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八廓街北院》剧照
话剧《八廓街北院》剧照
很多人将话剧《八廓街北院》比喻为“藏雪莲”。一朵藏雪莲傲霜斗雪,从发芽到开花结果,至少需要3到5年时间。这部作品历经4年20多次修改,终于在高原“绽放”。
5月23日至24日,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由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厅组织打造,西藏自治区话剧团(以下简称“西藏话剧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联合创作的话剧《八廓街北院》在北京上演,这部反映当代拉萨都市生活的现实主义话剧,获得首都观众好评。
了解西藏发展的窗口
共饮一井水,同为一家人。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党组副书记、厅长晋美旺措介绍,话剧《八廓街北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为主题,讲述了拉萨历史文化名街——八廓街北院里藏、汉、回等各民族居民的命运变化和几十年间和睦、温暖的邻里关系、民族亲情,以北院的沧桑变化映照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的巨大发展变迁。
在八廓街北院,其美拉、普珠扎、阿妈贡珠、次卓玛、杨老师、巴松、亚古等一个个“小人物”各有特点,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去年7月,这部话剧在拉萨首演,原本只准备演出一场的计划被观众们火热的追捧“打乱”,一直加演到第八场,才勉强让观众“解渴”。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西藏话剧团副团长普布次仁激动地说:“当时的演出场场爆满,人们一传十、十传百,来看戏的人络绎不绝。有观众说,《八廓街北院》称得上是西藏的《茶馆》;还有观众说,舞台带他们重温了西藏的改变,让‘老拉萨’很骄傲……总之,点赞声一片。”
“以前说起西藏,人们总会想到雪山、草原、牦牛,粗犷、豪放、英勇,更多的是粗线条的情感印象。实际上呢?西藏群众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善良、友爱。在这部剧中,展现的就是地地道道的拉萨市井生活。”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青年导演、《八廓街北院》导演吴旭说,“各族群众在小院里的家长里短、儿女情长、不懈奋斗的背后,是西藏的发展进步,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新时期党的治藏方略的成功实践。”
普布次仁说:“以前我们的话剧创作比较缺少对当下西藏人文故事以小见大的刻画。而《八廓街北院》让西藏群众看到了‘我们的生活’,更成为其他人了解现当代西藏生活发展变迁的一个窗口,因此备受好评。”
深入体察西藏人文历史
“现在《八廓街北院》的精彩呈现,离不开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导演吴旭的3次进藏、扎根西藏。”普布次仁表示,《八廓街北院》戏里戏外都在上演“共饮一井水,同为一家人”的动人故事。
2018年,吴旭来到西藏。那时,《八廓街北院》正在巡演,可是,包括普布次仁在内,许多人对其并不太满意,“这部剧题材好、故事也好,可我们演着演着总觉得少点味道,专家们也建议继续提升”。但如何突破呢?
西藏话剧团找到了吴旭,希望这个从北京来的“新鲜血液”能打破固有思维。
谈何容易。吴旭回忆说,“我一方面坚定地认为这是一个好题材,要抓住,不能松手;可另一方面,我对西藏本地的历史、风俗、人情不甚了解……”
第一次援藏的时间很快就要截止,可吴旭对《八廓街北院》的情感难以割舍,“明年再来!”在吴旭的坚持下,2019年,他二次进藏。
“对创作者而言,没有对实际生活的深入体察,没有身入、心入、情入,就难有创作素材和灵感,作品就是无根的浮萍、无魂的躯壳。”于是,吴旭跟随西藏话剧团走到那曲市、日喀则市的最基层,在行走中阅读历史、感受人文,“虽然山高谷深、空气稀薄、路途艰难,但很充实。西藏话剧团的同事对我热情友爱、无微不至,我也日益走进了西藏群众的内心——他们的情感是如此柔软、丰富、细腻、纯真……”
西藏话剧团导演尼玛玉珍带着吴旭走遍了拉萨城郊尚存的大院,演员们把吴旭邀请到自家做客,带他走进并了解普通藏族家庭的生活……
此后,吴旭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整整10天,埋头阅读分析剧本、梳理人物关系、找准打磨方向、制定修改计划……然后诚恳地对剧组阐发了自己的意见——“我们应该保留‘头道水’的戏剧线索,凸显藏族传统习俗;可以强化影响人物发生改变的时代气息;重新解构剧中的父子情,增加笔墨……”
剧本修改方向确定了,吴旭的第二次援藏时间被拉长,从2019年6月到2020年4月初,他历时近一年,对全剧进行了70%左右的改动。
各年龄层都有共鸣
原定于2020年初启动的联排工作,因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而中断。5月,吴旭再次入藏。白天紧张排练,晚上研讨修改,第二天继续排练……面对紧张的工作,虽是第三次进藏,吴旭的高原反应却更加强烈,疲倦和疼痛经常折磨得他难以入眠,速效救心丸成了“家常便饭”。
全团人都来照顾吴旭的生活:普布次仁把便携式氧气瓶备在吴旭工作生活的各处;演员们把家里珍藏的红景天拿来给他缓解高原反应……“这就是我的西藏生活,也是八廓街大院里各民族团结友爱的日常。真挚的亲情、爱情、战友情、大院情,深深印刻在我的心里,也自然流露到《八廓街北院》中。”吴旭说。
终于,《八廓街北院》在去年7月轰动拉萨。在这部剧中,农奴出身的组长其美拉,本本分分地做着自己的工作,响应政府号召,为人民排忧解难;他的妻子次卓玛,“刀子嘴、豆腐心”,善良能干;援藏教师杨志与他的妻子将一生奉献给西藏,儿子也留在了西藏……这些人物让观众感到熟悉又亲切,西藏特色“踢踏舞”、打嘎舞、悠扬的六弦琴也让人回味——“50后”“60后”与故事中的其美拉、次卓玛在心灵上同频共振;“70后”对普珠扎的叛逆与回归很有共鸣;“80后”从中找到了童年的记忆;“90后”在舞台上了解了城市的变迁……
西藏话剧团的演职人员表示,在西藏这片沃土上,有着党领导下的各族群众的伟大实践,有着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只要扎根泥土,就能有收获。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副厅长肖传江表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艺工作的生命线,唯有如此,我们的艺术作品才能从当代西藏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接下来,我们将打造一系列弘扬‘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反映人民生动实践,群众火热生活的优秀艺术作品。”(记者 郑海鸥)
本文配图均由西藏自治区话剧团提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5月28日 第 07 版)