机会,摘掉李鬼的牌子,让他名不正言不顺,防止不明情况的公众上当。
部分虚假大学名单(图源:人民日报微博)
三
说完“正名”对行骗的阻遏,再说说为什么要给“湖畔”们正名。
应该说,一些企业给自己的内设培训机构起了“大学”“学院”的名字,做的主要是资本联合的事。来“上学”的人,更多的是想如何进圈子、扩人脉、找资源,这类“大学”并不能、也不想开展大学里应有的品德素质教育、政治文化学习。某种程度上成了固化圈层和利益联结的平台。
比如前几年,网约车行业接连出现问题,无辜生命逝去。整个社会都在讨论和反思行业存在的漏洞,呼吁改进,但某“大学”的企业家微信群里,学员们不仅不关注平台漏洞,反而列队为其负责人“加油”。这种不分是非、因圈层站队的言行,绝非我们提倡的“企业家精神”。
揭开虚虚实实的“大学”外衣,扯下遮遮掩掩的“学院”面具,一方面有助于企业端正思想、明晰社会责任,一方面有助于还大学以清正面目,廓清社会风气。
如果这番整顿还不能让某些机构和个人清醒,还想着在名头上搞花活儿,不去扎扎实实做企业、拼事业,甚至换个马甲挂羊头卖狗肉,那就只能请孔老夫子来痛斥了——
“野哉!”
文/田获三狐 编辑/点苍
来源:侠客岛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